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頤出仕的經歷怎麼樣 周敦頤為官品行怎麼樣?

周敦頤出仕的經歷怎麼樣

《周敦頤出仕》講述的是周敦頤做官的一則小故事,通過這個故事,展示了周敦頤正直、不畏強權所折腰的品質。文章開頭先介紹了周敦頤的基本詳信息,即周敦頤字茂叔,是湖南省道州營道人。周敦頤原名叫周敦實,宋英宗原名為宋宗實,為了避諱宋英宗的名字,便改名為周敦頤。

周敦頤畫像

《周敦頤出仕》中,周敦頤是位博學多才的人才,舅舅鄭向是龍圖閣的一名學士,鄭向便向朝廷推薦了周敦頤。而後,周敦頤被任命為分寧縣的一位主簿。周敦頤上任後,得知縣衙中有一件案子拖了很久還未得到解決。隨後,周敦頤一次就將案件審理清楚,分寧縣的百姓都稱讚周敦頤是位能幹的官員。不久之後,有官員推薦周敦頤到南安擔任軍司理曹參軍一職。周敦頤上任後,聽説有一個罪犯要被判處死刑,以當時的刑罰來判定的話,這位罪犯罪不至死。

但是轉運使王逵一直想將這位犯人處死,別的官員因懼憚轉運使王逵的勢力,不敢與他爭辯。周敦頤面對殘暴的轉運使王逵,為這位犯人據理力爭,但是王逵根本不聽周敦頤的道理,一心想判處罪犯死刑。周敦頤很生氣,扔下手中的笏板打算辭官回鄉。隨後,周敦頤説,如果官員用草菅人命的方法來取悦上司,以達到升官的目的,那麼自己寧願不做官。隨後,王逵明白了周敦頤話中的道理,這位罪犯最終免於一死。

周敦頤為官品行怎麼樣

周敦頤是北宋時期的著名文學家,同時也是官員,他為官期間政治清明,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周敦頤為官時,還有一個故事流傳了下來。

周敦頤雕像

據説,有一案子拖了好久也沒判決,但周敦頤只審訊一次就弄清楚了來龍去脈。縣裏的人和百姓都驚訝地説:“這就是資格老的獄吏也做不到!”,所以部使者向上推薦他,把他調到南安任職曹參軍。在那有個囚犯,根據民法是不應該判處死刑,他的上司王逵卻想判死刑。王逵是一個為人殘酷的官吏,沒有人敢和他辯論,只有周敦頤站出來和他辯論,王逵卻聽不進他的話,還是一意孤行,周敦頤就非常生氣的回到家,打算辭官,周敦頤説:“像這樣的怎麼可以做官,用殺人的方法來讓上級高興,要是讓我這樣,我做不了。”王逵聽了這話,才知道自己不該這樣做,最後,囚犯沒有被判死刑。周敦頤為官期間非常清正廉明,每一個案件都認真徹查,不冤枉人,也不受權貴的招攬,不害怕權貴的報復,只一心的為民做事,所以他的口碑在百姓口中非常好,最後他的名聲甚至傳到了皇帝面前,皇帝也非常讚賞他的做法,周敦頤死後的諡號“元公”,其中元字都是皇帝親賜的。

周敦頤為官時候的品行,不僅在當時是值得人敬佩的,即使是如今也是值得人們學習的。這樣一個錚錚傲骨,不畏強權的形象,實在是值得人們敬佩。

周敦頤後人如今在哪裏

周敦頤是著名的理學家,他所著一篇《愛蓮説》,深受後人推崇。後來,有學者對周敦頤身世和族譜進行研究,發現周恩來總理和作家魯迅有可能是周敦頤的後人。位於浙江紹興的周家便是周敦頤的後代,大概是從明朝末期由湖南道縣遷至紹興定居。

周敦頤畫像

周家世代們,便在浙江紹興一帶生活,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位於湖南省道縣清塘鎮的樓田村,是周敦頤的故鄉,當地還有一處濂溪故里,則是周敦頤居住過的地方。如今,濂溪故里大門上,寫有一副對聯,對聯的內容是:“周庭舉世皆尊元公哲學魯迅文章恩來開國總理,風景這邊獨好濂水湛藍都龐蒼翠道巖今古奇觀。”這幅對聯中提到了兩個人,分別是周總理和魯迅,從字面意思來看,倆人都是周敦頤的後人。

魯迅去世兩週年紀念大會上,周恩來總理曾致詞悼念,他説到,從血緣來看,自己或許和魯迅是本家,因為倆人都出生在浙江紹興的周家。後來,就有人研究周敦頤的族譜,有一説法是,魯迅是周敦頤第32代子孫,周總理是周敦頤第33代子孫。據説,周敦頤第十代子孫周澳從湖南遷至紹興後,紹興周家不斷髮展和壯大。周澳共有四個兒子,其中周德和周完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周德的後人為周樹人三兄弟,周完的後人則為周恩來三兄弟。

