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曾經的高考狀元,卻成了“反面教材”?
這一次,劉漢青讓整個村子轟動了……
1980年,所有人都沉浸在改革開放的喜悦中,而劉漢青卻悄悄迎來了另外一件好事,他參加高考了,而且是當地的高考狀元,還收到了哈爾濱工業大學錄取通知書。
那段時間,父母奔走相告,因為自己的孩子成為了全村的驕傲,甚至成為了當地的明星,當時還只有16歲的劉漢青,也算是意氣風發。也一度讓很多人認為自己是神童。
大學期間,老師給他推薦比較熱門的專業,懵懂的他一頭扎進去,才發現自己並不喜歡。而自己喜歡的是數學專業。當他全身心投入數學研究的時候,沒想到其他專業都掛科了。由於掛科太多,無奈之下,學校勸退了他。
如今56歲的劉漢青,回到了老家,只能靠低保過日子。誰也沒想到,曾經的狀元,全村的驕傲,學生的榜樣,如今淪為了村裏的負面教材,走到哪裏都被指指點點。
為何曾經的高考狀元,會變成負面教材呢?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太過於理想化,毫不顧慮他人感受
有人説:理想很豐滿,但是現實很骨感。任何一個人都逃不過現實的束縛。劉漢青痴迷於數學,認為這是自己的理想,只要自己努力,一定可以研究出想要的內容,結果大失所望。
理想雖然很遠大,但他是家裏唯一的頂樑柱,隨着父母年齡的老去,作為家裏的孩子,應該承擔起養家的責任,但是他沒有,反而回老家依靠低保生活,甚至還要父母來接濟。
曾經風光走出村裏,如今灰頭土臉回來。不顧及父母面子,只是為了能夠潛心鑽研學術。不在乎外人如何看待自己,或許有一天,他真的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成功太早,容易得意忘形,也容易揹負太多壓力
語文課本中有一個方仲永的故事,方仲永在五歲的時候,就可以讀書作詩,父親認為他是天賦異稟,甚至朋友都誇獎他是神童,從此父親帶他到處炫耀,結果泯然眾人矣。
成名太早的例子還有很多,小童星,少年考入清華北大,但是長大後都默默無聞,甚至有的小童星已經長殘了。不是他們水平太低了,而是大家對他們的期望太高,而且他們也因為成名太早,揹負着榮譽和壓力,還有自己的得意忘形。
有一句話叫少年得志,並不是什麼好事。成名太早,年輕躁動的心更容易讓人膨脹,對於劉漢青來説也是一樣,以為16歲考入了名牌大學,理想就是志在必得了。
太過於偏執,鑽牛角尖不能自拔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劉漢青依也一樣,他的理想就是鑽研數學,希望可以找到數學的真諦,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果。然而現實對他的打擊也是殘酷的。
劉漢青也曾經託同學幫助投論文,但是他的論文都被專家給否定了,甚至他的所有研究理論中,被指出有很多漏洞。劉漢青對這些結果並不在意,依然投入到自己的研究中。
太過於偏執,最後如果成不了名人,就會成為瘋子。或許這也是劉漢青的宿命。如今56歲的他,沒有工作,沒有結婚,依然靠着每個月的400元低保費,偏執地認為自己的研究是正確的。可悲可嘆。
曾經的他轟動了全村,成為了當地的焦點,如今卻灰頭土臉,成為了全村的反面教材。離開村裏,是全村人的希望,讓全村人知道什麼是神童,回到村裏,走到哪裏都被指指點點。如今生活窘迫,卻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有夢想自然是好的,但是不能脱離現實而存在。如果只是一味的活在理想生活中,只能是空想,甚至是無稽之談。
關於劉漢青的遭遇,你認為是什麼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