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何以忘憂,何以振奮,運動,或許是答案之一。今起,我們推出“體育之育”系列稿,講述孩子們“我運動,我快樂”的故事,以及體育育人的意義。
上海,有一塊專屬於極限運動愛好者的聖地——楊浦區新江灣城SMP滑板公園。近日,新民晚報記者走訪了這座備受年輕人喜愛的體育公園,在親身感受極限運動激情的同時,也瞭解了一羣喜愛極限運動的孩子。他們的年齡、性格各有不同,但感受卻如出一轍——生活,因體育而改變。
圖説:楊浦區新江灣城SMP滑板公園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從“我怕”到“我來”
這幾日的上海異常悶熱,但SMP滑板公園內,依然有不少人趁着梅雨季難得的晴朗前來一展身手。滑板公園3月底重新開放,目前仍採取預約限流。公園負責人徐榮亮透露,場地重開後最大的感受,便是大家的熱情更高了,“以前裏面比較安靜,現在呼喊聲越來越響。”
圖説:進公園之前必須先進行消毒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徐榮亮所言不假。在距離大門最近的BMX小輪車場地裏,王海利教練正指導小學員們練習技術,一聽有媒體來採訪,幾個10歲左右的孩子馬上興奮起來:“教練,讓我們來露一手吧,這可是大好的機會。”看着那幾個忽上忽下的身影,王教練笑着“爆料”道:“他們剛來這裏的時候,説的可不是‘我來’,而是‘我怕’。”
大約2年前,王海利在場地邊第一次遇到這羣孩子。“當時他們大都躲在父母身後,眼裏透露着抗拒。”據他回憶,有幾個孩子連自行車都不願意上,不停喊“我怕”。“這很正常,每項運動都需要一個過程,關鍵在於引導。”為了讓孩子們克服心理陰影,王海利想了不少辦法,他用播放動畫的形式,讓學員瞭解小輪車的樂趣;通過遊戲和分隊,激發好勝心;用鼓勵代替批評,不停灌輸“跌倒沒關係,只要站起來再嘗試就是好漢”的理念。
圖説:小小少年也熱愛極限運動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王海利感嘆當教練這些年,最大的收穫不是培養了多少選手,而是讓孩子們有了戰勝困難的勇氣。
從“不爭”到“要贏”
高高的身材、沉穩的氣質配上陽光的笑容,如果不是腳上穿着的輪滑裝備,記者很難將文質彬彬的鄧思瑾與極限運動聯繫起來,但只要一下到場地,他純淨的眼神裏,便透露出堅定和自信。“我以前話不多,朋友也不多,玩了直排輪以後,個性和處事方式,才有了一定的變化。”這個大男孩撓着後腦勺説道。
圖説:正在練習的玩家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用鄧思瑾自己的話説,他是個“佛系男孩”。“以前在學校的時候,只要考試成績不差就行了,其他都無所謂。”“與世無爭”的日子裏,他無意間看到了一個直排輪滑的視頻,從此入了坑。“那時候週末也不出去,沒什麼活動,就想着用它來消磨時間。”可能是天賦使然,鄧思瑾很快學會了基本技術,便想着去滑板公園挑戰一下自我。“剛來的時候也是一個人滑,後來有同場的朋友主動搭訕,慢慢就熟悉了,有時也會暗中較勁。”在朋友下場滑行時,鄧思瑾總會在高處專注地看着,不時拿出手機拍攝,“可能接觸的人多了,話也多了,內心的勝負欲就被點燃了,看到好的動作,就想着要拍下來研究,爭取以後帥過他們。”
圖説:躍起在空中的那個瞬間最是令愛好者着迷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因為疫情的關係,鄧思瑾前幾個月都沒有碰過直排輪。他坦言自己最享受的,就是躍起在空中的那個瞬間,“我現在最大的目標,就是爭取早日恢復當年之勇。”(新民晚報記者 陸瑋鑫)
場外音|體育與教育
上週遇到一位球友,曾是企業中層,但不久前辭職,去了一所小學擔任體育課教師,主授足球。問他為什麼放着穩定的企業工作不幹,要去當個“孩子王”?愛球的他解釋:自從當了爸爸後覺得,讓孩子通過體育運動增強抗壓能力,理解團隊精神,學會有所擔當,是更有意義的工作。
圖説:足球少年也在運動中成長 資料圖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朋友説,每次上足球課,看到孩子們綻開笑靨跟着球跑,就是自己最大的收穫。而這種快樂,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曾經歷。這一代孩子,尤其是城市裏的孩子,物質生活豐富便捷,卻提前揹負學業壓力。家裏,是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兩代人圍着自己轉,到了學校,則面對如何與老師、同學相處、如何適應各種壓力的挑戰。而這裏面,一度被弱化的體育課其實是可以扮演重要角色的。
圖説:參加新民晚報杯暑期中學生足球賽的少年們 資料圖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今年全國兩會上,中國籃協主席姚明從自己作為運動員和管理者的經歷出發,在《體教融合不能忽視人格塑造》的發言中提煉出觀點:“沒有體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離開教育的體育是不牢固的。”體育,是健身、是強體,更是教會孩子有擔當、有責任的育人途徑。無論從事哪項運動,都需要汗水和努力才能換來成績;無論參加哪項比賽,都需要融入團隊和相互理解才能實現目標。從事體育運動的孩子,會建立更積極的人生態度,能應對更強大的壓力和挑戰。體育,讓孩子一生受益,使得一代人的價值觀積極向上,為整個社會進步提供持久動力。(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