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牛角掛書是怎麼回事
李密牛角掛書
李密家庭的上幾代是北周和隋朝的貴族,但是到了他這一代,常常散發家產。在楊廣登基沒多久,就任命為宮廷的侍衞。有一次,楊廣看到他,對他產生了好奇,左看右看,並問身邊的宇文述説:“剛才那個黑臉小孩是個什麼人?”宇文述回答他:“是已故的蒲山公之子李密。”楊廣説:“剛才我看這個小孩神態很不正常,還是別讓他在宮中當侍衞吧。”於是,宇文述就去跟李密説,將其免職讓他回家,李密並沒有因為失去職位而沮喪,而是想回家之後,好好讀書,做一個有學問的人。
李密牛角掛書典故
有一次,李密騎着個牛,出門去看一個朋友。在途中,他為了節約時間,就把《漢書》掛在牛角上,自己繼續閲讀。碰巧當朝宰相楊素正好路過,坐着馬車從後趕上去,就看到有位少年坐在牛背上看書,覺得很好奇,便問道:“是哪位書生,這麼用功讀書啊?”李密轉頭一看,發現是當朝宰相,就慌忙下了牛背,行了一個禮,自報了名字。
楊素繼續問道:“你是在看什麼書呢?”
李密回答道:“我在看有關項羽的傳記,覺得很有意思。”
之後,兩個人就坐下來交流了一會,楊素就覺得這個年輕人非常的有意思,欣賞他的才華。回家之後,就跟自己的兒子楊玄感説:“我覺得李密這個孩子,很有才華,至少比你們這些兄弟好很多,以後有什麼事情可以去找他商量。”至此之後,兩個年輕人就走在,關係日益緊密。
隋唐李密
李密作為隋唐時期一個重要的人物,他對整個時期具有推動作用,可以説沒有李密,隋朝滅亡的速度會減緩,但是滅亡的趨勢是不受李密所影響。
李密畫像
李密出生於582年,字玄邃,從小就在西安長大。他的家庭是四世三公,可謂是貴族,並且其曾父親身為隋朝的上柱國,並且封為蒲山郡公。因此,開皇的時候,就繼承了父親的官爵,當了蒲山郡公,並且他的志向很遠大,常常把家裏的錢財分給他人,門下門客眾多,對賢能之才,都是不吝嗇錢財,自己對知識都甚為感興趣,喜歡兵書,常常如痴如醉。他原本在包愷門下學習,只要聽到了《史記》之類的書,就會達到痴迷的狀態,遠遠超過其他包愷的學生。
早年的李密,沒有想到自己有宏圖霸業的野心。直到隋末,楊廣執政,連番攻打高麗,搞得民不聊生,他深知隋朝已經走向滅亡。還不如造反,刺殺楊廣不成,就轉投到瓦崗,瓦崗作為當時有名的盜寇。李密就這樣成了瓦崗軍的首領,被人稱為魏公,並率領着瓦崗軍屢勝隋軍,甚至阻斷了楊廣回京的道路,使其停留在江都,致使楊廣被下屬所謀殺。
本來瓦崗軍的氣勢如日中天,很多人都看好他們,甚至瓦崗的原首領翟讓要把自己的位置讓給李密,但是遭到他的哥哥的阻攔,導致李密只好殺了翟讓,想要統領瓦崗。但是翟讓一死,瓦崗內部就不穩,屢次被隋軍所戰敗,不復當年的勇猛。之後在跟宇文化及的拼殺中,導致瓦崗軍損失慘重。被隋將王世充所擊敗,只好率着殘餘軍隊投奔到李唐。
本以為李密就這樣在李唐手下做事,他的野心慫恿着,導致他又背叛李唐想要自立,但是被盛彥師率軍隊,斬於馬下。
李密反唐
本來李密在大敗之後,只好率領瓦崗餘部投靠到李唐,這對於李淵,又或者是自己來説,都各有好處。甚至李淵在他投奔之後,就封他為邢國共,並沒有因為他之前背叛隋朝,而有多少間隙,還跟李密以兄弟相稱,可見對李密的重視。但是李密是個有野心的人,不會長久居於人下,對自己目前的境況是特別的不滿,這就為他反唐埋下了伏筆。
《隋唐英雄》裏的李密
