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星培訓套路多,孩子需要的不是過早的名利場

童星培訓套路多,孩子需要的不是過早的名利場

近日媒體調查發現,一些家長為了實現孩子的“演藝夢想”,一步步掉進了兒童才藝培訓機構和演藝經紀機構聯手設置的高價陷阱,上了當卻投訴無門。許多家長有這樣的遭遇:培訓機構先給出低價課程,讓家長花點小錢獲得超出預期的收穫,產生信任感、放鬆警惕,再拋出更大的舞台、更多的表演機會、更高階的培訓計劃,讓家長心甘情願付出高昂的培訓費。一旦家長們付了錢,所謂表演機會、播出鏡頭也就成了一個泡沫幻影。

從旁觀者的角度看,這是一個典型的釣魚套路,先放餌、再收杆,許多網絡詐騙都有類似情節。套路如此明顯,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人義無返顧地栽進坑裏?是因為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太急切?還是童星培訓的陷阱被“獵人”們偽裝得更精巧?又或許是監管力量太薄弱?恐怕,這三個原因兼而有之。

所謂童星培訓,本來應該是指針對孩子的藝術培訓。許多家庭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便選擇送孩子上各類興趣班,學習繪畫、舞蹈、書法等,當孩子在這些方面表現出特別的興趣或專長時,家長們便不免希望這些才藝可以成為變成孩子成長路上的“加分項”。更有一部分家長,渴望在孩子身上直接發掘“童星”“童模”的利益價值,於是,藝術培訓便分出一條“童星培訓”的路子。

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2-12歲參加各類藝術培訓的少年兒童每年超過1億人次。2016年,童星培訓市場規模就已經超過了400億元,預計到2023年,這個市場將達到1161億元。這組數據的背後,還有另一組數據,頂級童星的出場費高達百萬,普通的童星,出場費按名氣大小几萬到幾千不等。而為童裝拍照的童模,一個月收入兩三萬元,紅一些的一年可以掙一套房。當初被人發現在拍攝現場踹孩子的妞妞媽媽,就是一個讓孩子做童模表演已經有些走火入魔的母親。而在浙江湖州織裏,這樣的童模還有上千人,他們在父母或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帶領下,以童星為夢想,以掙錢為直接目標。

童星培訓套路多,孩子需要的不是過早的名利場

兩組數據交織在一起,就構成了一片赤裸裸的慾望之海,如此,不難理解“童星培訓”為什麼如此火熱又混亂了。無論是哪一個演藝市場,資源都意味着權力,機會就等於利益,所以,所謂“高價培訓”,昂貴的不是“培訓”,而是成名的機會。那些“高價培訓”無不是以“演出、出鏡”為誘餌,而高價學費的“最終歸宿”,也就進了培訓機構、經紀公司、影視製作公司、視頻播出平台等的口袋。

當然,市場中並非沒有正規的培訓機構和經紀公司,但在欠缺監管的市場中,難免會泥沙俱下、良莠不齊,甚至導致劣幣驅逐良幣。有些節目外包公司,公然在沒有辦學許可證的情況下,以才藝培訓為名招生;有些犯罪分子,把邪惡的目光盯在了孩子身上,以招聘童星為名猥褻兒童。比如,2018年被判處11年有期徒刑的蔣成飛,就是虛構身份,謊稱招聘童星,猥褻兒童達31人。因此,教育機構、市場監管部門在面對以兒童為對象的培訓市場時,要主動出擊,規範行為,問題單位實施重點監督,既不可放任自流,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孩子需要的是藝術教育、興趣專長,而不是過早的名利場。在如火如荼的造星過程中,有人觥籌交錯、有人盆滿缽滿,但可否有人問過那些孩子,這樣的方式他們真的喜歡嗎?

(此文章轉載自人民日報客户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74 字。

轉載請註明: 童星培訓套路多,孩子需要的不是過早的名利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