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讀史|真實的楊家將:一個受到嘉獎的“貳臣”

由 慕容亦凝 發佈於 經典

"

“楊家將”故事裏,有一位楊四郎,是楊令公第四子。在宋遼“金沙灘之戰”中,因奸臣潘仁美不加救援,楊門八子戰死的戰死,失蹤的失蹤,只有楊六郎一人全身而歸,楊四郎則被遼人俘獲,蕭太后見他長得一表人才,又有一身好武藝,愛才心切,便將公主許配給他,招為駙馬。十五年後,楊四郎過關探母,助宋破遼,與家團圓。這個故事,被京劇及眾多地方戲編為《四郎探母》。

“楊家將”傳奇其實是後世底層文人虛構出來的故事,始見元代雜劇與明代評書小説。但按《宋史》的記載,楊業的七個兒子,除了小兒子楊延玉隨父戰死沙場之外,其餘六子皆得善終, 既未戰死,亦未被俘。

不過,楊四郎有歷史原型,這個歷史原型便是景德元年為促成宋遼“澶淵之盟”做出很大貢獻的王繼忠。

王繼忠為宋真宗藩邸舊人,自幼與趙恆相識。

真宗即位後,王繼忠迅速得到升遷。鹹平六年(1003)四月,遼軍進犯宋境,圍攻王繼忠駐防的定州(今河北定州),定州路駐泊兵馬行營都部署王超命王繼忠率一千五百名步兵偵察敵情,結果被遼軍發覺。王繼忠部被圍困在定州望都(今河北保定),而王超卻拒絕支援,致使王繼忠部全軍覆滅,王繼忠本人被俘。

當時宋真宗與朝中大臣,都以為王繼忠已經陣亡。真宗非常傷心,下詔追封王繼忠為大同軍節度使,給王家送了非常優厚的撫卹金,又恩蔭王繼忠的四個兒子王懷節、王懷敏、王懷德、王懷正為官。

次年,景德元年(1004)閏九月,遼國蕭太后大舉興兵南侵, 宋真宗決定御駕北上親征。正當這個時候,真宗收到一封從遼營中輾轉送來的密信,寫信人正是王繼忠。王繼忠在信上簡略説明了一年前他戰敗被俘的經過。

宋真宗這才知道原來王繼忠並未戰死,而是被遼人所俘虜。王繼忠被俘後,蕭太后得知他是宋真宗藩邸舊人,沒有殺他,而是招為己用,授予户部使的官職,又“以康默記族女女之”,將一名契丹貴族女子許配給他為妻;“繼忠亦自激昂,事必盡力”,表示將盡心效忠遼國。

王繼忠這個經歷,跟雜劇、小説中的楊四郎非常相似。想來楊四郎的故事便是根據王繼忠降遼的史實演繹出來的。

這次王繼忠給宋真宗寫信,是為了説服真宗跟遼國和談。宋遼兩國由於存在歷史宿怨與領土紛爭,一直互有徵戰,但在戰爭中誰都討不到好處,反而需要為此承受沉重的成本。到了宋真宗、遼聖宗那一代,應該説,雙方都有了厭戰之心,都希望與對方訂立永久的和平。因此,儘管遼聖宗此番大舉興兵南下,但同時又接受了王繼忠的提議,通過私人渠道向宋朝表達了和談之意。

宋朝這邊,真宗皇帝儘管在宰相寇準的堅持下,決定御駕親征,但他內心深處,其實更加渴望和平。只不過,雙方雖有求和之心,卻由於兩國既未建立正式的溝通機制,也缺乏基本的政治互信,和平談判便無從開始。這個時候,歸順遼國的真宗藩邸舊人王繼忠,由於其身份的特別,既是宋真宗的親信,又得到遼主的信任,便成了最合適的連接宋遼高層通信的中介。

在接到王繼忠的密信之後,宋真宗雖然沒有如王繼忠所請,馬上派遣使者赴遼營議和,但還是很快覆信,交待王繼忠:可向遼主轉達宋朝亦有“偃革”之意,歡迎共議和談之事宜,若遼方“果有審實之言,即附邊臣聞奏”。這裏的“邊臣”,指與王繼忠私交不錯的莫州將領石普。

於是,在景德元年宋遼大戰的過程中,兩國一邊在前線廝殺,一邊又通過王繼忠—石普這一私人渠道,保持着最高層的間接通信。

在宋朝正式遣使抵達遼營談判之前,宋遼雙方停戰議和的願望,以及怎麼和談的細節,都是靠王繼忠—石普這個私人渠道來溝通。可以説,如果沒有王繼忠從中牽針引線,未必就有後來的“澶淵之盟”;即使“澶淵之盟”最後可能會簽訂,但進展肯定也不會那麼順利。

王繼忠也因為促成“澶淵之盟”有功,受到宋遼雙方的一致褒獎。對王繼忠留在宋朝的家人,宋政府也給予厚恤。按宋人筆記,“景德入寇,繼忠從行,乃使通奏,先導欲和之意,朝廷始知其不死,卒因其説以成澶淵之盟。……子孫在中朝官者,亦甚眾,至今京師號陷蕃王太尉家”。

我們想一想,遼國國主給王繼忠“授以官爵,為其婚娶,大加委用”,還可以理解,畢竟王繼忠已歸順大遼,且表示效忠北朝,“事必盡力”云云。

但宋朝對王繼忠加以褒獎,又優恤其子孫,則多少是對正統的“盡忠”觀念的挑戰。因為王繼忠作為宋朝將領,未能戰死於沙場,卻投降了遼國,顯然是投敵變節,按正統的觀念,無疑屬於“貳臣”之列。對於貳臣的親屬,不殺已是天子隆恩,怎麼可以給予優恤?

元明清三朝文人編造“楊家將”故事,大概也覺得楊四郎的降遼之舉,實在對不起楊門忠名,所以又給補上了“過關探母,助宋破遼”的情節,以成全楊家將“忠孝雙全”之名。

然而,這只是後世文人的看法,宋人未必也是這麼想。宋時,人們對於王繼忠的評價,可以參見王曾《王文正公筆錄》 記述的一段話:“繼忠為人有誠信,北境甚重之,後封河間王。彼土人士或稱之曰:古人盡忠,止能忠於一主,今河間王南北歡好,若此,可謂盡忠於兩主。然則繼忠身陷異國,不能即死,與夫無益而苟活者異矣。”

這段話體現了當時人對王繼忠的兩個評價,

宋人後來幾次提及王繼忠事,也都是將其當成正面的例子拿出來宣講的。換言之,在宋人觀念中,王繼忠協助宋遼兩國實現百年和平,這也是“忠”的表現。

將宋人對王繼忠的評價跟明清文人對“楊家將”故事的改編略加比較,我們會發現,宋人的觀念無疑更為開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