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改變職業教育“低人一等”的刻板偏見

由 淡圖強 發佈於 經典


    2022年3月6日,北京,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黑龍江代表團舉行小組會議,分組審議政府工作報告。苗秀是一名來自生產一線的全國人大代表,她的發言是《關於進一步完善技能工人成長成才平台,提升技能穩就業》。人民視覺供圖


    一是提高質量,一是提升形象,這是教育部2022年職業教育工作的兩大任務。全國兩會期間,職業教育如何提高質量和提升形象,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最近,教育部公佈的2021年教育事業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共有中等職業學校7294所,招生488.99萬人,在校生1311.81萬人;本科層次職業學校32所;高職(專科)學校1486所;職業本科招生4.14萬人;高職(專科)招生552.58萬人。職業本科在校生12.93萬人;高職(專科)在校生1590.10萬人。

    我國已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職業教育體系。職業教育在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青年實現技能成才夢,助力脱貧攻堅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然而,長期以來,職業教育等同於中職和高職專科教育,伴隨着“無奈的選擇”“低人一等”等詞存在,職業教育的吸引力不足。

    “‘職教高考’全國統一。”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認為,此舉有利於彰顯職業教育類型特色,實現職業教育的內部貫通,完善現代職教體系。“加快推進職業本科教育。”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副校長許玲認為,發展職業本科教育,既是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的需要,又是順應世界職業教育發展趨勢完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客觀要求,還是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和適應性的重要創新舉措。

    設立全國工匠日

    “在我國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新徵程中,技能人才無疑是中流砥柱。但是,尊重勞動、尊重技能的社會環境還有待進一步優化。”全國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院長鄭亞莉建議,設立全國工匠日,呼籲全社會尊重勞動、尊重技能。

    鄭亞莉認為,通過設立全國工匠日,有助於推動建設技能型社會,助力國家重視技能、社會崇尚技能、人人學習技能、人人擁有技能,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讓個體感受到因為技能而生活更加美好,因成為工匠而受到社會更多尊重。

    在調研中,鄭亞莉發現,一些地方已經有了試點經驗,設立全國工匠日是將地方行為上升為國家行為。例如,2019年,杭州市人大決定,自當年起將每年的9月26日設立為杭州工匠日。2021年,蘇州將每年4月28日設立為蘇州工匠日。

    在2021年中國人大網公佈的《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中,有“每年5月第2周為職業教育活動周”的內容。因此,鄭亞莉建議,可以考慮將全國工匠日設在每年的職業教育周活動中。同時,培育一批國家層面的“工匠”相關品牌活動,加強中國工匠培育選樹,常態化開展時代工匠的尋訪活動,成立諸如工匠智庫、工匠協會等社團組織,為更多工匠的成長成才提供保障。

    考試招生是職業教育改革的“牛鼻子”

    “職教高考”不是新事物。自2013年教育部印發《關於積極推進高等職業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來,山東、江蘇、江西、四川、重慶、福建、安徽等省份已對“職教高考”進行試點。

    “考試招生是牽動職業教育改革的‘牛鼻子’,是優化類型定位、暢通學生升學通道的關鍵。”最近,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在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職教高考”要成為高職招生的主渠道,今年,要在總結地方實踐經驗基礎上,完善“職教高考”的頂層設計,更好地發揮“指揮棒”的作用。

    “實行職業教育高考的目的在於彰顯職業教育類型特色,實現職業教育的內部貫通,完善現代職教體系。”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建議,加快制訂並推行全國統一的“職教高考”制度實施方案。

    葛道凱分析,“職教高考”制度的核心是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但由於中等職業教育招收的學生文化素質基礎不平衡,中等職業學校的辦學實力和水平差異較大,加之技能型考試的專業分類眾多,考試內容難免複雜。此外,我國高職分類考試包括春季高考、單獨招考、自主招生、中高職銜接、註冊入學、免試申請入學等多種方式,招考種類較多,卻沒有統一的招錄標準。

    同時,“招考培”制度也需分類優化。葛道凱建議,職教高考“文化素質”測試採取全國統一考試的形式實施,職業技能測試則採取省級層面統一命題、統一組織的形式開展。在招錄方面,要構建與生源數量相適應的招生計劃分配機制,進一步打破升學地域和學校限制,並鼓勵綜合性大學、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參與。在培養方面,高等院校應對職教高考的學生進行單獨分班、制定獨立人才培養方案及考核評價方式等。

    加快推進職業本科

    “職業本科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的新模式,是一個新鮮事物。”全國政協委員、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副校長許玲認為,職業本科發展時間較短、制度積累不夠,與其相匹配的政策制度體系尚未完全形成。

    陳子季也表示,職業本科教育“是什麼”“怎麼辦”“辦成什麼樣”是職教戰線和全社會關注的熱點。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指出,到2025年,“辦學格局更加優化,辦學條件大幅改善,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於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10%,職業教育吸引力和培養質量顯著提高”。

    目前,我國職業本科學校現有32所,其中民辦22所、公辦10所,2021年招生4.1萬人、在校生數量12.9萬人。職業本科學校數佔高職(專科)學校總數的比例僅2.15%;招生規模佔比僅0.74%。“離‘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於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10%’的要求相差較遠。”許玲認為,職業本科教育試點院校數量較少,對職業本科教育的經費及政策投入亟需加強。

    2019年12月10日,教育部、財政部公佈了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雙高計劃”)建設單位名單。首批“雙高計劃”建設名單共計197所,其中高水平學校建設高校56所,高水平專業羣建設高校141所。

    “明確‘雙高學校’升本是發展職業本科的主旋律,即‘雙高學校’升格和舉辦職業本科專業是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主渠道。”鄭亞莉認為,這批學校辦學基礎良好、實力雄厚,類型特色鮮明,能夠發揮引領示範作用。

    陳子季表示,會支持符合條件的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獨立升格為職業本科學校,支持符合產教深度融合、辦學特色鮮明、培養質量較高的專科層次高等職業學校,升級部分專科專業,試辦職業本科教育。他還表示:目前全國專升本的比例已達20%,下一步力爭讓更多職業學校畢業生接受高質量的職業本科教育。

    “目前,職業本科教育尚處於發展初期,其有自身特色的專業名稱,與普通本科專業名稱不一致,專業也未納入相應目錄,導致職業本科畢業生在公務員考試、事業編制考試報名時,專業不吻合資格審核不通過。”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工程技術實訓中心主任王紅軍建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等應儘快將職業本科專業納入“考公”“考編”目錄。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梁國勝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