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來到臨晉關遺址,被這裏特有的魅力陶醉:黃河北上波牽雲天,南下浪打終南。鸛雀優雅地伸展着它那細長的柔頸和秀腿在粼粼波光上盤旋。黃河西岸,銀色蘆花茫茫,金色荷塘片片;黃河東岸,中條山淡抹東天,鸛雀樓輕落堤畔。
█ 運城黃河沿岸
臨晉關鮮為今人所知,但於古代是道名關。宋末元初史學家胡三省認為:西有隴關,東有函谷關,南有武關,北有臨晉關,西南有散關。秦地居其中,故謂之關中。臨晉關在古代對關中影響巨大,其以河作為屏障,與筆者之前採訪的主要以山為屏障的關隘迥然不同。
因宋真宗經過 改稱大慶關
從大的方位上看,臨晉關位於陝西省大荔縣趙渡鎮和山西省永濟市蒲州鎮交界處,但具體位置,則隨時代不同有所變遷,而且名稱也多次變化。
根據《竹書紀年》《帝王世紀》《史記》等史籍,臨晉關最早大約設於戰國期間魏國佔領時期,位於黃河西岸大荔一帶。由於黃河東岸永濟時稱蒲坂,因此取名蒲坂關。秦惠王時期,連戰連敗之下,魏國將黃河西岸大荔等地方送給秦國。秦國為了自身安全,在黃河西岸設關據守。黃河西岸大荔時稱臨晉,關名稱臨晉關。至漢朝,漢武帝多次由京都長安經大荔過黃河前往山西萬榮祭祀地母后土,為了保證渡口安全,重新在此立關。因該關位於通往時稱蒲坂的津渡上,故稱蒲津關,又簡稱蒲關。臨晉關是以黃河為天塹的關隘,故亦稱河關。至宋朝,宋真宗趙恆西出潼關,然後通過臨晉關前往萬榮祭祀后土。此行回去後,宋真宗十分高興,不僅給文武百官加薪,而且准許臣民聚會飲酒三日。於是,宋真宗曾經過的臨晉關改稱大慶關,黃河西岸仍設有關卡。明朝萬曆年間,黃河向西擺動,到了大慶關的西邊,人們只好在黃河西岸建新的大慶關,稱東岸的為舊大慶關。
趙渡鎮大慶關村李蘇民回憶,直到上世紀50年代末,大慶關還作為鄉名存在。
“關城雄地險,橋路扼天津”
臨晉關位置,為何會選在趙渡鎮和蒲州鎮一帶,而不更北或更南?
臨晉關所在位置為華夏腹地。黃河西岸,是自古就被譽為“天府之國”的關中盆地,而黃河東岸是素有“山西糧倉”之稱的晉西南盆地。宋代的陝西路轄有今晉南地區。晉南地區不僅方言和關中一樣,而且有“房子半邊蓋”等“關中八大怪”風俗,足見這兩塊盆地間的交流十分廣泛。從地形圖上看,關中盆地和晉西南盆地合起來,像一隻展翅飛翔的雄鷹,晉西南盆地為這隻雄鷹的右翼,臨晉關正好處在此翼和雄鷹身體連接部。
細查具體地貌,臨晉關之南,黃河東岸有中條山之阻,西岸有洛河、渭河之限;臨晉關之北,黃河兩側為黃土高原,與黃河河道高差懸殊,行走困難,而且臨晉關所在位置,黃河相對水面窄,水流緩,易於過渡,因此,此處是連通關中盆地和晉南盆地最佳位置,守住此處,就扼制住了關中盆地和晉南盆地構成的雄鷹。
唐朝詩人張説吟有詩句:“關城雄地險,橋路扼天津。”
█ 蒲州鎮的浩浩黃河,老頭魚拍攝
“關西之要衝,河東之輻輳”
《讀史方輿紀要》《關中勝蹟圖志》等文獻記載,魏晉南北朝、隋、宋時期都分別建過臨晉關城,直到明朝嘉靖年間還重新修復過關城。李蘇民認為,臨晉關肯定有城牆,因為關在黃河灘上,黃河發大水,就會淹沒灘地。城牆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防洪水,避免洪水淹沒城內,他兒時,位於大慶關西邊的平民縣城就依靠城牆防洪,可惜筆者查閲多種文獻未能找到明確的臨晉關城描述。
趙渡鎮魯豫村位於大慶關西五公里左右之處。該村76歲的李廣恩説,大慶關掉黃河咧,他都沒見過大慶關的關城。過去黃河河道不固定,東西來回搖擺,把大慶關淹到水下了。
不過有一處很有可能為現存的古關城之一。根據宋朝時期撰寫的地理總志《太平寰宇記》,臨晉關距永濟市蒲州古城僅為“二里”,如此之近,不大可能在蒲州古城西另建關城,估計蒲州古城就是當時的關城,或起關城作用。文中所説關,當指渡口關卡。
根據《永濟縣誌》,古蒲坂縣城,現已無跡可尋。現存的蒲州古城始建於北魏,始建規模不詳。明初重築內城垣,周長俗稱九里三,城高三丈八尺,用磚裹堞,建城門四座,門上皆有三重城樓。面向黃河的西城門稱蒲津。據現存遺址測量,全城東西長2250米,南北寬1650米。蒲州古城遺址尚存西門、鼓樓、東門以及部分城牆。
