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龔自珍的兒子
龔半倫是龔自珍的兒子,名橙,字孝拱。龔自珍的兒子龔半倫自幼好學,天資聰穎,博覽羣書,然而他性格孤僻、沉默寡言。頗有龔自珍的風流本性,但是在做學問上,卻沒有半點龔自珍的影子。
龔半倫舊照
龔自珍的兒子龔半倫雖博覽羣書卻放棄參加科舉考試。龔半倫這個人比他父親更加的風流自喜,並且目中無人,據史料記載龔半倫除了自己的小老婆對其他一切東西皆不感興趣。
龔半倫雖然是官二代,但是卻沒有像現今的這些官二代一樣貪戀權力和錢財。龔半倫雖學識淵博,並且得到龔自珍的親自授教,但是龔半倫狂傲,喜歡空談,雖然龔自珍教導他要認真做學問,但是龔半倫偏偏不聽,辜負了龔自珍的期望。龔半倫流落到上海後,投靠了英國公使,龔半倫會説英語,威妥瑪相當重視他,並且給他極高的待遇,還給他配了護衞。
知遇之恩定當湧泉相報,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中國的時候,龔半倫跟隨英國人來到北京,並且把英法聯軍引進到圓明園裏,隨英法聯軍一起搶奪珍寶財物,發了一筆橫財。隨後的火燒圓明園暴行是中國人的痛,龔半倫和龔自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個愛國,一個賣國。
龔半倫跟所有的賣國賊一樣,都沒有逃出老天的懲罰,龔半倫雖前半生風光,但是龔半倫的晚年卻不幸福,生活窮困潦倒,靠典當家裏的東西為生,最後因精神不正常發狂致死。
龔自珍是什麼樣的人
龔自珍的祖父龔褆在朝為官至內閣中書軍機處,並著有《吟朦山房詩》,其父親龔麗為官至按察使,並著有《禮圖考》等,那麼龔自珍是什麼樣的人呢?
龔自珍畫像
龔自珍自幼學習詩詞,在文學上表現出了非凡的創作才華,他在十三歲時寫了《知覺辨》,十九歲時便能倚聲填詞。他的詩詞風格不拘一格,語言新奇,將抒情、政治時事和藝術相互結合,達到了三者高度統一的境界,後成為清代著名文學家。龔自珍的兒子龔半倫為人放蕩不羈,在晚年時更是窮困潦倒,最後淪落到賣父親藏書字畫聊以為生。那麼龔自珍是什麼樣的人呢?
龔自珍認為學術和政治相互統一,彼此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從而提出“通經致用”的思想;他對當時的封建統治不斷諷刺揭露其弊端,並滿含希望的提出相應意見試圖挽救;他提倡改革,在政治上建議當時的清朝皇上應該合理調節君臣關係,在國家安全上建議要鞏固西北及東南邊防,並且他堅決抵制鴉片貿易及反抗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在經濟上建議改革白銀納税的方法,以實現國家的穩定向前發展。
雖然龔自珍的根本目的是改革,但改革的目標並不明確,但他積極的改革態度是始終不變的,他對改變當時清朝封建腐朽現狀的熱情也是不曾改變的,這也詮釋了龔自珍是什麼樣的人這一問題,他是主張改革腐朽封建主義、近代改良主義的啓蒙思想家。
龔自珍的詩
龔自珍是清朝人,他是擁有思想家、詩人、文學家等多重身份的文人。而龔自珍最為大家所熟知的身份便是詩人。龔自珍在朝廷任官的過程中,主張改革清除政治中的弊端、全力抵制外國的侵略,因此龔自珍的詩大多揭露了清朝統治的腐朽,洋溢着十分濃厚的愛國情懷,從他全面支持林則徐禁煙這一舉動便可以看出來。
龔自珍畫像
龔自珍的詩既有抒情、又有議論。雖然這是所有詩作的必備特徵,但其高明之處在於所寫得詩不涉及具體的實際,在議論方面也不是十分具體,而只是把生活中十分普遍現象,提升到一定的歷史高度,提出自己所疑惑的問題,抒發自己獨特見解與感慨,表示自身的態度和對社會的願望。
他用政治言論作詩,卻並不抽象地做議論,也不使自己的作品看起來摻雜有一絲散文化特點。在龔自珍的詩中,生活中那些習以為常的事物都變得生機勃勃,十分富有靈動之氣,能夠喚起讀者非比尋常的想象。由此總結出龔自珍的詩有豐富而奇怪的想象。
龔自珍寫得最多的詩的體裁便是七言絕句,七言絕句是龔自珍詩歌創作的大宗。龔自珍詩作的風格一般都是不受傳統詩作格律的束縛,充滿自由之感,十分朗朗上口。龔自珍流傳於世的詩作有千餘首,其獨特的創作風格值得人們在文章的寫作中借鑑,他憂國憂民的思想更值得後人傳頌。
龔自珍為什麼辭官
龔自珍是浙江仁和人,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同時也是中國近代改良主義的先驅,他在道光十九年辭官南歸,那麼龔自珍為什麼辭官呢?
