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數千年的發展史,也是數千年的成長史。
在和平與戰爭的發展過程中,慢慢有了“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宣言。這似乎了給使臣一塊免死金牌,保證使臣在古戰爭中來回穿插,遊刃有餘。不少使臣藉此大放異彩,甚至決定了戰場勝敗、國家興亡。
可是,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真的具備決定意義麼?古戰爭中對於使臣又有着怎樣的看法和態度呢?讓我們揭開歷史的迷霧,細細的窺探下吧。
01 春秋亂世的戰爭規則
夏商周之後,便是春秋戰國。而春秋戰國又可以稱得上是華夏曆史上一段分裂時期。相比於其它的分裂時期而言,春秋戰國的分裂時間要更長,從公元前770年一直持續到公元前221年。
縱觀整個春秋戰國時期,都在尊崇俠義精神,也就是我們常説的士為知己者死。在這樣一種風氣和精神的塑造之下,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春秋戰國時期的紛爭不斷,尤其是在戰國時期。
而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官方宣言”,正是發生在那一段時間裏面。
外交使節的不可侵犯性
在春秋戰國之前,就有着對應的外交使節,不同的使臣來回穿插於不同的領地,談談心,交交朋友,通過語言的魅力來達到國、家軍事政治等多方面的目的。只不過在春秋戰國之前,並沒有明確的文字約束,也沒有明確的對使臣的全方位保護,即便有約束,也很難查詢。
外交使臣這四個字以及這四個字背後所擁有的概念,其實在古羅馬時期、古中國時期都有着對應的制度和條例。使臣擁有着部分特權,他們在出行、他們在向首領彙報任務、彙報任務完成之後需要回復某些消息時,都有着一系列的規章制度。
而在當下,流傳最廣的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則是發生在楚國,齊國,宋國三個國家之間。那麼我們來看一下,具有明文規定的保護使臣對應的官方宣言,究竟是怎麼得來的吧。
1.申舟出使,揭開帷幕。
鄭昭宋聾,晉使不害,我則必死。
楚莊王曾經派遣使臣出使齊國,相互之間鞏固一下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只不過因為楚國和齊國的地勢原因,導致臣子們出使齊國必須過宋國。
於是楚莊王對申舟發佈了最後的一條命令,這也是申舟領到的最後一條命令,因為自此開始申舟的命運已經不在楚國的手中,也不再齊國的手中,而是在宋國的手中。
申舟説:我和宋國有仇,咱們走他那邊的路,但是不要給他們彙報。
這也就有了開篇引用的那句話:我們這樣做不地道,宋國一旦反應過來,我必然會死無葬身之處。
在這裏需要點明一下:在諸侯國時期、春秋戰國時期,儘管領土名義上説是周天子的,但是私下裏內鬥得非常厲害。如果經過人家實際控制土地,然後不對實際控制土地的主人交代一下,是國家的莫大恥辱。
正因如此,申舟説出了自己的疑慮。
2.楚莊王保證,卻狠狠打臉。
你若死去,我為你報仇。
楚莊王聽到申舟的言論不以為意,畢竟弱小的宋國很難向強大的楚國叫囂,於是楚莊王説:放心大膽的去吧,如果出了事情我將會為你報仇。
申舟見事情沒有挽回的餘地,只能把自己的孩子託付給楚王,大踏步而去。
往不假道,來不假道,是以宋為野鄙也
這件事情説大不大,説小不小,畢竟當時的眾諸侯也不敢對楚莊王怎樣,但是在這個可大可小的事情當中又有了一個新人物,他叫華元。
華元説:楚國使者經過咱們這邊,卻連聲彙報都不打,這不是把咱們這邊當做楚國的後花園了嗎?如果不殺掉他,怎樣能夠樹立國威?
宋昭公一聽,言之有理,於是出兵滅了申舟。
3.楚莊王的怨氣。
投袂而起,履及諸庭,劍及諸門
楚莊王向申舟保證:能保他平安,可事實卻並沒能保證,非但沒能保證,還直接被宋昭公派出來的人給斬殺了。
對楚莊王來説,是一件非常丟面子的事情,既然丟面子,那就得抓緊時間為申舟報仇。
除此之外,還與申舟本身的地位有關。在楚莊王時期,申舟在楚國的地位之大常人難以想象。因為申舟是楚文王的後代,春秋時期楚國的左司馬。就這樣一個身份地位,在任何朝代當中都屬於如日中天的人物。
宋楚之戰引出使者之爭
每一次回顧歷史,看到宋國直接把楚國的使臣殺掉,總會驚愕萬分。宋昭王究竟有什麼膽子和能耐,他又有怎樣的靠山感,敢和楚國這樣面對面硬剛呢?