這一説法雖然沒有完全證實,但是也有有據考證。值得肯定的是,紹興周家人才輩出,他們大都繼承了祖先優秀的基因。


周敦頤愛蓮説作品鑑賞

説起周敦頤我們最先想到的肯定是他所寫的愛蓮説,但是關於他的實際還不僅僅只有這些,事實上他還是中國理學的創始人,在中國的哲學史上,他的理論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周敦頤小的時候就非常喜歡學習,那時候就是小孩子們的學習榜樣,人們都説他長大了一定是個很有出息的人。

周敦頤愛蓮説圖片

周敦頤愛蓮説實際上是一篇散文,但是很多人潛意識裏都覺得愛蓮説是一篇詩詞。其中他表達了自己對蓮花的敬仰和熱愛之情,這篇文章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描寫了周敦頤對蓮花的喜愛以及對蓮花生長環境的描述和蓮花外形上的敍述,下一部分則主要是敍述了作者周敦頤想要通過蓮花的氣質來託物言志,他分別評論了菊花牡丹花和蓮花,就是希望由此來烘托出蓮花的出淤泥不染濯清蓮不妖的高尚品質。

周敦頤愛蓮説現在被百姓拿來描述政治官場上那些不和世人同流合污為官清廉的為人名服務的好官,時間上週敦頤自己也是這樣一名政府官員,但是詩中所寫的那些關於蓮花的優秀品質大概只能算是周敦頤的一種美好願望,他做官的時候非常正直,什麼事情都為老百姓着想,也為很多的冤案翻案,將真正的兇手繩之以法了。他晚年的時候就開始居住在廬山上頤養天年了,這是中國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淡泊明志的方法。周敦頤也將他愛蓮説中所寫的東西貫徹到底了。

周敦頤諡號是什麼

周敦頤,北宋時期著名的大學問家,他的表字是茂叔,另一個名字是周元皓。他是儒家理學的開創者,自號濂溪先生。周敦頤出生於1017年,與1073年與世長辭。而周敦頤的諡號是“元公”。他的著作《周元公集》的名字就是由他的諡號起的。

周敦頤像

周敦頤諡號其實是有來歷的。其中“元”字是南宋皇帝宋寧宗趙擴賜給周敦頤的,是對他文學上成就的一種肯定。世人尊敬周敦頤,所以稱他為“周元公”。“元”有頭、首、始、大等意思,元字用在周敦頤的身上頗為貼切,周敦頤是儒家理學的開門祖師,是後來“程朱理學”的奠基者。作為第一個提出理學這個概念和詳敍理學這個系統理念的第一人,周敦頤着實“元”字“始”、“大”和“頭”以及“首”的意思,他是頭一個提出理學的人,是理學的始祖和元首,他更是儒家理學的大師。在南宋,儒家理學的發展,確定了周敦頤在儒家理學始祖的地位,“元”字用在他身上實在是貼切。周敦頤的諡號形象生動的概括和總結了周敦頤的一生。

周敦頤諡號是對周敦頤的評價,不僅是對他一生的概括性評價,更是對他的文學著作的肯定。“元”的諡號亦是一種讚美和感激,讚美他認真做學問的態度,感激他的努力。能的皇帝的肯定,自然是一種殊榮,可是周敦頤沒有因為這個恃寵而驕,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地方。

周敦頤世稱什麼稱號

周敦頤世稱什麼,指的是世人對周敦頤的敬稱。大家都知道周敦頤的世稱是“濂溪先生”,那麼為什麼會有這個稱號呢?

周敦頤圖片

説起周敦頤我們更多的是想到他的愛蓮説,但是很少人知道他是中國古代理學的創始人。他從小聰明好學,長大之後順理成章的當上了朝廷命官員。在為官方面他總都是清正廉潔,積極地為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從來不冤枉一個好人,但是也從來不放過一個壞人,正因為如此人們總是稱他叫做“濂溪先生”。

周敦頤世稱什麼?濂溪先生。事實上這麼稱呼他有兩個原因,第一週敦頤是湖南人,在湖南的某一個角落裏有一個地方叫做濂溪因此人們稱呼他為濂溪先生,第二個原因還有些人認為,從字面意思來講其實很好理解,濂字就是我們通常理解的清正廉潔的意思,因為周敦頤在當官員的時候非常清正廉潔,總是什麼事情都親力親為,力求做到愛蓮説中出淤泥而不染的境界,也正是因為這樣他才能時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名為百姓納福的好官,他從小生活在官宦家庭,可能見慣了官場的昏暗與不堪,所以對他所向往的官場生涯有些許失望。正因為這樣他才更要為百姓取得更多的利益,讓社會和諧,也就不辜負世人對他濂溪先生的稱號了。

濂溪先生周敦頤雖然生在湖南但是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江西的廬山度過的,他所建立的濂溪書院也是位於蘆山地區,之所以取名為濂溪書院,我想這和人們對於他的世稱“濂溪先生”離不開關係。所以説關於周敦頤世稱什麼這個問題其實是涵蓋了周敦頤的性格和後世人對他的景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68 字。

轉載請註明: 周敦頤出仕的經歷怎麼樣 周敦頤為官品行怎麼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