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頂戴花翎”不是誰都能擁有的,若戴不好還會性命堪憂
看過清宮劇的朋友們,相信對“頂戴花翎”這幾個字並不陌生。在很多劇中,都出現過被罷官或免職的橋段,台詞多半會配上一句:“摘掉他的頂戴花翎”。可見,這“頂戴花翎”應該是清朝宮廷官員們的“標配”。也因此,很多朋友都感到很是好奇,到底什麼是“頂戴花翎”呢?
這裏,在一本名為《齊如山回憶錄》的書中,作者根據自己獨特的親身經歷,撰寫了在清末民初發生的很多見聞。其中,關於“頂戴花翎”的描述,就讓人頗長見識。
當時,滿族人入關後成為了漢族人的“領導”,特別注重“華夷之變”。於是,為了更好地統治漢族人士,清統治者們強行讓漢人剃了頭髮,留了辮子,穿上了滿清服飾。此外,在公元1652年,大清朝還專門頒佈了《服色肩輿條例》,從法律層面,徹底將具有濃厚漢族特色的各種冠冕、霓裳等全部廢除,不允許漢人穿漢人服飾。
與此同時,清政府不僅大力推廣滿族服飾,還嚴格要求男子留着“前禿後蓄辮”的滿人髮型。如果有漢人不按照要求穿着打扮那可是要殺頭的。所以,滿清時期的服裝,可以説,是中國歷史上最為繁瑣,種類最為豐富的服飾,其對製作工藝的要求非常嚴格。但若論美觀就稍微遜色了一些,特別是那些官服、官帽,就非常難看。此外,還要穿馬蹄袖的箭衣,緊身的襪子以及深統靴子。
總之,滿人服飾穿起來既複雜又難受。
並且,清朝時期,考生也是要穿官服的。
根據書中的記載,清朝實行的是科舉制度,國家對於科舉考試非常重視,要求也是極其嚴格。哪怕是考試當天的着裝,也是有明文規定的。按照清朝政府的相關規定,只要是來參加科考的考生,必須要穿着官衣,戴上官帽。不過,後來由於參加科舉考試人實在太多了,官衣官帽的數量嚴重短缺。於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朝廷就將相關政策給放鬆了。
雖然,考生們可以不穿官衣,但是,官帽則必須佩戴。之所以這麼要求,是因為官帽比較好做,只需要用舊款的寬邊氈帽,進行一下改良就可以了。另外,人們會在帽子的上面貼上一層紅紙當作帽纓,便可以糊弄過去。當然,這只是一種權宜之計,主要是因為官帽實在不夠,或者是沒錢買真的官帽,但是,這種做法,實在是讓人有些哭笑不得。
清朝時期,按照佩戴的季節,將官帽分為了兩種:
一種類似於斗笠形的官帽,這是一款夏天佩戴的涼帽,呈現出圓錐形狀,通俗叫法是“喇叭式”,製作材料主要是藤席;
另外一種則是冬天佩戴的保暖帽子,呈現元寶形狀,主要是利用綢緞以及動物的皮毛製作而成。
但是,無論是哪款官帽,戴上之後都給人一種非常滑稽的感覺,古怪又難看。或許,滿族人自己也覺得這樣的官帽不怎麼好看。於是,為了加強美觀,清朝的統治者們便開始從官帽的做工和配件等方面進行了改良,利用種類繁多,款式多樣的各種飾品,對官帽進行了點綴和裝飾。
比如:在藤席等材料編織而成的涼帽上,滿族人不僅會選擇羅絹、白布等在上面進行精心包裹,還會在帽身上蓋一層織網。內層用紅紗做裏,用黑色織布包邊,帽子頂上要縫上紅線,帽子的前緣還會裝飾一顆東珠。
其實,不同的官銜,帽頂上的珠子是不一樣的。
官員級別最高的,頂珠會配上紅寶石,往下的官員分別用珊瑚、藍寶石、青金石、水晶等名貴飾品裝飾。而皮毛製作的暖帽,則主要選用貂鼠、海獺、白狐等材料,並在中間裝上朱緯,外面裝上青絨,帽子兩側縫上綁帶。此外,在帽子的前緣也配有一顆東珠,帽頂再裝上不同顏色的寶石。
然而,要特別説明的是,無論是哪種帽子,在頂珠的下面都會配上一根空心的羽毛翎管,這個羽毛翎管通常是由白玉或者是翡翠製成的。
那麼,這根空心翎是用來做什麼的呢?
其實,它就是用來插“花翎”的。因為,官帽上的花翎主要是由孔雀羽毛製作而成,分為一、二、三眼。這裏的“眼”實際是指孔雀羽毛上圓形,類似於眼睛的花紋,一眼就是一個圓圈。所以,花翎上面的“眼”越多,就證明這個官員的等級越高,三眼則是最高級別的官員。
在清朝初期,能夠有資格享有三眼花翎的,主要是皇室成員,比如:親王、郡王,或者是王子、貝勒等;其他清朝宗室以及鎮國等親貴、額附等,則佩戴二眼花翎;官位在五品以上的臣子、統領等人士有佩戴單眼花翎的資格,可是,外臣卻沒有被賜花翎者。
由此可以看出,佩戴花翎是清朝時期具有較高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對於皇親國戚,各路宗親來説,一出生就擁有了佩戴花翎的資格。但是,那些臣子、官員們,則需要層層選拔,考試合格之後,才可以佩戴,等級區分非常明顯。
當然,對五品以下的官員,也是有規定的,那就是:六品及以下的官員,只賞給藍翎。所謂“藍翎”,是為鶡鳥的羽毛所做、無眼,在皇宮和王府當差的侍衞官員也可享戴,並且,還可以賞賜給建有軍功的低級軍官。鶡鳥生性好勇鬥狠至死不怯,武士冠上插鶡翎顯示英勇,倒也顯得貼切。
參考資料:
【《帽架與頂戴花翎》、《服色肩輿條例》、《齊如山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