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到如家代表人物,首先想到的是孔子,再就是孟子和荀子了,那麼孟子和荀子他們的具體情況都是怎樣的呢?其學説最大的不同之處在哪呢?
荀子像
孟子本來的名字叫孟軻,孟子曾經走訪過許多諸侯國,希望那些國家的國君能實行自己的“仁政”主張,但征戰頻發的戰國時期他的政治主張是得不到君主的認可的,所以他就回鄉著書立説,終於成為後世推崇的思想家,他的文章也被人們傳誦至今。
最能體現孟子政治主張和思想觀點的當然是《孟子》這本書了,後來《孟子》成為了儒家經典。閲讀他的文章就能感覺到,孟子的文章善於説理,辯論精彩之至。我們所熟知的名句就有:“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等等。《孟子》幾乎成為後代學者必讀的書目之一,也被歷代君主採用為科考科目。
荀子本來的名字叫荀況,被人們尊稱為“荀卿”。荀子出生於趙國,他也是推崇和研習儒家學説的,不僅如此,荀子還在思想,政治,文學等各個領域有非常大的成就。荀子年輕的時候去齊國學習,這個經歷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他淵博的學識。荀子還被秦昭王邀請到秦國講學,後來荀子被名聲很大的春申君重用擔任蘭陵令。荀子晚年也孟子一樣,選擇教書和寫文章的路了。
雖然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學説的代表,但他們學説也存在不同的地方。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孟子主張人性本善,而荀子則認為人性本惡。總之,他們的文章和思想都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
荀子的思想主張
每一位思想家都會擁有着屬於自己的思想,每一種思想的出現,其實也是有着一定的道理。而作為一位思想家,荀子的思想主張也是與其他的思想家有着比較大的區別的。比如説孟子是主張性善的,可是荀子卻是主張性惡的,所以在人性這個問題上,荀子與孟子的主張就有了爭鋒相對的結果。
荀子畫像
在這個世界上,總是存在這樣的兩種人的,善人還有惡人,所以有這樣的兩種思想家的出現也是非常正常的。在人性問題上,荀子的性惡思想,其實也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世界上都是好人的話,那麼這個世界也註定不完美,而有了性惡思想的出現,正是詮釋着世界的不夠完美。
其次,荀子的思想主張在天道觀方面是認為天是沒有意志的,只是作為萬物生長的自然界而已,從根本上是不能夠決定一個人的福禍,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説,也是提出了順應自然但是也是要改變自然的思想。
當然荀子的主張還有禮,荀子對於禮是非常重視的,他覺得在社會關係中,禮總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並且也是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倡以德服人,反對以暴力壓人。
這些就是荀子的思想主張,作為中國古代有名的思想家,他思想主張在後世也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達到不斷地教化他人的目的,讓人們可以學到更多。
荀子性惡
著名文章《性惡篇》是荀子的著作《荀子》三十二篇中的第二十三篇,該篇文章主要對荀子的倫理思想進行了闡述,其主旨在於對孟子的性善論進行批判,並對其“性惡論”的觀點進行論述。
荀子畫像
《性惡篇》中,荀子通過採用問答式行文的方式,並以人的物質欲求和心理需求為出發點,首先對其主張的“人之性惡”的理論進行了論證,對孟子所主張的性善之論予以批判,進而引出通過實施何種手段或方式才能使人性本惡的屬性得以改善。他指出,為了使人性之惡的本性得以改善,要注重後天的教育和環境的培養。
有賢之士作為國君治國的難能人才,可以幫助國君制定行為標準,並作出表率,以規範人們的行為規範;德行高尚之人作為規範、維護社會秩序的優能之人,對引領人們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具有重要的影響。
因此,賢能之士與德行高尚之人可謂是改善人性惡的關鍵所在;與此同時,在改善人性本惡上,荀子還特別強調政治的重要作用,他提出政治對於改善人性本惡,使人趨善,可謂是精華。因此,荀子認為改善“人性惡”,最本質的方法即是利用道德和政治的手段去改善。
文章《性惡篇》雖然位列《荀子》一書的第二十三篇,但“性惡論”卻是在荀子思想中可謂是最著名的觀點,同時,其也是荀子著名的政治思想的奠基石。
荀子的行政思想
荀子出生於戰國時代的趙國,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和政治家,被尊稱為“荀卿”。荀子信仰儒學,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辭賦之祖。代表作品有《荀子》,弟子中比較著名的是李斯、韓非和張蒼,再傳弟子賈誼學富五車,對後世影響也很大。
荀子石像
客觀來説,時至今日,荀子的行政思想仍然具有相當大的積極意義。
一是倡導節用節流。他先後提出了“務本節用則無極”、“節用裕民”、“節用以禮”、“節其流,開其源”等多項節儉持政的主張。對當時奢侈腐化的皇室貴族具有一定的警醒意義。
二是倡導忠職敬業。苟子提出了“從道而不從君”的忠君原則,對於制中、宰爵、司徒、治田、虞師、鄉師、工師等身為人臣的忠職也進行了論述和明確。他提出的君主早朝不能太晚、為臣者敬業守職的精闢見解在我國的封建社會享有較高地位,一直沿襲到末期。
三是倡導嚴於修身。我們常引用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這句名言就出自荀子。他提出的正人必先正己,以實際行動替代無謂的説教,彰顯的是率先垂範的人格魅力。
四是倡導親民愛民。荀子提出“君也,舟也;庶人也,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其中,“水能載舟,水亦能覆舟”一句以最淺顯的道理建言君主平政愛民,使政權穩定牢固。
五是倡導尚德尚能。他主張打破貴族壟斷的做法,任人唯賢,做到內不阿親,外不避仇,這樣才能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儘管,荀子的行政思想帶有一定的封建主義色彩,完全以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為出發點,但也應該客觀地看到,上述觀點也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和較大的深遠影響,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