同年年底,李淵派遣李密前往黎陽,讓他去安撫一下以前的下屬,並讓王伯隨之前往,這就讓多疑的心起了戒心。之後,李密帶着一行人往東走到了稠桑驛的時候,突然接到李淵的命令,把他召回去。至此,李密的多疑性格就爆發了,深為恐懼,就決定要叛亂。隨同的王伯肯定是勸阻他不要叛亂,但是李密不聽,率眾攻打臨近的桃林縣,並掠奪了多數的糧食,逃亡至熊耳山,想要投奔到身處襄城的張善相。
此時,熊州的副將是盛彥師,得知此事,就派兵埋伏在陸渾縣,等着李密前來。直到臘月的時候,李密才率部前來,當場被盛彥師所斬殺,並將首級傳回長安。李淵收到首級之後,直接派人將其送往到黎陽,想要安撫那些將士們,之後黎陽守將希望把李密的首級還給他,就舉城投降,得到了李淵的許可,將李密葬於黎陽城附近。
同樣是李家後人,這兩個人就好像一座山上的兩隻老虎,即使是大老虎同意了,那麼二老虎心中也會很不自然,反叛只不過是必然的事情,只是遲早罷了。
李密為什麼殺翟讓
我們都知道李密絕非等閒之輩,肯定是一個能人,年紀輕輕就跟隨自己的好友楊玄感反叛,但是結果未盡人意,楊玄感不採納李密的三策中的上策,導致失敗,成為隋軍的刀下之鬼。至此,走頭無路的李密,被逼上了瓦崗寨,入山為寇的李密,反而施展出了自己的軍事才能,逐漸成為瓦崗軍的“帶頭大哥”,率領瓦崗軍誘殺張須陀,屢戰隋軍,屢戰屢勝,取得眾多的勝利。這些勝利導致李密惡的品行暴露,天下都還沒有平定下來,就想要殺害自己的恩人,想取得真正首領的地位,於是就把翟讓殺害。
翟讓與李密
本來兩個人從最初李密投奔瓦崗寨時,翟讓是是信任他,給予他較高的權力,李密也不辜負他的期望,屢有戰功。兩個人就從最初的融洽,到了最後是不和,其主要原因還是李密,他的品行所導致,本來翟讓都把首領的地位都給了李密,但是李密依舊覺得瓦崗依舊還是翟讓的瓦崗,眾多兄弟對翟讓的擁戴並沒有削弱,反而因為屢次跟隋軍的交鋒取得上風,對翟讓的擁戴的加深,認為就是他重用了李密之後,才能取得如此成就。狼子野心的李密,越想越惱火,就想要恩將仇報。史書對他謀殺翟讓的情節,敍述的比較少,只是説李密約其喝酒,並在宴會期間,拿斧頭將其砍死。
翟讓一死,實為李密不明智之舉,他連恩人都敢殺,導致兄弟們對他的品行有所原因,紛紛逃跑,結果就是跟隋軍作戰屢次戰敗。
李密陳情表
李密是歷史上有名的孝子,他的《陳情表》更是後世學習的典範楷模。據記載,蜀國被司馬氏家族消滅後,為了擴大勢力,強盛國力,司馬氏王朝便大量招攬蜀國舊族,如果有人違抗命令,便會招致殺身之禍,李密便是這些被招攬的蜀國舊族中的一員。
《陳情表》文
當時司馬氏建立的西晉,為了鞏固西晉統治,大力提倡以“孝”治天下。李密又是一個大孝子,為了能夠逃離朝廷,也為了能夠在祖母身邊盡孝,李密便寫下了這篇情真意切的《陳情表》。他沒有直接向司馬氏陳情,而是從側面表明自己與祖母相依為命的悽苦情景。
《陳情表》可分為前、中、後三部。前部講述的是李密自己的一生命運,他命途多舛,年幼時,就失去了父母,全靠祖母伊人照料。不幸的是,當自己成人,祖母卻已老去,而且疾病纏身;中部講述的是自己的矛盾之情,又想為君主解憂,分擔國家大事,又想照顧祖母的兩難情景。在本部分,李密還提出了自己對治理國家的一些見解,另外又對西晉提倡的以“孝”治國理念大家讚賞,以此為自己辭官在家贍養老人的依據;後段表明自己願意先盡孝再盡忠的決定,言辭誠懇,感人至深。
這篇《陳情表》集中表現了李密過人的智商和情商,他懂得如何在適當的情形下,做到收放自如,用恰當的與其和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圖,從而讓君主瞭解自己的苦心和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