當我們回顧歷史,尤其是系統的回顧春秋戰國諸侯之間的關係時,就會發現:宋昭公是有靠山的,而且這個靠山實力不可小覷,就是晉國。
1.晉國的退縮。
宋國的想法不不錯,本身晉國和楚國兩個國家就可以相互較量一下,再加上當時的地勢原因,如果楚國長久的圍困宋國,那麼糧食供給會出現大問題,只要晉國能夠派兵來救援宋國,那麼楚國必然會撤兵。
但是當時的情況又有那麼一些特殊,因為晉國剛剛被楚國打敗,打敗的年限為一年。也就是説,一年之前楚國已經把晉國擊敗了,這個時候的晉國心裏還有陰影,他們不願意為了宋國在讓自己的子嗣去拼命。而且,晉國更害怕的是:如果這一次再輸給了楚國,恐怕在中原逐鹿的時候就沒有晉國的話語權了。
2.宋楚之間的膠着。
宋人易子而食之,析骨而爨之
楚國這一次發了力,直接把宋國的都城給圍住了,而宋國都城內人多糧食少,慢慢成為一個大問題。
在當時,圍困之日越來越久,甚至一眼望不到頭的時候,宋國徹底崩潰,軍心渙散,而且出現易子而食的場景。這一段時間對於宋國來説非常難熬,但是楚國也好不到哪去。
因為楚國長途跋涉,圍困宋國的都城,四周沒有糧食的前提之下,只能源源不斷的從自己老家運送糧食。可是運送糧食中途的損耗以及圍困城池時所耗費的物資慢慢讓楚國也吃不消了。而楚國這個時候也害怕自己圍困宋國時間長久之後,晉國或者其它國家會趁機敲打自己一下。
3.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簽訂。
在宋楚之爭長達幾個月之後,楚國想要撤退,而宋國再也堅持不住。在這個關鍵時刻,華元又一次站了出來。
華元走到楚國的大本營,明確表示現在姿態:宋國已經到了即將滅亡的時刻,國內也出現易子而食,用骨頭來起火,崩潰只在一線間。如果楚國願意和宋國簽訂友好協約,宋國願意給楚國大量的補償。可如果楚國想要佔領宋國或者讓宋國簽訂城下之盟,宋國寧願亡國,也要和楚國作殊死搏鬥。
楚國表示退軍三十里和宋國進行和談,而此次戰爭也伴隨着簽訂協約而徹底結束。
02 斬使以示威登上歷史舞台
我們經常能聽到: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和槍打出頭鳥這樣一些完全相對立的俗語或者俚語。同樣的道理,像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也是一個樣子,在它的旁邊也會有一個完全相對的俚語,並且以此來反駁:兩國交戰不斬來使。
而這個反對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俚語,就是斬使以示威。
簡單講的話,就是通過斬殺這個使臣來確定自己的威信,來讓自己的所作所為服眾,來讓自己的做法更具有影響力。
1.《滿江紅》的經典引用。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滿江紅當中,這句話的知名度非常高,而在這句話中所描述的場景,其實就是斬使以示威的經典案例。
東漢時期,匈奴和漢帝國的關係非常緊張,時有時無的就要打上一仗。
而匈奴對於漢帝國的將軍以及血脈的傳承非常看重,所以經常會招一些投降的士兵將軍,通過他們繁衍子嗣來獲取更加優良的血脈。
當匈奴大軍團團圍住耿恭的軍隊時,使臣也依次前來,並且告訴耿恭:只要你現在出城投降,我們就會給你一個王的稱號,還會給你很多女子。
而耿恭拒絕了誘惑,直接把使臣殺掉,掛在了牆頭上。這一下子引起了極大的騷亂,因為在任何一個情況之下殺掉對方的使臣往往就意味着和對方展開殊死搏鬥,已經滅了自己的後路。士兵們一見生存無望,只得奮勇殺敵,希望能拼出個春天來。
不久之後,漢帝國的其他大將軍奉命前來,解救耿恭,由此流傳出一段佳話。
2.蒙元折鞭之處。
元朝揮軍南下與宋朝名將在釣魚城展開殊死搏鬥,而這一次搏鬥直接關係到了宋帝國未來一段時間究竟是生存還是團滅?
蒙元和匈奴一樣,採取了招降的方式,通過使臣勸解王堅,希望王堅能夠開門投降。
王堅在看到那個使者之後,直接把他推到了閲兵場,並且當眾斬首示眾。
王堅此舉第一樹立了威信,第二已經明確表態,和所有的士兵同生死共進退。而這樣一個城池,竟然能夠堅守三十年,極大地阻撓了蒙元向南宋的碾壓。
3.斬使以示威的三國。
古代將士們在極端情況下也會採取斬使以示威的方式,只不過斬使以示威這樣的一個詞語正式出現的時間要比絕大多數人想象的早一些。
瑜曰:斬使以示威
這件事情如果從頭來講實在是太複雜了,簡單説:曹操通過使臣和周瑜聯繫,只不過和周瑜聯繫的這個時間節點非常微妙,周瑜害怕別人懷疑或者出於其它目的,直接把這封書信扔在了地上。
緊隨其後終於説道:斬殺使臣。魯肅覺得不妥,於是又把兩國相爭,不斬來使,這句話搬上台面。
而周瑜以斬使以示威反駁魯肅所説出來的名言,當然至於這句話究竟是誰最開始説的,最開始的時候又是如何轉變的,不得而知,只不過周瑜説的這句話頗為知名。
03 不斬使臣的背後意義
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為什麼在古代戰爭當中,使臣所起到的作用極大?甚至能夠關係到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呢?既然這個使臣的影響力這麼大,那麼直接把這個使臣滅掉,是不是可以極大的削弱敵方實力呢?
