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風雲變幻,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每一個歷史節點都會湧現出一批豪雄俊傑,不同國土的歷史總會有着出奇的相似。當我們深入瞭解日本戰國時代的英雄人物——織田信長時,他的深知酌慮不禁會讓我們聯想起同樣是三國時代的英雄人物——曹操。
織田信長在很多方面很像曹操
談起兩人的家世背景,一個是尾張國的少主,一個是官宦世家的子弟,並且兩人都出生在一個禮樂崩壞的時代。當時日本正處於諸侯割據爭霸,以下制上,中央失去權力,各地諸侯蜂擁而起的戰爭年代,日本應仁之亂使得上級的權力逐漸分化,誰都想在其中分一杯羹,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尾張國的鄰居——美濃國的大名齋藤道三,硬生生地從一名商人利用暗殺和結盟一步步成為美濃國的真正統治者。而東漢末年也是同樣的動亂,十常侍亂政、黃巾之亂以及董卓奪權,相繼之後出現的便是“英雄出亂世,州牧掌實權”。
織田信長與曹操都在如此的環境下成長,使得他們有了不同於常人的想法,他們都不屑於遵守當時的禮法,隨心隨欲,以致於織田信長一身破爛被當時的人笑稱為“尾張的大傻瓜”。兩人雖都是世家子弟,但與同時代的諸侯相比,還是遜色不少。織田信長成為家主時頂着所有人的反對,尾張也剛剛從之前與美濃的一次戰敗的陰影中走出來。曹操從京城逃出來時只有一劍一馬,後來雖有父親資助招兵買馬,但也只有幾千之眾,與袁紹袁術兄弟相比,也只不過是他們的一個零頭。
兩人雖然創業艱難但也都終成霸業。官渡之戰曹操稱霸中原,挾天子以令諸侯,天下九州得其六。而織田信長滅今川得美濃,天下布武幾乎統一了當時的日本。在選拔人才方面,兩人也都是唯才是舉,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能有如此想法着實不凡。雖説成就如此,但二人也皆是大業未成身先死,最後都是被臣屬得了成果。
織田信長不如曹操
1、格局方面
織田信長與曹操的經歷雖然出其意料的相似,但是跟曹操相比卻是少了幾分味道。就霸業成就來説,織田信長所面對的挑戰遠不及曹操,單論國土面積和統轄兵力,織田信長與曹操相差甚遠。與中國的三國時代相比,日本的戰國時代就好比“部落衝突”,統一千兵與統一萬兵,其難度不在一個層次,由此也可以説明曹操的格局要比織田信長大得多。
其次,二人的霸業難度也體現在其道義上。織田信長在當時也算是日本的一方諸侯,應仁之亂也過去了很久,人們對於當時諸侯爭權的事也見怪不怪。而對於曹操來説,難度就要更大了,雖説諸侯爭霸,但當時大家對諸侯稱帝的事情都是羣起而攻之,在人們的認知中天下還是東漢的,就連跟隨曹操幾十年的謀臣荀彧都是反對曹操稱帝的,可見在道義上,曹操想成就霸業的難度更大
2、情商方面
談起情商,兩人在任人方面略有大同,但仔細考究卻是相差甚遠。織田信長更像是一位暴君,殺戮無情,不論是對自己的手足還是跟隨自己多年的家臣,只要不符合自己的心意,都要斬草除根。隨性的性格讓人摸不透他的心裏在想什麼,使得給身邊人不會帶來更多穩定的氛圍,這也為日後的本能寺之變埋下了隱患。雖説對人才織田信長從來都是唯才是舉,但終究只是”三分鐘熱度“,待人薄情,包括他的心腹豐臣秀吉,對於敵人就更不用説了。
而對比來説,曹操的人情味卻更重些。為招納關羽而驅馬送袍,亂軍之中也未曾暗箭傷趙雲,雖被罵的惡貫滿盈但依然對陳琳讚賞有加,曹操的愛才是不分敵我,不分尊卑的。由此可以看出,曹操更能深得人心,能夠在臣下之中立下威望,也是因於此,典韋死保曹操而戰死宛城,得一代名將曹真,能與孔明博弈。
3、才華方面
4、結局方面
織田信長與曹操的結局可以説都是他們的性格所致。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使得他能在董卓帳下死裏逃生,救過自己很多次,但最後因未聽華佗的建議而死於疾病,但也算是得了善終。織田信長的結局讓他自己也是出乎意料,戎馬一生未死在戰場卻死於自己手下人的謀反,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成了別人一統大業的嫁衣,而究其原因也在於其對屬下的薄情所致,使得織田信長與其部下更多的聯繫是因為利益,隨性的性格使得他和屬下的關係並不是很和睦,也因此落得如此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