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報:咖啡豆有哪些常見的處理方式?

  為了答個問題,現場畫的圖,我也是蠻拼的,畫的不好不要笑話,用電腦自帶的畫圖軟件做的圖,圖片略顯粗。

  最開始接觸後置處理的時候,我也被水洗、日曬、蜜處理,蜜處理又分為白蜜、黃蜜、紅蜜、黑蜜,最新的技術又出來個紅酒處理法,聽説咖啡的紅酒處理法好像和紅酒的發酵過程有些相像 ,放在木桶裏控制 PH 值和細菌的數量,曾經我也被這麼多的處理方式搞暈過,不過不要緊,現在有了這張圖就算新手也能很好的區分出日曬處理法、蜜處理、水洗處理的區別了。

  日曬處理法

知乎日報:咖啡豆有哪些常見的處理方式?

  日曬處理法,也叫乾燥法,是最古老的一種生豆處理法,看圖就知道,這種方法最簡單,真正意義上只有三部分,第一步,咖啡豆採摘後,挑出未熟豆,第二步,直接放在露天接受太陽的爆嗮,然後放入桶內靜置一個月到兩個月,讓咖啡豆風味更完整更穩定,第三部 用脱殼機脱皮去殼,最後裝入麻袋。一般一麻袋分為,30 公斤和 60 公斤兩種。日曬處理法會有跟多的熱帶水果風味,比如草莓,有時候也會帶一些發酵的味道,很多人會認為發酵的味道是不好的,是一種負面評價的味道。

  水洗處理法

知乎日報:咖啡豆有哪些常見的處理方式?

  水洗處理在乾燥之前,會除去咖啡豆上面黏糊糊的果肉,這樣可以保證乾燥的時候不會過度發酵或者產生更多的黴菌,水洗處理法的成本高於日曬法 。

  第一步 咖啡採摘後倒入水槽,熟的果實會下沉,未熟的果實會浮在水面上,第二步用去果品機把咖啡果肉上的果皮去掉,然後咖啡豆放入水槽中,放在水中發酵去除果膠和果肉。第三步,發酵完成後,帶殼咖啡豆用清水洗淨去除表面殘留物 。第四步,將帶殼咖啡放在露天爆嗮,然後放進桶內讓咖啡更穩定,最後 去除咖啡殼咖啡皮,裝入麻袋。杯測時候會發現,水洗咖啡豆的酸質更明顯帶有水果的酸質,因為水洗處理法的檸檬酸和蘋果酸的含量更高,而日曬處理法這些有機酸的含量會更低,我個人覺得酸質上更活潑,更乾淨,但甜度和複雜度不如蜜處理。

  蜜處理

知乎日報:咖啡豆有哪些常見的處理方式?

  蜜處理介與水洗和日曬之間,蜜處理又細分為白蜜(更接近於水洗處理,去除了 80 以上的果肉和果膠),黃蜜, 紅蜜, 黑蜜(黑蜜更接近於日曬處理,幾乎不去除果肉),這種處理法的不同只是去除果肉時候保留多少果膠層的不同,第一步 咖啡採摘後 放入水槽中,成熟果實沉下去,未熟的果實浮上來,第二部去除果皮以及大部分的果肉,第三部 放在露天爆嗮,因為咖啡豆乾燥的更快,會增加咖啡的甜度和厚重感,第四部 放入桶內靜置一個月到兩個月,第五部,用去殼機去殼,最後包裝。蜜處理的咖啡會保留更多的甜度。

  還有半水洗法,也叫濕泡法,印尼的曼特寧就是用這隻處理方式,採收的咖啡果實去果皮,進行短時間乾燥,和其他處理法區別,不是直接把咖啡豆曬到 12% 的含水量的程度,而是先曬到 35% 的含水量時脱去內果皮,然後繼續幹燥到想要的含水量。相當於二次乾燥,杯測時,這種處理方式的咖啡酸質較低,會有明顯的香料,煙草,藥草的味道,這些味道在曼特寧咖啡裏很容易見到。

  第三波精品咖啡的到來,讓更多咖啡師 烘焙師 杯測師 和 咖啡產地的聯繫更緊密,甚至咖啡師 烘焙師 杯測師去咖啡產地學習 和農友一起研究栽種和後置處理的方法,這也是”直接交易制“ 的出現,”直接交易 “農友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而烘焙師 咖啡師可以得到他們想要的品質的咖啡豆,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這麼重視 咖啡的種植和後置的原因。

  總算寫完了,畫圖好累,我的美術課是體育老師教的.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73 字。

轉載請註明: 知乎日報:咖啡豆有哪些常見的處理方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