使臣究竟是怎樣擁有這個免死金牌的?兩國交戰不斬來使背後又有着什麼樣的秘密呢?
1.使臣屬於稀有資源。
和大家想象的不同,古代的使臣往往屬於稀有品種,而且一個國家當中如果有2~3位頂級的使臣,就已經是了不得的事情了。
大家看過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些經典刊物,比如毛遂自薦。一個人挽救了一個國家的危機,當然在後期的時候毛遂下場比較慘,可是在毛遂當使臣的時候,的確發光發熱,幫助一個帝國續了命。
這樣的故事非常多,在歷史上我們會發現:一些使臣能夠憑藉着三寸不爛之舌攪的天色大變,之前的朋友變成敵人,之前的敵人變成朋友。
諸葛亮舌戰羣儒也屬於使臣的一種優秀表現,能夠看得出來,使臣最起碼口才好,思維敏感,而更多的時候它能夠改變一個國家的戰略方針,能夠改變一個國家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方向。
2.使臣代表的是國家。
我們在談論使臣的時候,總會在使臣前面再添加兩個字,叫做外交使臣。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認為:任何一個使臣,他永遠都不是代表個人的,尤其是他穿着對應的禮服,拿着對應的禮節,帶着對應的禮品前往一個國家,他所代表的是整個國家的尊嚴,代表的是整個國家的面貌。
如果説這個使臣卸下自己的衣服,那麼和這個使臣為難,也僅僅是和這個人為難而已。可是如果這個使臣代表的是這個國家,一旦和這個人為難,就意味着和這個國家為難,這個時候不經意間就有可能引發一場混戰。
比如楚國和宋國的那一次膠着戰役,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使臣絕對不是輕易敢惹的存在。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往,往往會把整個國傢俱體化形象化或者弱化,把國家託付在一個使臣身上,這個時候的使臣也需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可以丟臉。因為這個時候丟的臉不是自己的臉,是整個國家的臉。
3.做事留一線,日後好見面。
大家會發現,使臣能夠發光發熱、能夠擁有較大影響力的絕大多數情況,都是在一個相對亂世的狀態。
因為在盛世的時候,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地位基本確定,某一個國家強,某一個國家弱,那麼使臣也需要表現出對應的姿態,他們沒有太多的可發揮餘地。
而在三國亂世、五代十國、春秋戰國時期,各種各樣的使臣都有,他們眨眼之間甚至能夠形成縱橫聯合之勢,形成一股又一股龐大的勢力,這些勢力能夠直接指揮或者間接指揮一個又一個的諸侯國。
我們以春秋戰國為例,春秋戰國絕對不是七個國家,事實上還有很多很多小的諸侯國,只不過並沒有把他們計算在內。
一旦一個諸侯國和另一個諸侯國之間有矛盾,他們兩個諸侯國想要死磕的話就需要謹慎一些,因為這個時候自己的四面八方都有可能隨便來個人踹自己一腳。所以在這個時候,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往往是今天的朋友,明天的敵人,相互之間都不敢把事情做絕。
而如果在這個時候,直接把使臣給斬殺了,那就意味着和對方的關係已經徹底分開,為自己日後的發展增添很多困難。
04 歷史啓示錄
回顧華夏戰爭史,尤其是亂世時或者大集團軍規模作戰時,使臣他們的地位要比和平時期的地位更高一些。
而使臣通過他們的三寸不爛之舌,在各個諸侯、各個國家、各個區域遊走,展現自己存在的意義。
一些優秀的使臣,彈指間就能夠影響一次戰爭的走向,也可以影響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
正是因為使臣有着超凡影響力,所以在封建時期,使臣的影響力不可小覷。慢慢的伴隨着使臣的戰略地位,以及使臣所產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各個諸侯國、各個封建國家也發現:保護使臣的重要性。
於是就形成了一定之規,兩國交戰不斬來使。
只不過這個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是在絕大多數正常情況下、常規情況下的操作,一旦遇到非正常或者非常規的情況,就極有可能出現斬使以示威的畫面。
當然,因為使臣的超脱影響力以及使臣的重視程度,就導致這樣的畫面很難出現。因為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往往就已經做好了魚死網破或者破罐破摔的決心。除此之外,也不乏有某些特殊政治目的、軍事目的的情況出現。但整體來看,使臣的安全係數還是極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