唐朝左丞相張説贊臨晉關:“隔秦稱塞,臨晉名關,關西之要衝,河東之輻輳。”
“鐵牛相泊處,明月印城巔”
早在西周時期,臨晉關就是陝西通往山西的重要通道。秦始皇時期,經過臨晉關前往山西的臨晉道,是秦朝著名的九條馳道之一。然而過黃河,除了船隻擺渡,還有用船連接而成的浮橋。臨晉關處建於春秋秦景公時期的浮橋,是史載黃河上最早的浮橋。由於浮橋容易損毀,以後各朝代均曾因軍事或經濟、政治原因重建過浮橋。最有名的當屬唐開元年間建的浮橋。當時為了使浮橋堅固耐用,將過去竹質的纜索換為鐵鏈,兩岸各造四尊鐵牛、四策牛鐵人、四座鐵山、鐵柱36根,作為地錨固定浮橋。宋朝時,黃河發大水,浮橋被沖毀,鐵牛全部沒入水中。陝西都轉運使張濤組織人力,將鐵牛拉上岸,重新恢復浮橋。宋仁宗時期黃河再次發洪水,西岸四隻鐵牛被衝入河中。僧人懷炳出主意巧借水的浮力,用船將三隻鐵牛從河底泥沙裏拖出來,並拖上岸,重新連接成了浮橋。有篇題為《撈鐵牛》的小學課文就是根據這個故事編寫的。
據記載,至1886年浮橋已不存,只留下東岸的鐵牛等。到1911年,黃河再發大水,東岸的鐵牛等也被泥沙掩埋。1989年永濟市在蒲州古城西門外距城牆51米處發掘出鐵牛等。那四尊鐵牛鼓般大的頭顱面向西,人臉大小的雙目圓睜,四蹄前蹬,雄壯的身體向後傾斜,一副用力拉索的架勢。
陝西大荔縣范家鎮有村名烏牛。該村支書範王建説,他們村人古時居住在大慶關附近,因關上渡口的鐵牛為黑色,故名烏牛村。
清朝詩人楊萬清有詩:“鐵牛相泊處,明月印城巔。”
█ 開元鐵牛,若愚拍攝
“遐標碧空,影倒橫流”
人們對臨晉關可能陌生,但對被譽為黃河第一樓的鸛雀樓一定熟知。唐朝詩人王之渙那膾炙人口,融景物、情感與哲理於一體的五言絕句《登鸛雀樓》,讓鸛雀樓名揚天下千餘年。
鸛雀樓就建在蒲州古城外西南角。根據《永濟縣誌》等,其建於北周,距今1400多年。人們登此三層的樓上,“前瞻中條,下瞰大河”,有一種凌空入雲的感覺,而且樓建成後,常有於黃河中食魚的鸛雀在樓上棲息,因此人們稱其為“雲棲樓”或“鸛雀樓”。為何要在黃河邊上建這麼一座“遐標碧空,影倒橫流”的高樓?有學者認為,儘管鸛雀樓後來成為文人墨客登高望遠、吟詩抒懷的中國四大名樓之一,但當時卻不是為了增加一個供人們遊覽的景點。那時正處在戰亂年代,東部面對死敵北齊,北周沒有心思在邊疆耗巨資建供人遊賞的景點,主要出於軍事目的。鸛雀樓的具體作用,就是為保護北周東大門臨晉關和事關蒲州存亡的蒲津浮橋。可以説鸛雀樓和蒲州古城一樣,因臨晉關而建,為臨晉關而存。
鸛雀樓存在了600餘年,至金末元初,兩軍在此對陣。金兵守將侯小叔在敗退時,擔心被蒙古軍利用,一把火燒了鸛雀樓,同時燒了浮橋。鸛雀樓被焚燬後,一些文人墨客將蒲州古城的西門當作鸛雀樓。清初詩人尚登岸寫道:“千里窮目詩句好,至今日影到西樓。”
“地險關逾壯,天平鎮尚雄”
站在蒲津關遺址之上,黃河橫亙眼前汩汩流淌,似乎娓娓訴説歷史上曾經發生在這裏的征戰。
早在商代末期,周文王帶領人馬浩浩蕩蕩在臨晉關一帶東渡黃河,滅掉位於今山西省長治市的耆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東魏權臣高歡帶領20萬人馬,趁冬季黃河水面窄和關中正遇饑荒,由臨晉關西渡黃河,攻打西魏。西魏宰相宇文泰帶兵不足萬人,裝着三天的糧食,北渡渭河,分兩隊隱蔽於東魏軍隊南邊的蘆葦之中。高歡聽説宇文泰過了渭河,便以自己人多勢眾,不顧一切向蘆葦叢中撲去。結果戰鼓突響,西魏軍奮起,殺了個東魏軍人仰馬翻。此戰成為古代以少勝多的戰例。隋朝末年,時為太原留守的唐高祖李淵在山西起兵,為了攻打隋都長安,從臨晉關渡過黃河後,駐紮在臨晉關西南原邊上、始建於北周的長春宮修整。
長春宮遺址位於今陝西大荔縣朝邑鎮北寨子村。該村63歲的韓擴社説,安史之亂時,長春宮被安祿山一把火燒咧。
唐代詩人李山甫有詩稱臨晉關“地鎖咽喉千古壯”。唐玄宗贊臨晉關:“地險關逾壯,天平鎮尚雄。”
本文轉載自《太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