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化管理讓這所高中再創高考奇蹟

精細化管理讓這所高中再創高考奇蹟

高三年級復學典禮。

精細化管理讓這所高中再創高考奇蹟

每日黃昏時分,各科老師“擺攤”學生走班答疑。

精細化管理讓這所高中再創高考奇蹟

高考倒計時30天動員大會。

精細化管理讓這所高中再創高考奇蹟

下沉社區期間,丁振衞心繫學校為留守教職工採購生活物資。

喜 報

在開發區(漢南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開發區(漢南區)教育局的悉心指導下,在社會各界、兄弟學校和全體高三家長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全校師生員工特別是高三教師的艱苦奮戰和不懈努力,武漢開發區一中2020年高考再創佳績!

2020年高考理科最高分667分,600分以上46人。其中理科280人蔘加考試,一本重點上線197人;文科80人蔘加考試,一本重點上線51人;音樂、體育、美術、傳媒、飛行員等文化和專業雙上線82人,全口徑一本重點上線預估達330人。特別是高三(12)班團隊獲得600分以上26人,最高分667分的優異成績,創造了開發區一中高考單班歷史最好成績。

7月23日高考放榜後,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中學的亮眼成績再次成為熱議話題。這屆學生高三9月調考時一本重點上線136人,2020年高考大放異彩,上線人數提升82%,達到248人。在奮力拼搏的一中人心中,這不僅僅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數字,更是一份輝煌的答卷,再續高進優出、增值發展的傳奇。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和因疫情打亂的常規教學,一中的教師們周密部署,團結協作,精耕細作,以超常的付出助力並激發孩子們自身潛能,獲得增值發展,實現人生跨越。

鏡頭一

超常規的“四化”模式

談及2020屆高考取得的優異成績,開發區一中的師生、家長們普遍反映,得益於學校實行超常規的“四化”模式。無論是網課期間,還是復課之後,開發區一中的課表從每一週、每一天、每一節課、每一次練習、每一次講座,具體講什麼學校都有周密科學的部署。

“疫情期間,針對學生學習基礎差、學習自覺性缺乏、自主學習能力不足、家長監管很難到位的實際情況,我們採取了居家學習學校化、網絡學習課堂化、課外作業課內化、課程安排動態化。”英語特級教師、高三年級教學負責人李德賢是“四化”模式的核心策劃人和執行者。他介紹,在特殊時期,高三年級在丁振衞書記的直接領導和參與下制定了科學、合理的作息時間表,除了上課時間,從起牀到睡覺的一日生活也被安排得井井有條,早餐、午餐、午休、晚餐、鍛鍊等事無鉅細,讓居家學習與在校的作息保持一致。上網課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課堂的學習氛圍,缺乏師生、生生之間面對面的互動。為了儘可能像在學校一樣,老師們主動、積極地相互學習、借鑑,選用互動性最強的網絡平台,採用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及小組合作探究方式,提升學習氛圍及互動性。

此外,根據高三複習備考不同階段的特點,學校採取不同的課程安排。由最初的“4+2”模式,到“6+1、6+2”模式,再到“2+2”模式。摸索階段,4天上課,2天考試(科序和時間與高考同)。二輪複習階段,6天上課,1天考試(數學、綜合),再6天上課,2天考試(科序和時間與高考同)。高考衝刺階段,採用2天上課,2天考試。讓學生逐漸適應高考的節奏。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課外作業課內化,學校根據課型的不同特徵將原來40分鐘的課程延長至60-90分鐘,將每一門學科的授課、作業、講評、答疑輔導“打包”在一起。老師授課30-40分鐘,之後隨堂布置作業練習。老師批改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評,實現學科內容及時消化,不再佔用課後及其他學科時間。這一招,讓缺乏自覺性和自制力的學生獲益匪淺,在老師的帶領和監管下,學生不再打亂仗,更願意認真做題,也更有方向感,同時有利於保障學生有充足的睡眠及鍛鍊時間。

鏡頭二

師生強有力的“大後方”

在老師們的交談中,會不約而同地提及全校師生強有力的“大後方”——黨總支書記丁振衞。1月23日起,丁振衞帶領學校20名黨員下沉社區。疫情之初,一些教職工滯留學校,最基本的生活補給都很難買到。他在社區志願服務之餘參加團購,訂購各類生活必需品,一次次將滿滿一車新鮮的肉蛋蔬菜送到學校。

