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師”司馬懿的決勝之道其實就四個字:兵貴神速。
只有兵貴神速,才能做到《孫子兵法》所講的“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司馬懿正是深諳此道,斬孟達,擒王凌,都是明面上麻痹敵人,暗地裏奇兵潛行,閃擊致勝。
八日至新城 “何其神速也”
孟達降魏後又與諸葛亮私下聯繫,有叛歸蜀漢的意圖。孟達的謀劃泄露,打算舉兵反魏,司馬懿得知後怎麼做的呢?他先寫了一封書信去穩住孟達,書信發出的同時,也暗中發兵,“潛軍進討”。
孟達收到書信後喜出望外,他可能真的動搖了,也可能覺得這封安慰信表明司馬懿還未下定決心討伐自己。根據孟達的表現來看,他已經被司馬懿麻痹了,對於舉兵猶豫不決,行動明顯遲緩。
諸葛亮勸孟達速下決斷,他給諸葛亮的回信相當自信:司馬懿駐地宛城距離魏國都洛陽有八百里,距離我新城有一千二百里,他如果聽聞我起事,上表天子再趕來新城,大概也要一個月,這期間,我早已鞏固城防,他要麼不來,來了也不足為慮。
司馬懿眼看穩住了孟達,對手下將領説:“此其相疑之時也,當及其未定促決之。”決定先斬後奏,於是倍道兼行,八日就兵臨城下。再八路圍攻,16天就破城斬殺孟達,傳首京師。
孟達發給諸葛亮的求救信中,對司馬懿這次用兵進行了評價:“吾舉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
九日至甘城 王凌束手就擒
司馬懿能神速出奇制勝,與他喜歡潛行、急行的進攻風格有關,史書描述他的行軍方式是“潛軍進討”“倍道兼行”“卷甲晨夜赴之”。
司馬懿在與魏明帝討論伐吳策略時,曾説“乘其虛而擊之,此神兵從天而墜,破之必矣”,意思就是乘虛而入,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奇兵臨城時,有如神兵天墜。
就如李世民評價司馬懿時所説,他是自以為“兵動若神,謀無再計”。
太和五年(231年),諸葛亮寇天水,帥眾將到上邽搶麥。司馬懿如何救場?他説:“吾得二日兼行足矣。”於是卷甲晨夜赴之,諸葛亮望塵而遁。
嘉平三年(251年),王凌不滿司馬懿專權,打算起兵擁立楚王曹彪。司馬懿暗中得知了王凌的計劃,他如何應對呢?與討伐孟達如出一轍,司馬懿先下赦書赦免王凌之罪,又讓尚書寫信告喻安慰他,同時自己則帥中軍,泛舟沿流,九日而到甘城。大軍掩至,王凌無計可施,只得束手就擒。
臨危制變 變化若神
雖然説司馬懿用兵貴在神速,但作為一位老謀深算的軍事家,用兵之道肯定不會一成不變。他自己也説過,“夫兵者詭道,善因事變”。
景初二年(238年),司馬懿徵遼東時,魏明帝對他的評語是“臨危制變”,孫權寫給公孫淵的信稱,“司馬公善用兵,變化若神,所向無前”。
這次不同於討孟達時的速戰速決,司馬懿改用緩兵徐圖的策略,只是慢慢收縮包圍,不急於進攻。
部將不解,就問司馬懿:昔日攻打上庸時,“八部並進,晝夜不息”,所以能夠十幾天就攻破堅城,斬殺孟達。這次遠道而來,為啥反而減緩了進攻?
司馬懿給出的解釋是,當年孟達人少,糧卻多到可以支撐一年,我軍將士是孟達軍四倍,但糧食不足支撐一月,只能選擇速戰速決;如今圍困公孫淵,敵眾我寡,敵飢我飽,又遇到大雨洪水,想速戰也不可能速決,與其取一小勝嚇退敵人,還不如佯裝示弱,穩住敵人。
結果等了一個多月,雨停水退,魏軍完成對襄平合圍,才開始展開晝夜強攻,最終斬殺公孫淵,還施行了殘酷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