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末時期,民族衰敗,朝野上下迂腐不堪,國家千瘡百孔,內外備受壓制。終於在1860年10月6日,中國守軍寡不敵眾,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入圓明園。將園內能拿走的統統拿走,帶不走的就燒光,砸光。在洗劫兩天後,他們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燒了三天不滅,之後,化為一片廢墟,近三百名宮女太監葬身火海,震驚中外。
再則就是裝備上的差距了,英法聯軍已然是經歷過工業革命的洗禮了。新式火器無論在射程還算是威力上都碾壓清朝的老式火炮,況且,當時僧格林沁帶領的部隊全部是冷兵器,人家在幾百米外都可以射穿清軍的胸膛,而清軍的弓箭手連箭都射不過去,何況是拿刀的其他人呢?一場戰役下來,説英法聯軍沒事人都有人信。可清軍還有什麼辦法呢?他們是北京城最後一道防線,他們倒了,就沒人了。所以當時,僧格林沁和部下全部抱着將死的心上了戰場。
更加重要的還是思想,早在英法聯軍侵入前,滿清皇帝就應該將全國人民動員武裝起來,做到全面抗戰,全民皆兵。可懦弱的清朝一退再退,打不還手,一味的割地賠款,毫無血性。上層統治者目光短淺,生活奢靡,一味的貪圖享受,剋扣軍餉,民不聊生。這樣的王朝滅亡也是在意料之中。
歸根結底,清軍的失敗不僅是輸在武器裝備上,輸在戰術上,也輸在了指導思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