戰疫過程中,丁振衞始終牽掛着學校一千多名學生,尤其是高考進入倒計時關鍵階段。正月初二,他就開始籌劃,前前後後召開了幾十場會議,部署日常工作和教學事宜。他每晚的時間幾乎排滿,校務工作會、各年級教師大會、質量分析會、班主任會議、高三備課組會議等一場不落。開始,老師們不適應這樣的教學方式,他鼓勵大家經常同屏連線,開啓互助進步的新窗口,各備課組共享資源,搭建學科共建新平台。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日常打卡、聽課、連麥、搶答、提交作業等,同學們都操作自如,偶爾有問題@老師也能很快得到解答。

疫情期間,丁振衞引導老師們制定“一生一策”教學方案,個性化全程幫助“學困生”。瞭解到高三(3)班一名學生始終沒上網課、家長聯繫方式又是空號時,他通過社區、派出所多方查詢,終於找到了這名學生,完成了疫情期間的師生“接線”。

線上教學,絕對不能讓一名學生“掉線”,他想方設法為學生們解決宅家學習中的實際困難,電子教材學習效率不高,他就和教師、家長志願者們一同統計、分發所有教材,自己開車錯峯錯時送到各個小區。高三學生在家適應性訓練沒有高考標準答題卡,他就在學校印製上萬份高考專用標準答題卡,和志願者們變身“快遞員”,為學生們一一投遞到小區。

復課後,丁振衞更是為師生們做好後勤保障。學校採取住校封閉管理,一日三餐學生食堂裏總有他默默陪餐的身影。課餘時間他會到教師辦公室裏走一走,得知臨近池塘的語文組蚊蟲多,第二天就加裝紗門紗窗。數學組男老師多,比較怕熱,他給每人添置了一台小風扇。無聲的助力讓老師們燃起鬥志,也為高三複習備考帶來滿滿正能量。

鏡頭三

喚醒自我的激情“陪跑”

在備考階段,學校上下團結協作,集思廣益。“教學羣、家長羣、備課組羣,每個羣裏都分享有用的資源和信息。我們就把校外資源利用起來,再結合本校學生特點進行重組,量身定製試卷和練習。”語文備課組長夏豔霞介紹,學校老師來自各個地方,擁有各種渠道的資源,但老師們不是拿過來直接用,而是自己先跳進“海洋”裏,花大量的時間捕捉篩選組建有效信息,針對學生的薄弱點,一套卷子至少要改三稿。“為的是讓學生有限的時間用到做題上,這也是大家的一種激情陪跑。”

每次測驗後的講評也是一場紮實的“硬仗”。夏豔霞拿出最後一次考試的講評PPT,多達57頁。比如第6題題幹是怎麼問的,標準答案是什麼樣的,學生答題有哪些問題,是超出材料範圍,是分條交叉重複,是概括不全,還是觀點分析不匹配都有案例分析。每一次考試,從每一道小題到作文,每一種答案能得幾分,優秀答案展示等等事無鉅細。

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老師們除了激情陪跑、以身示範,還會想着法子喂“雞湯”。夏豔霞讓學生收集或創編一些勵志的句子,印在練習或試卷上,每次早讀、講評都會讓學生讀一讀。“你所愛的都是鳳毛麟角,你怎麼能甘於平庸?——高睿嬪”“掌握知識是最便宜、最快捷的上升通道。——鄒宛蝶”“逆流而上,百鍊成鋼。——楊帆”……看到這些接地氣的“同學寄語”,或是自己寫的被選中,會產生一種榮耀感。提升自己也能鼓舞別人,讀多了表達也會有變化,還能作為寫作的素材,一舉多得。

有個語文基礎較差的學生,最初只有80分,但非常喜歡提問,雖然每次提問都非常瑣碎,但老師總是耐心地回覆,並多次在班上表揚她學習認真,以此激勵她不斷前進。最終,這個學生高考語文120分,讓所有人驚歎。“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夏豔霞説。

文/孫火林 屈萬萬

來源:長江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49 字。

轉載請註明: 精細化管理讓這所高中再創高考奇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