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曉正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三國之所以被稱為三國,是因為北方有曹魏,西方有蜀漢,東方有東吳。三個政權並存,故三國形成。公元220年,世界上最有權勢的人之一曹丕繼承了曹操的王位,自稱魏王。曹丕和曹操一樣,站在權力的頂峯。曹丕受權力慾望的啓發,沒有滿足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名義。曹丕能夠獲得更多的實質性權力,並簡單地把漢獻帝逼迫退位,漢獻帝成為了傀儡,也就是曹丕直接廢黜了漢獻帝。
三國時期,戰爭和爭端主要是魏、蜀、吳的對抗。然而,有三國之間的各種利益鬥爭。第一個是盟軍,第二個可能成為敵對方。三國後期,曹魏即將滅蜀漢時,東吳正在出兵營救蜀國。東吳還有些道理。在這一年,曹丕強迫漢獻帝退位,成為皇帝。後來,曹丕改名為大魏。四百年的大漢被毀,曹魏政權正式登上歷史舞台。
然而,漢武帝的後裔,劉備看到他一直忠誠的漢代被摧毀,所以他不願意繼續漢朝。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登上皇位,成為皇帝。劉備仍以漢史之名稱蜀漢,蜀漢政權建立。此時,只剩下東吳。直到公元229年,孫權才正式成為皇帝,吳國才正式成立。魏蜀吳三方中,曹魏勢力佔據整個北方地區,所以綜合實力最強。
東吳集團憑藉長江天然護城河曾三次執掌江東,在荊州有七個縣,在其管轄的整個膠州地區,所以東吳採取了保守措施。蜀漢政權位於西南角,山河閉塞,人少,綜合實力相對較弱。公元223年,劉備去世,蜀漢政權的主要領導人諸葛亮,為了維護蜀漢的長期穩定,實現劉備支持漢代的願望,不得不走上擴張和討伐曹魏的道路。
公元228年,諸葛亮發動了一次準備充分的北方遠征。然而,在諸葛亮北伐的第二年,東吳的孫權正式稱帝建立吳國。那時,諸葛亮已經發起了第三次北方遠征。當事情發展到這裏時,人們肯定想知道為什麼東吳的孫權沒有利用形勢去攻擊雙方的後方,為什麼不利用形勢攻擊中原?
三國時期,“蜀漢大規模進攻曹魏”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指諸葛亮的五次北方遠征(從公元228到公元234年)。大約在這個時候,東吳也對曹魏進行了幾次主動攻擊。例如,孫權的三次遠征(公元210-215年,第三次是著名的逍遙津戰役),陸遜的四次遠征(公元227-239年)。
在第二階段之後,姜維在蜀漢方面進行了幾次北伐(文學作品中稱為“九伐中原”,時間是從公元238年至公元262年)。在這一時期,東吳的諸葛恪也進行了兩次北伐(分別在公元252年和253年)。曹魏佔北方,蜀漢佔西南。公元229年,魏蜀處於漢中的前線。本來應該是東吳出兵的好時機,但孫權知道,此時時機不好,因為雙方對東吳都有一定的防範措施。
東吳的軍事實力不足以威脅魏國。曹魏政權幅員遼闊,資源豐富,力量雄厚。雖然此時正與蜀漢在西線作戰,但曹魏並沒有派所有的軍隊去對抗諸葛亮。根據當時的情況,魏國最多派了10萬人去對付諸葛亮。因此,為了防止東吳,魏國必須留出足夠的軍隊部署在一些戰略基地上。東吳軍最大的優勢是擅長水戰和山戰。
如果北渡長江與擅長騎兵戰術的魏軍作戰,就像用雞蛋和石頭殺死自己一樣。東吳用長江的自然屏障過着平靜的生活。如果孫權攻擊西蜀是不明智的。從軍事上看,諸葛亮在北攻曹魏時,一定是安排了東吳的防禦,江州一代(今天的重慶地區)也一定部署了重型部隊。雖然東吳有優秀的水手,但他們沿着這條河上游並不容易。
東吳水軍更不可能在地上行走。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東吳大軍是一支勞動遠征隊。蜀軍正安心等待工作,蜀軍在門口打仗,不可能進行遠征,有山川險阻,應能抵禦吳軍的攻擊,事實上,諸葛亮在北征時考慮到了東吳的威脅。為了他後方的穩定和北征的順利進行,諸葛亮在上台後不久與東吳重新建立了外交關係。
公元229年孫權稱帝時,諸葛亮派使臣到江東去祝賀孫權。此外,東吳與蜀漢還達成了分治全國,分治曹魏的協議,所以在這樣的條件下,孫權不會用他的軍隊對抗蜀漢。如果孫權不去中原,肯定也有來自東吳的內部因素。孫氏家族可以領導江東的三代,這離不開當地學者的支持。沒有這些學者的支持,孫氏家族也很難領導江東地區。
這就像另一個人一樣發動一場戰爭,他就不是那個有最終決定權的人。孫權首先需要得到這些人的同意。所以如果孫權想發動這樣的戰爭,這些學者肯定會反對的。就像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時,許多人不支持他一樣。無論在蜀漢還是東吳,一旦戰爭開始,全國都會跟隨它。戰爭中使用的資金和設備將來自當地人民的全力支持,這將不可避免地傷害人民。很好地説,如果東吳輸了,東吳就會失去整個國家的命脈。這些學者的利益將受到影響,因此他們不會同意和支持孫權發動戰爭。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