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代,諸侯國熱衷維護周室顏面,秦武王滅周為何袖手旁觀?

本文節選自《東周列國志》 武王滅周遷九鼎,秦武王為了得到象徵統一的九鼎,親自舉鼎後,吐血不治身亡,但並沒有阻礙秦國統一大業,終於,秦昭襄王滅西周公國,秦莊襄王滅東周公國,周朝不復存在。

周王朝是對我國古代歷史社會影響非常深遠的一個朝代,武王伐紂成功後,訂立的分封制度為周王朝的基本政治制度,通過分封制,周天子將自己手中的權力分散給各路諸侯,在周天子的授意之下,諸侯擁有一定程度上的自治權,同時也需要為周王朝的安穩發展承擔相應的責任。

戰國時代,諸侯國熱衷維護周室顏面,秦武王滅周為何袖手旁觀?

這樣的制度是擁有一定弊端的,當諸侯國手中的權利不斷增大之後,周天子對於各路諸侯的實際控制權,就開始不斷降低了,尤其是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周王朝漸漸失去了掌控諸侯的話語權,但那時,周朝還沒有正式滅亡,在某種程度上還是有存在的意義和必要的。

尤其是在戰爭方面,諸侯國總是熱衷於站在維護周王朝顏面的至高點上,來獲得出兵的藉口,它們總是會去維護周王朝的統治,雖然周朝已經沒有了實際的控制權,但尊重周天子還是一個必要的潛規則。

哪怕到了戰國時代,各路諸侯要聯合討伐秦國,還是需要在周天子面前走一個過場的,獲得了周天子的支持,戰爭就有了相對的正義性,由此來看,周天子是能夠給各路諸侯帶去利益的。

戰國時代,諸侯國熱衷維護周室顏面,秦武王滅周為何袖手旁觀?

周王朝在即將滅亡時,各路諸侯卻袖手旁觀

那麼令人疑惑的事情就發生了,能夠給各路諸侯國帶來利益的周王朝,為什麼在滅亡的時候沒有得到諸侯的支持呢?本篇文章重點分析一下這個問題,看一看為何各路諸侯會在周王朝滅亡的時候選擇袖手旁觀?

各諸侯國打着“尊王攘夷”的旗號,進行兼併活動

首先,各路諸侯之所以尊重周天子,是因為可以打着周天子的旗號對其他的國家進行兼併或者蠶食;這一點最著名的例子,當屬齊桓公打出的“尊王攘夷”的旗號;所謂的“尊王攘夷”就是將齊國與周天子放在同一條戰線上,打出維護周天子統治的幌子。

如此一來,只要與齊國意見不同的國家都是在反抗周天子的統治,可是從理論上來講,各路諸侯國之所以能夠存在,是因為周天子的分封,是因為周天子對於諸侯國地位的承認,因此,反抗周天子的行為是僭越而且大逆不道的。

戰國時代,諸侯國熱衷維護周室顏面,秦武王滅周為何袖手旁觀?

所以,站在與周天子同一條戰線上的齊國,就擁有着對這些國家的討伐權,這種行為從根本上來講有一點類似於三國時代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打着天子的名義,做着對自己國家有利益的事情,這是各路諸侯之所以會尊重周天子的最大因素。

  • 春秋戰國時代,戰爭最忌“師出無名”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也是如此,諸侯國往往會打出尊重天子的名義,來給自己的敵對國家定罪名,畢竟反抗周天子等同於反抗正統統治,然後再通過天子的名義下達對於這些諸侯國的討伐命令,如此便師出有名了。

其實有的人説,師出有名不過是個藉口,確實如此,但是師出有名的這個藉口卻是軍隊作戰當中非常有必要的,放在現在也是,如果毫無理由的就出兵攻打一個國家必定會受到其他國家的討伐,這個討伐可能不一定體現在戰爭方面,但是會變相地變成經濟、行政等各個方面的打壓,如果沒有絕對的實力是沒有國家敢做這樣的事情的。

戰國時代,諸侯國熱衷維護周室顏面,秦武王滅周為何袖手旁觀?

