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我國自古以來並不缺乏人才,甚至可以説是人才濟濟,但卻似乎面臨一個難題:留不住人才。經常也可以看到類似新聞,某位科學家出走國外,隨之改變國籍。比如説物理學家尹希。
九歲考入北京八中,十三歲就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三十一成為哈佛正教授。但是尹希卻最終加入美國國籍,在美國娶妻生子,不肯回國。是何原因造就這位天才物理學家,我們從他的個人經歷窺探一二。
“與眾不同”的成長經歷
尹希自小就擁有神童稱號,出生於1983年,是標準八零後。尹希自身成就也和家庭密不可分,據公開資料,尹希父母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且都是大學教授。良好的家庭氛圍以及天賦,造就“神童”尹希。
為兒子,尹希父母專門制定培養計劃,希望兒子健康成長有所成就。尹希從小也在數學和物理方面有着驚人天賦,甚至8歲就看量子力學和微積分。也因其過人天賦,尹希求學之路也顯得“與眾不同”,一路跳級,年齡遠小於同班同學。
1993年,尹希10歲就以考入北京八中少兒班,6年的中學課程僅用三年就完成。當時針對天才兒童,中國科技大學專門建立少年班,尹希高中畢業後也成功考入此班級。彼時的尹希甚至還不滿十三歲,是少年班年紀最小的學生。
尹希的求學經歷並值得家長借鑑,畢竟大多數孩子都是普通人。實際上國內對神童,甚至少年班,都有很多爭議。很多天才頭頂光環進入少年班,最終都籍籍無名,自身生活都無法保障。
童寧鉑也是神童,卻依舊自卑,出家五台山。尹希和童寧鉑不同,上大學後,尹希很快適應大學生活,於2001年畢業。畢業之後的尹希該何去何從?是選擇直接工作,還是繼續深造,一切都成為這個18歲青年要面對的難題。
大學畢業,哈佛留學,三十一歲正教授
很快尹希便做出決定,赴海外求學,但是該選擇哪個學校?經過一系列入學考試和申請,美國耶魯、哈佛、哥倫比亞等名校都拋出橄欖枝,且都提供全額獎學金。經過多方考慮,尹希最終選擇哈佛大學。
尹希在哈佛,主攻弦理論和量子引力,並於2006年博士畢業。就算是人才雲集的哈佛,同樣沒能阻擋尹希天賦,還專門為其開後門。當時哈佛大學有一條規定,本校博士生不得在該校讀博士後。
但是因為尹希在物理學的天賦,哈佛專門為其開後門,允許尹希打破常規繼續讀博士後。博士後畢業後,尹希先是成為哈佛物理系助教,在31歲時更是成為正教授。除過名譽之外,尹希還獲得許多物理學大獎,比如美國斯隆研究獎。
尹希成年之後的時光,基本都在美國度過,畢業後的工作也是在美國。或許很多人會問,尹希這麼優秀的人才為何不回國?國內的科研環境也不錯,對於這一提問尹希也有自己看法。
加入美籍,不肯回國
尹希在美國將近二十年,也早已經娶妻生子,加入美國國籍,成為美籍華人。從個人角度出發,尹希所作一切無可厚非,都是自身選擇,任何人無權干涉。但是我們總希望優秀人才能回國,填補國家科研方面的不足,實際上尹希曾經説過一段話。
大致意思是:哈佛的研究環境比較優越,自己早已適應哈佛,能與各方物理大牛交流。對於未來,尹希説:“如果自己有一日回國,並不會獨自一人,而要帶一整個物理研究組”。尹希在中國僅僅是讀本科,並未系統接觸科研圈,對於中國科研環境可能存在誤解。
確實現階段,中國科研環境或許不如外國,但中國進步一直很大。像尹希這樣的人才外流,實在令人痛惜,除尹希之外,或許還有類似的科研人才。但是毋庸置疑,隨着我國越來越尊重人才,這一問題肯定會解決。
結語:
人才培養需要漫長週期,並非一蹴而就。自近代以來,我國確實有大批人才出走海外,卻也不乏毅然回國之人。就連錢學森先生針對我國科研,也有著名的“錢學森之問”,我國為何培養不出傑出人才?
實際上,我國科研環境或許確實存在略微瑕疵,卻也在不斷改善,謀求良性循環。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經過國家努力,我國科技一定能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