知乎日報:大家的廁所讀物有哪些?

  談談我喜歡的廁所讀物

  狹義的廁所讀物是指:坐馬桶時讀的書。

  廣義的廁所讀物是指:閲讀時的心智狀態和坐馬桶時相類似的那些書。

  先談談狹義的廁所讀物。

  不宜長。短篇小説則過長。詩歌也過長。忌長,不單指篇幅,也指智識運作不宜長。簡言之即不能要求思辨頻繁而結論進展過慢。或者沒有結論也是不行的。

  一個意味深長的結尾是不適合於坐在馬桶上讀的。馬桶墊圈擠壓着屁股蛋,正常的我們往往是渴求一個簡短、明晰而有力的結束的。洗洗手,烘乾,利索不能拖沓。如塞林格的短篇“艾斯美”那樣的東西是不能帶進廁所的。

  正確的例子:

  村上的雜文集《無比蕪雜的心緒》(意思是挑一個你瞭解的作者寫的你瞭解的東西。看看他怎麼説)

  巴黎評論訪談錄(不要逐篇讀,一次廁所挑一兩個問題搭配回答看着就夠。讀原文可以朗讀出聲。助排)

  房龍、貢布里希、毛姆等人寫過的不少大部頭“文普”類書(自詡專業的讀書人不屑在書房裏正經讀的書,趕緊趁這種機會讀了。“See see what all the fuss is about”)

  劉小楓那幫人搞的華夏出版社和華東師範出版社出的一套套“經典與解釋”系列(在圖書館讀得半天翻不過一頁紙,在廁所讀則進展神速,十分有勁)

  薩義德和巴倫博伊姆有很多的對話、訪談乃至辯論,也有很多關於他倆的評傳或者乾脆就是他倆的作品:不知怎地,都無比適合馬桶,兩人説話鏗鏘有節奏,論排便就像巴倫博伊姆指揮的勃拉姆斯一樣暢快!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讀國文書太少如我者,適合坐馬桶讀此書,嗚呼快哉!

  譯林兩三年前出的那一套“文學導引”系列,有特里林,有布魯姆,有艾布拉姆斯,眾星雲集,都是豆腐塊文章,不缺看點。

  小説也不是一概不能看,笑話多的,段子性強的則合適,比如大衞洛奇的《小世界》。

  大師的文章不是不能看,比如夏志清先生的文章就很好看,很適合。三聯書店出的一套《留學時代》收錄了不少二十世紀上半葉的大師們早年留學的回憶文章。

  李歐梵是夏志清的徒弟。最早讀到一篇他給柯林斯布魯克斯的《精緻的翁》寫的序文覺得有味道然後買了一些他的書來看。有那麼一時刻是想把那些書當做《管錐編》、《談藝錄》似來讀的。後來發現是理想的廁所讀物。

  沒在《書城》雜誌發文以前,從未讀過這雜誌。每期發給我的書裏,包括自己的文章在內,大概都是極其適合的!(一篇文章一兩個知識點。有簡單的結論,明晰的朝向。缺憾是有人故意寫難,朝向就不明瞭。看到這種文果斷濾過,待從廁所中出來坐在桌前再讀)

  大概《讀書》、《萬象》(還有什麼?)這一類雜誌都如此。

  劍橋的“指南系列”。我在圖書館跑廁所之時,總是留意路上經過的書架上能不能撈到一本。於是這個龐大的系列也能瀏覽過不少。

  中華書局新近出版的“大學用書”。《古詩文要籍敍錄》、《古典目錄與國學源流》。表面為熟悉目錄學、版本學。實則撿名字。

  廣西師大出版社的“電影館叢書”。記得在圖書館看過廣西師大更早時候出版的一套類似叢書裏的一本特呂弗的筆記,有趣。

  帕慕克的《伊斯坦布爾》:本列表中最特殊的一項。它不符合後文中對廁所讀物的模糊定義。它關乎信仰,包裹作者主體。優雅動人。但不知怎地,我幾乎在廁所把它讀完。

  永井荷風的文章。

  藝術史家丹託的文章。

  德國當紅傳記作家薩弗蘭斯基的作品。

  以賽亞柏林的文章。

  麥奎利的《基督教神學原理》。

  普魯斯特的《駁聖伯夫》。

  朗佩特解讀尼采的文章。

  ……

  只是個人意見:坐馬桶時,稍動腦筋,讀點像休斯克《世紀末的維也納》或者像薩弗蘭斯基的狄爾泰式的各色評傳那樣的,治便秘。好像也止腹瀉。但讀《存在與虛無》恐怕就過了。

  再説廣義的廁所讀物。

  先説什麼樣的書不是。深切關乎信仰的,比如沃爾特佩特的《文藝復興》、比如斯賓格勒的《西方的沒落》、比如亨利詹姆斯的小説、比如尼采《悲劇的誕生》。

  置自己(作者)於作品之外,換言之,自知自覺地(寫作時告訴自己,自己是作者)寫作的作品,都是廣義的廁所讀物。

  這範圍可就太大了不是。這範圍以外的,以上述幾則為例的。則是作者與作品不分,作者將開始寫作之時的經驗全體包裹着主體和盤托出而結成的。這需要我們作為讀者,沐浴更衣,挑燈屏息,逐句慢念。

  而廣義的廁所讀物則是:愛讀不讀,一段掃上一眼,好笑處發笑,思辨處思辨,接受些新信息也好,觀看些新觀念也罷。無關乎我作為閲讀者經驗之全體。我只動一動眉毛,表示下新奇驚訝,要麼甩甩胳膊攤攤手,要麼動一動嘴唇,念一小節,附和一下。

  而那些呢,則要動一動全身了。換言之,你要一動不動,等那些書來動你。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40 字。

轉載請註明: 知乎日報:大家的廁所讀物有哪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