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事件頻發,家長是主要原因,你的修養決定孩子的教養
現在“熊孩子”隨處可見,所謂熊孩子,就是調皮的孩子,歲數小不懂事,無法無天,並且暫時沒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可能會刪掉你的存檔,摔壞你的模型,劃爛你的屏幕,把你的家搞得一團糟,甚至還死乞白咧地要搶走你心愛的漫畫、遊戲、玩偶,他們的叫喊聲迴盪在飯館,車廂等公共場所。
所謂“養不教,父之過”,每一個熊孩子的身後,都站着一個或者一羣的熊家長,他麼要麼只對孩子提要求,定標準,自己卻從不以身作則,孩子依葫蘆畫瓢,有樣學樣;要麼對孩子溺愛無底線,對孩子所有的錯誤都用“他還只是個孩子”進行辯解,讓孩子覺得因為自己年紀小,規則是可以打破的。
前段時間,在上海迪士尼樂園,一個年輕女子疑似被一個八歲小男孩摸屁股,女子有點氣憤,停下來教育了孩子幾句。沒想到捅了馬蜂窩,小男孩的媽媽和同行的親戚立刻“爆炸”,對着人家姑娘破口大罵,並且動手推推搡搡。
“碰到就碰到了!”
“你他X有迫害妄想症吧你!”
“你屁股沒被人摸過嗎?”
“你想你那X樣子還摸你屁股?”……口吐芬芳,言語粗俗不堪,小男孩在一旁目睹了自己母親和親戚的表演,可以想象他會得到怎樣的教育,他會認為自己的做法是沒有問題的,錯的是別人為什麼不讓他摸。
被摸的女孩被辱罵甚至毆打,後來警方介入,男孩家長賠償姑娘1000元,但是這件事對女孩和孩子的心理影響不是用錢能夠衡量的。
這樣的熊孩子在生活中並不少見,因為覺得裝修工人的裝修聲音吵到自己看動畫片就割斷工人安全繩的;在小區用石子畫花別人車子的;高空拋物的;在超市捏碎方便麪的;在電梯中蹦蹦跳跳,亂按按鍵的……
每次熊孩子們闖禍了,家長們總會用“他還是個孩子”進行辯解。在家長的辯解中,孩子得到的信號就是,因為自己年紀小,所以不需要遵守規則,做事可以不負後果,即使出了問題,父母也會為自己辯解。
面對熊孩子,家長應該怎樣做?下面我們通過兩個真實案例來看看,家長的修養,素質對孩子的教育會產生什麼影響。
重慶某小區,一小男孩在獨自乘坐電梯的時候,心血來潮,突發奇想,對着電梯的按鍵撒尿,結果造成電梯線路短路,電梯門打不開,男孩被困很久之後才被解救出來。孩子做了如此危險的事,家長不去想着如何教育,反而是百般狡辯,其母親稱“小孩子尿不了這麼高”,看這意思,還打算找物業賠償一下他們小孩的驚嚇費,但是在監控前面,一切狡辯都是枉然。
我更擔心的是這個孩子能不能從這次事件中吸取經驗,在做事的時候多想想後果,家長錯過了利用突發事件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的契機,難道真的要等到發生危險之後再來後悔嗎?
同樣是電梯事件,在咸陽的某小區,一小男孩在電梯裏尿尿,不過並不是衝着電梯按鍵,就是在電梯廂裏小便,持續半月之久,電梯之中充斥着尿騷味。小孩被逮到之後,其父母並沒有為孩子辯解,而是第一時間向業主道歉,並且讓孩子寫出道歉信公佈在業主羣;孩子的父親每天監管小孩清掃電梯,堅持一個月,作為對孩子的懲戒。
小孩子不懂事,犯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大人不能不懂事,當孩子犯錯之後,不要第一時間想着去甩鍋,推卸責任,辯解,有錯就擔當,及時對孩子批評教育,讓他認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家長的修養就是孩子的教養,孩子熊家長不能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