但是師出有名就不一樣了,擁有着正當的理由和藉口就從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上述阻礙的發生,所以,很多時候國家之間的戰爭也是需要師出有名的,就連秦國最終的滅國之戰也是如此,攻打燕國是因為荊軻刺秦攻打韓國是因為鄭國疲秦,這就是所謂的師出有名。

他們從周天子身上獲得攻打其他國家的藉口,也是為了獲得一種出兵的口實,為了戰爭找一個道德的制高點,來提升自己軍隊的士氣。因此,從這一方面上來講,諸侯國比較熱衷於維護周天子的面子,是為後續發動戰爭或者蠶食其他國的領土做準備。

其次,為了不打破諸侯國之間的平衡

雖然戰國時代的周王朝已經衰微到了極致,但是也是擁有一定底藴和領土版圖的,這樣的一個勢力被消滅牽扯到的是非常複雜的利益糾紛,沒有一個國家願意看着其他的國家將其獨吞,所以,既然自身無法做到獨自享有,那麼肯定不會任由其他的國家進行吞併。

因此,在某一個國家沒有絕對實力吞併周王朝時,各大諸侯體現出來的都是對周王朝的保護,目的就是為了不讓其被單獨的某一個國家所佔領,也為後續自己實力提升之後的吞併做準備。

戰國時代,諸侯國熱衷維護周室顏面,秦武王滅周為何袖手旁觀?

在戰國前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於獨自挑戰周朝的統治,因為一旦對周王朝產生不敬的行為,那麼很容易導致其他國家的羣起而攻之,本身影響周王朝統治的行為就是僭越的,周天子可以召集其他的諸侯國對其進行討伐,並且每個國家都在覬覦着周天子腳下的領土,自己得不到又怎麼會容忍其他國家輕易得到呢?

那個時候的周王朝其實是一塊燙手的山芋(吉祥物),在沒有絕對實力的情況下,不會有人願意打破這樣的平衡,它們更願意在一種表面平和的狀態下進行暗地裏的角逐,當實力發展真正達到一個地步的時候,再對周王朝動手。

這其實也是為什麼當秦武王消滅周王朝時,沒有人敢於出兵阻止的原因。秦武王的時候,秦國的實力發展已經相當強大了,經歷了秦孝公,秦惠文王兩代人的改革,秦國的國家發展比其他的國家要更加的穩定,所積累的財富也比其他國家更加豐富。

戰國時代,諸侯國熱衷維護周室顏面,秦武王滅周為何袖手旁觀?

此時的秦國能夠獨自挑戰來自山東六國合縱的威脅,所以,當秦武王出兵滅周時,沒有一個國家敢於觸碰武王的逆鱗,畢竟誰都不願意與絕對強盛的秦國為敵,不願意招致更大的災禍。

畢竟對於那個時候的山東六國來講,不被秦國進攻就已經很不錯了,又怎麼會主動去招惹秦國呢?因此,實力問題是一個巨大的影響因素,當實力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想做的事情所面對的壓力和阻礙就會少很多。

周王朝滅亡,諸侯國能獲得一定利益

而除此之外,周朝在那個時代被滅亡,是能夠給其他諸侯國提供一定的好處的。首先,能夠給山東六國的合縱提供一個藉口;當時秦國國力陡然提升,給山東六國的生存帶來了巨大的危機,它們面對前所未有的壓力,但秦惠文王時代任用張儀採取的連橫政策很好地壓制了六國的合縱,讓它們不僅沒能夠在合作當中獲取利益,反而還受到了損失。

戰國時代,諸侯國熱衷維護周室顏面,秦武王滅周為何袖手旁觀?

  • 周朝滅亡,給了山東六國合縱攻秦的藉口

所以到了秦武王時代,山東六國是面和心不和,像是趙國、魏國等與秦國臨近的國家在秦國發展的過程中受到的損失更多,更加希望能夠合縱攻秦;可是有一些國家本身受到的影響不大,比如燕國、齊國,它們便不願意參加到合縱的陣營當中。

也有的國家因為本身實力的弱小,對合縱有一定程度上的懷疑,擔憂合縱出現問題之後給自己的國家生存帶來困難,比如韓國。所以,那時候的山東六國很難達成一致,而周王朝的滅亡給了它們很好的藉口,讓它們能夠更好地聯合起來對抗周王朝。

戰國時代,諸侯國熱衷維護周室顏面,秦武王滅周為何袖手旁觀?