龔自珍像
龔自珍自幼好讀詩文,從八歲起開始研究經史文學,十三歲作《知覺辨》,十九歲應順天鄉試得第二十八名,在嘉慶二十四年落選後他又參加了五次會試,在第六次會試中進士,這時他三十八歲,在道光十五年又任宗人府主事,兩年後又任客司主事,從十九歲一直考到三十八歲,可以説仕途巔峯是龔自珍一直追求的目標,那麼龔自珍為什麼辭官呢?
龔自珍從青年時就深刻意識到清朝封建國家正在面臨的重重危機,並且積極的仕途挽救它,在農業上主張按照宗法制進行分田,目的是改革當時的封建階級,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撼動這個封建社會的專制統治,所以效果並不大;同時他還非常關心現實生活中的重大政治社會問題,他始終不與封建官僚同流合污,反之不斷批評諷刺並加以建議。
他提出經世致用的思想理論,主張經史的使用必須以現實情況作為主要依據,兩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對於外國資本主義侵略,他主張要鞏固西北邊防,加強士兵訓練,堅決抵制鴉片貿易,以對抗侵略實現國家長治久安。但當時的清朝統治者並沒有給予高度重視,空有滿腔熱血而得不到重用,這也是龔自珍為什麼辭官這一問題的答案。
龔自珍怎麼死的
龔自珍字璱人,號定盦,是清朝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同時也是改良主義的先驅。1841年距離農曆的中秋節還有3天時,龔自珍在雲陽書院暴死,享年49歲,那麼龔自珍怎麼死的呢?對於龔自珍的死因眾説紛紜,有種説法是他和清朝親王奕繪的小老婆顧太清私通而被奕繪的兒子下毒身亡,也就是歷史上的丁香花公案,那麼龔自珍怎麼死的呢?
龔自珍畫像
顧太清自小父母雙亡,跟隨姑父姑母長大所以便隨姑父姓顧,她自幼學習詩詞更因天資聰穎,所作詩詞非常清奇精巧,在江南文壇中可以稱得上魁首。一次貝勒王奕繪南遊到蘇州,在接風宴上被顧太清的明麗可人、詩詞甚嘉所吸引,後將她納為側王妃並帶回了京城。
九年後奕繪因病去世,顧太清逐漸將思念亡夫的憂愁轉移到作詩題賦裏,其中交往密切並且常到她家裏吟詩論賦的常客就是龔自珍,這時杭州文人陳文述來到京城並把龔自珍的憶丁香花的詩及記夢的詞巧妙聯繫在一起,很快這段被誤解的偷情緋聞在京城流傳開來,再加上一些無聊文人的煽風點火使得本來捕風捉影的傳聞變得有理有據,流言四起而龔自珍和顧太清毫無招架之力,最終龔自珍被逼陰鬱的離開了京城,顧太清有口難辯被奕繪的兒子載鈞趕出王府,後在養馬營租了幾間破舊屋子艱難為生。
龔自珍怎麼死的還有另外幾種説法,被權貴穆彰阿所殺,被青樓女子毒死,被榮親王府殺手所殺,但這些都只是傳言而已。
龔自珍故居
龔自珍故居位於北京宣武門外上斜街50號。龔自珍曾經在這裏住過5年,後把這裏賣給了潘仕成,潘仕成將龔自珍故居贈與番禹在京同鄉會並改名為廣東番禹會館。
龔自珍故居
這個院子原來有亭子、戲台和假山,但是現在這些東西都已經沒有了,是在20世紀60年代破四舊時被拆的,現在僅剩下西廂房和兩幢北屋。這裏現在已經成為宣武區文物保護單位。北京宣武區政府文物科科長賈文靜説這裏的房子的狀態只能稱之為保存,院子的現存狀況堪憂。經過修繕、換瓦、搭建,這裏早已經面目全非。
龔自珍在京城還有一處故居是在西城區手帕衚衕21號,有三個院落,前院有北房三間,另外還有十間房,院落保持原狀。除此之外,在杭州還有一處龔自珍故居,位於杭州城東馬坡巷6號小採園。這處院子佔地600多平方米,龔自珍11歲時跟着父親去了京城,很少回來這裏居住,但是龔自珍時常在詩中表露出對家鄉的眷戀。
龔自珍一生漂泊,居無定所,留在杭州的遺蹟很少。1988年到1989年,小院重新整修,被當做龔自珍紀念館,現已經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龔自珍紀念館是一座清代風格建築的兩層小樓,上下各有五間房。館內正廳放着龔自珍半身塑像,四個展廳裏陳列了龔自珍生平的圖文簡介、史料、詩選和後人研究的文集。這裏風景優美,小橋流水、有假山、亭子,很古色古香的一座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