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鬥中,馬超殺得曹操割須棄袍,狼狽不堪。曹操在營中看着往來如飛的馬超,氣得把兜鍪扔在地上,破口大罵道,“馬兒不死,吾無葬地矣”。後來曹操在戰場上無法戰勝馬超,就採取詐謀,使得馬超軍隊內部發生內訌,這才打敗了馬超。
後來馬超輾轉流落到了漢中,在張魯手下為將。張魯對他產生疑忌,派他去攻打劉備。馬超在葭萌關前和張飛大戰二百多個回合,不分勝負。後來馬超歸降劉備,成為劉備手下五虎上將之一。劉備將他佈置在北方,為下一步北伐秦川做準備。
東吳和劉備在赤壁之戰前就結為盟友。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雙方還算和睦相處。但是,在劉備的勢力逐漸壯大後,雙方因為荊州的歸屬發生了矛盾。孫權感到劉備的威脅越來越大,為了自身的安全,孫權在索要荊州不果的情況下,決定武力奪回荊州。
於是,孫權利用關羽率領荊州主力北伐荊襄的時候,派呂蒙白衣渡江,襲取了荊州,並擒殺了關羽父子。這一舉動,直接導致了孫劉聯盟的破裂,招致了劉備的報復。劉備在稱帝后,發動了對東吳的夷陵之戰。在這個時期,是劉備和孫權交鋒的主要時期。
在這次戰役中,馬超因為鎮守北方,加上身體情況不佳,沒有能夠參戰。但是,如果馬超參加了戰鬥,東吳方面會有哪些將領是馬超的對手呢?
在《三國演義》中,是以蜀漢為主線的,對於敗盟的東吳是採取鄙夷態度的。因此,對於東吳的敍述比較疏略。我們看過《三國演義》後,也不會對東吳的將領留有多麼深刻的印象。而且,劉備和東吳作戰中,作戰時間短,大多時間是在相持狀態,也沒有多少可以用來判斷的事例來佐證。
所以,我們如果要判斷馬超和東吳將領的勝率,只能以與曹操將領的戰例來做個大概的比較。馬超作為五虎上將之一,和張飛、許褚的戰例,可以判斷他的武力可以説是比肩於曹營的一流將領之列。
而東吳的和曹操的主要交戰是在合肥。他們的主要對手是與張遼交戰。這樣,我們就拿張遼作為中間參照物,來進行比較。不過説句老實話,孫權不是孫策,孫策號稱小霸王,有吞併中原之志,他的手下還有幾員猛將。而孫權則心懷自保江東之志,手下的將領防禦有餘,進攻不足。如果真的來挑選,還真的難挑出幾位將領。
後人評價《三國演義》,對東吳的評價是武功將略、邁等越倫有徐盛、朱恆,衝鋒陷陣、驍鋭莫當有黃蓋、周泰、甘寧、太史慈和丁奉。如果和馬超單挑,能夠對抗的大概也就只能從這幾個將領中選了,除掉在劉備討伐孫權時已經死去的黃蓋、太史慈,剩下能夠和馬超對陣的也就以下幾個了。
一、甘寧。
甘寧是孫權手下最強的將領。他原來是江上往來搶劫的強盜,號稱“錦帆賊”。後來改邪歸正,投到黃祖手下效力。誰知道黃祖因為甘寧的出身,對他十分看不起。雖然甘寧屢立戰功,在戰鬥中射死了東吳的大將凌操,可是還是得不到黃祖的賞識。
甘寧不得已,只得投到孫權麾下。在孫權的指揮下,他帶領吳軍消滅了黃祖,取了江夏。後來在與曹軍的交戰中,甘寧更是出盡了風頭。在孫權逍遙津之敗後,他親自率領百名騎兵夜襲曹營,鏖戰一夜,不折一兵一騎,大大振奮了吳軍的士氣。孫權説,“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相敵也”。
甘寧是東吳少有的鬥將,按照孫權的評價,他的武藝應該和張遼相當。如果和馬超單挑,應該可以支撐一時。
二、周泰。
周泰是孫權的近衞,他的職位和許褚、趙雲相當。而且周泰在戰鬥中,也多次救孫權於水火,完滿的完成了自己的職責。
後來孫權在一次宴會上,讓周泰脱下衣服,指着自己的滿身傷疤,説這些傷疤的來歷。每説一處,就飲一杯,最後周泰喝得伶仃大醉。孫權派人用自己的青羅傘蓋送周泰回營,來表彰他的功績。以周泰的英勇,也可以和馬超一戰。
三、丁奉。
丁奉是東吳的老將,他作戰驍勇,勇冠三軍。在《三國演義》裏,他是東吳難得的智勇雙全的將領。在作戰時,丁奉大多時候,都身先士卒。在書中描寫,張遼也是被丁奉射中腰部而死的。
在後來的東興之戰中,丁奉率領三千人馬。“雪夜奮短兵”,大敗魏軍,取得了以少勝多的光輝戰績。從這些方面來看,丁奉也有與馬超一戰的能力。
四、淩統。
淩統是被甘寧射死的凌操的兒子,也以驍勇聞名。他在《三國演義》中,曾經在濡須口和張遼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從這裏來看,也有和馬超一戰的實力。
但是,以上的這些將領雖然都能夠和馬超一戰,但是都沒有戰勝馬超的能力。時間一久,必敗無疑。東吳打仗主要以詭計為主,很少鬥力鬥勇。因此,關羽看不起東吳的將領,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你是如何看待馬超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