古代的人們多少是有一些迷信的思想存在,雖説它們本身已經不受周王朝的控制,但是自身的權利畢竟來自於周,像秦國滅周的行為,在其他諸侯國眼中是逆天而行的,在他們的思想中,這樣的國家將會受到上天的懲罰,當此之時,合縱攻秦是最好的時機,所以説周王朝的滅亡能夠給山東六國帶來一個很好的出兵藉口。

如果一旦能夠通過這次的聯合將秦國一舉擊潰,那麼所獲得利益是比表面維護周王朝的統治更加合適的。

周朝滅亡,大國失去兼併弱小國家的藉口

第二給不發達的國家帶去福音;其實對於一些實力發展中等或者比較弱小的國家來講,周王朝的存在,很多時候是其他國家發兵攻打它們的藉口,就像我們上面説到的那樣,齊桓公就是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對比自己發展實力薄弱的國家進行蠶食的。

而且實力發展弱小意味着本身沒有吞併周王朝的可能,所以對於這些國家來講,周王朝的滅亡能夠帶來更大的好處,讓它們從被蠶食的局面當中脱離出來。這就導致在秦武王滅周的過程中,弱小的國家不會出兵支援。

戰國時代,諸侯國熱衷維護周室顏面,秦武王滅周為何袖手旁觀?

山東六國本身整體實力的發展就不如秦國,在其中又有一些國家不願意提供援手,其他國家能夠聚集起來的實力,不一定能夠與秦國相抗衡,如此,又為什麼要去阻攔秦國的行動呢?那樣只會白白給自己的國家增添危機而已。

而且它們在周天子身上所獲取的利益,隨着時代的發展本身就已經是可有可無的,也就是説,就算不能獲得也不會影響到國家的基本生存,如此,它們也不必再做出行動了。

周朝滅亡,各諸侯國趁機成為獨立個體

最後,從時代的發展角度上來看,如果周王朝滅亡,那麼各大諸侯國就成為了單獨的個體,讓它們能夠真正的脱離周王朝的影響,能夠真正的為自己國家的生存和發展謀取利益。因為如果周王朝存在,那麼周天子再怎麼勢力衰微,也是天下共主,多少對於諸侯國的生存和發展是有影響。

戰國時代,諸侯國熱衷維護周室顏面,秦武王滅周為何袖手旁觀?

就比我們上面説到的師出有名,對於強盛的國家來講,可以通過這個藉口對其他國家進行蠶食,可是如此一來,他們也無法真正意義上脱離周朝的控制,因此就必須將出兵的藉口從維護周王朝控制的局面上掙脱出來,真正達到一種自己為自己國家謀取福利的局面。而對於弱小的國家,周王朝的存在,也讓它們無法獨立的面對自己國家的生存危機,很多國家會打着周天子的旗號進行攻擊,也讓它們苦不堪言。

所以真正到了戰國中期時,周王朝的滅亡,對各大諸侯國形成獨立的發展體系是有很大好處的,再沒有了所謂的天下共主,真正獨立之後,各大諸侯國將徹底的走上了自己的發展道路,也才能夠展開後續的諸多變法和行動。所以到了秦武王的時代,周王朝的存在已經不如滅亡更有價值了。

討論
  • 秦武王決心滅周,其他國家不敢阻攔

戰國時代,諸侯國熱衷維護周室顏面,秦武王滅周為何袖手旁觀?

當然,周王朝之所以會被秦國消滅,也與秦武王個人性格有關,秦武王本身是一個比較崇尚武力的君主,對於戰爭有着不同程度的渴望,對於張儀這種通過文治和口舌來發展國家的行為有些嗤之以鼻,他在發動戰爭的時候時沒有太多的後顧之憂。

其實如果是換成秦昭襄王或者秦惠文王的話,他們或許不敢貿然出兵消滅周王朝,但是秦武王因為個人性格以及統治形式的原因,出兵就毫無顧忌了;而正是因為秦武王是這樣的人,他對於戰爭是毫不猶豫的,對於武力也是毫不吝惜的。這就意味着如果真有人敢阻攔秦國行動的話,那麼秦武王勢必會對其進行討伐,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其他國家的行動,為秦國消滅周朝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方便了。

結尾

綜上所述,周王朝之所以會被消滅是有很多因素所導致的,首先,各大諸侯國本身就有徹底脱離周王朝控制的念頭,本身就想從維護周王朝統治才能師出有名的環境中掙脱出來,所以,對於周朝的滅亡勢必會不聞不問。

其次,當時秦國的實力確實已經強盛到了一定的地步,不是其他的國家能夠直接相提並論的,在這種環境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觸動秦國的逆鱗;因為一旦阻攔失敗,那麼周王朝被消滅之後,禍患就會轉移到自己的身上,這是一種得不償失的行為。

沒有君主敢輕易嘗試,再加上秦武王本身就是崇尚武力的君主,睚眥必報是這樣的人的一大性格特點;所以,全力維護周王朝統治的利益時,不如自己安分守己爭取的利益重要時,各大諸侯國也就會毫不猶豫的放棄周王朝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290 字。

轉載請註明: 戰國時代,諸侯國熱衷維護周室顏面,秦武王滅周為何袖手旁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