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龍投靠過公孫瓚、袁紹,為何後來至死忠於劉備

很多人會説,常山趙子龍忠義雙全。認定劉備劉皇叔,扶漢討逆,一心無二。但這個是戲文裏的詞。
回到沒有被藝術加工過的歷史情節裏,趙雲原本常山一豪傑,亂世當中,帶着人馬投奔劉備的老同學公孫瓚,卻總不受待見。偶遇劉備,惺惺相惜,後兩人分別離開公孫瓚,一個出去創業,而另一個卻賦閒在家。
趙子龍投靠過公孫瓚、袁紹,為何後來至死忠於劉備
後趙雲又帶了一幫人馬欲投袁紹,卻在鄴城與劉備相會,後一直跟隨劉備。説明趙雲並非像高順那樣從一而終,他是個擇主而事的人。但擇主而事並不能説明趙雲不是一個忠義之人!但是什麼原因讓趙雲對劉備如此死心塌地?因為當時如果投奔曹操,曹操必然也會善待趙雲,可趙雲選擇了劉備。這背後大有原因,聽我一一道來。
東漢末年是豪強地主門閥士族控制的社會,所有的當時的高官厚祿都控制在門閥的手裏。底層平民是永無出頭之日的,然而機會還是出現了的。那就是黃巾起義,掃平黃巾的戰爭中,因為漢靈帝一道詔書,允許小地主們自己組織武裝討逆,事後因軍功封了很多平民出身的武將。其實待遇也不高,就是個縣公安局長、武裝部長這一類的基層小官。劉備就是因為這道詔書,才有了出頭之日的。
趙子龍投靠過公孫瓚、袁紹,為何後來至死忠於劉備
門閥的第一次反撲,就是黃巾被平之後漢靈帝想賺錢的另一道詔書,即所有因軍功獲賞的官職,全部要接受測評。測評不過關的,全部辭退,也就是説要交錢。而負責測評的這個官職叫督郵,劉備鞭打督郵,棄官而走,就是因為這事。
本來事到這劉備的故事也就結束了,然而,劉備的同學公孫瓚的另一個政策,讓劉備再次東山再起。公孫瓚在幽州大搞人事制度改革,公孫瓚非常看不起那些世襲子弟,把他們紛紛趕下台,任用了一大批普通老百姓家的子弟。可能是因為新制度,大家都有激情,所以公孫瓚的事業開始蒸蒸日上。劉備當然選擇投靠公孫瓚了,而出身平民的趙雲也選擇了投靠公孫瓚。
趙子龍投靠過公孫瓚、袁紹,為何後來至死忠於劉備
但是公孫瓚並不喜歡這個趙雲,總是不能推心置腹,所以總是刁難趙雲。趙雲那麼忠義,又能打,還是自己帶人投奔公孫瓚的,公孫瓚赫赫有名的白馬義從裏三分之一的力量是由趙雲帶過來的。那問題出在哪裏?説白了,八字不合!公孫瓚氣量不大,身邊搞一幫子平民,作為貴族出身的他是非常有優越感的。但豪傑趙雲身上自帶的那股俠氣和匪氣,是公孫瓚如鯁在喉的。
然而劉備則不同,同樣出身平民的他,沒有領導架子,藏心術又用得如火純青,對誰都客客氣氣的,身邊站着同樣出身平民的關張,這親和力很快俘獲趙雲。再講一講自己的志願,趙雲一下子就成了劉備的小迷弟。
趙子龍投靠過公孫瓚、袁紹,為何後來至死忠於劉備
孔融北海被圍,派太史慈搬救兵,太史慈找到平原令劉備,説孔聖人後代特派我向你借兵。劉備因為這個謊言,借兵三千救孔融,得到天下美譽,大大提高了知名度。並且得到了一個更大的機會,那就是孔融向陶謙推薦劉備,曹操攻打徐州的時候,陶謙向劉備發出求援信,劉備救陶謙。劉備的名氣和實力就越來越大,後面還三讓徐州。但另一個平民出身的人搶了劉備的徐州,那個人叫呂布,但是他屈身權貴,為了成功無信無義。雖然三國武力排行榜第一,卻最早出局。
後被曹操打回原形的劉備拋妻棄子,投奔袁紹後,在鄴城偶遇又帶了一竿子人馬準備投奔袁紹的趙雲。趙雲和劉備一聊,劉備説,別看袁紹人多,這人心眼小(外寬內忌),遲早要被曹操幹掉。前幾天我派人去和荊州劉表聯絡,準備找機會投奔劉表去。趙雲一看偶像既然都不願跟袁紹,那我還跟袁紹個屁啊。不如直接就跟偶像混得了,劉備名氣那麼大,眼光那麼準,關鍵對我那麼信任那麼好。得到這樣一個主子,我又有何求呢?
趙子龍投靠過公孫瓚、袁紹,為何後來至死忠於劉備
事實證明劉備能出頭真是及其難得的。在一個等級森嚴的門閥社會,一個平頭老百姓,靠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支撐,在一次次非常渺茫的機遇裏求生存求發展。他自然就有這個光環和魅力吸引着很多同樣出身平民心存志向的人對他不離不棄。
而第一輪被淘汰的還有袁氏兩兄弟,四世三公,正宗門閥頭子。淘汰之後,大家就開始各顯其能,實力説話了。而此刻劉備終於迎來了自己最終的機會。而趙雲前半生跟着劉備,的確是職務越升越高,生活待遇越來越好,心情舒暢。正之所謂主僕相得!
圖片來源於網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99 字。

轉載請註明: 趙子龍投靠過公孫瓚、袁紹,為何後來至死忠於劉備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