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和張學良:曾經看不起的父親,終將成為人生偶像

一、
曾經有一對相愛相殺的父子,張作霖和張學良。
就像很多的家庭關係一樣,小兒子對老父親百般看不慣,覺得他老古板、落伍,可當自己成長後才發現,還是老爸厲害。
所謂今生父子,就是前世冤家。
只是張作霖和張學良的孽緣,有點殘酷。
1912年,是張作霖改變命運的一年。他被封為中將師長,也在繁華的奉天城中安家落户,每天忙的不可開交。
原配夫人趙春桂帶着孩子們,還住在新民老家。
那天,趙春桂把張學良叫到身邊:“兒砸,你瞅瞅家裏是什麼光景,米缸都見底了,趕緊進城去,找你爹要錢。”
從新民到奉天,騎馬也得兩個小時。
12歲的張學良不會騎馬,只好坐車去,只不過是拉糞車。一路上,他看着嗡嗡亂飛的蒼蠅,感覺每隻都長得和死鬼老爹一樣。
在帥府門口,他對衞兵説“我爸是張作霖”,然後挺直腰桿往裏衝,可迎面而來的,是衞兵的刺刀。
“呦,這是第幾個認爹的啦?”
“小叫花子,滾犢子。”
明晃晃的刺刀一起衝來,把他的狗皮帽子都挑到一丈外,這樣的大起大落,誰家小孩子受得了?
張學良只好原路返回,他踢着腳邊的石子,重重罵了一句:
“媽了個巴子。”
張作霖和張學良:曾經看不起的父親,終將成為人生偶像

幾個月後,張學良又一次坐上開往奉天的糞車。
他的母親趙春桂快不行了。
或許是張作霖的冷漠,或許是丈夫的薄情,趙春桂感覺受到了一萬噸傷害,卧牀不起已經很長時間。
她的臨終心願只有一個,見丈夫最後一面。
這一次,張學良順利進入帥府。他來到客廳,見到大發雷霆的張作霖,怯生生的説:“爸,媽不行了,你去看看她吧。”
“又特麼來煩我,滾犢子。”
張學良馬上就繃不住了,小臉一抽,“哇哇”的哭着走出帥府,邊走邊罵:“媽了個巴子。”
如果他手中有槍的話,恨不得斃了張作霖。
從此以後,他打心眼裏恨自己的父親,再加上隨之而來的青春期,一個叛逆少年新鮮出爐。
爹讓他好好學習,他偏要上房揭瓦;
爹讓他孝敬老師,他偏要擾亂課堂;
爹讓他.....
總之,凡是張作霖讓他做的,一概不做。凡是張作霖不讓他做的,一定超額完成。
張作霖和張學良:曾經看不起的父親,終將成為人生偶像

二、
在男孩的人生中,有一段時間屬於“殺父期。”
他們對自己的父親極其不屑,雖然在家庭中依然是唯唯諾諾的孩子,但在心裏早已有一個膨脹的巨人,俯視着面前的中年人。
他們會覺得,老父親也不過如此。
你現在年薪10萬,我以後一年賺一個億;
你品味太差勁,看看我,多洋氣;
你創業成功又怎樣,還不是個土鱉,呵呵。
“殺父期”的張學良就是這樣,只不過別人只能在心裏想想,而他卻能做出來。
從小,張作霖的家境不好,後來從事的職業也比較特殊,想讓他有文化,就好比強迫張飛繡花。
但他現在發達了,可以培養兒子嘛。
可張學良不再熱衷於四書五經、騎馬打獵,也對父輩的江湖不感興趣,而是打網球、學英語、開飛機。
他心中的聖地,是大海彼岸的美利堅。
老父親想傳授人生經驗,兒子卻不屑一顧,隨時準備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這樣的叛逆青春,又何嘗不是你我的曾經?
張作霖和張學良:曾經看不起的父親,終將成為人生偶像

三、
1928年,“皇姑屯事件”終結了張作霖的生命,也開啓了張學良的新生。
他曾經渴望逃離帥府,如今卻成為新的主人。
那間寬敞辦公室的燈依然亮着,所發生的事情依然照舊。東北人要吃飯、日本人要利益、手下軍人要地位......坐在太師椅上的張學良頭都大了。
他突然發現:“老爸的人生,沒有那麼不堪。”
當初的一切不理解、叛逆、鄙視,都來自於未經世事的無知,和不識人間辛苦的淺薄。
此時的張學良,決定向父親學習。
模仿他為人處世的方法,模仿他接人待物的樣子,甚至模仿他對軍官們訓話的語氣,他竭盡全力想成為另一個張作霖。
比如,張學良特別討厭“少帥”的叫法。
在民國,大家對軍閥兒子的稱呼是“少帥”,侄子、外甥叫“侄帥”、“舅帥”,跟古代“衙內”的意思差不多。
意思是,要不是有一個好爹,你算老幾?
在張作霖活着的時候,大家對張學良的稱呼是“少帥”,叫了很多年,大家都習慣了。
當他就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後,手下一個軍官來彙報工作:“少帥,我覺得這件事吧......”
張學良沒反應,完全不搭理。
此時,秘書提醒這位軍官:“要叫總司令。”這哥們瞬間醒悟,然後重新彙報:
“總司令,我覺得這件事吧......”
“嗯,拿過來,我瞅瞅。”
張作霖和張學良:曾經看不起的父親,終將成為人生偶像

四、
有人會説,一個稱呼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我覺得,這是張學良的心境變了。
曾經的熱血青年,在父親的羽翼下肆意生長,把天捅破也沒什麼大不了,反正有父親撐腰。不論貧窮或富裕,他都會竭盡全力保護自己的孩子。
當孩子長大後,見識了人心的複雜、經歷了社會的黑暗、也感受過精疲力竭的無助,就會知道:
“能為自己撐起一片天的,只有老父親。”
孩子想起曾經的豪言壯語時,會發出一聲苦笑,然後就會理解自己的父親,並默默送上一份遲到的感激。
這時的父子關係,是平等的。
他們會在一起喝酒,聊聊生活談談工作,興之所至還會指點江山,而對父親的陳舊觀念、老土品味,也會多一絲包容。
這樣的人生體味,又何嘗不是你我的現在?
張作霖和張學良:曾經看不起的父親,終將成為人生偶像

五、
人生就像拋物線,巔峯過後,就是深淵。
張學良少年得志,28歲就是“東北王”,在中原大戰時又和蔣介石並肩,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副總司令。
那一年,他才30歲。
可就在一年以後,“九一八”來了,從雲端一夜之間跌落泥潭的酸爽,除了張學良外,沒有第二個人能夠體驗。
再過5年,他失去了自由,一輩子。
在此後的人生中,張學良活在別人的目光中,連半點個人自由都沒有,又何談當年的輝煌。
在監禁的一畝三分地上,他除了吃飯、睡覺、打網球、釣魚外,有沒有不能對外人説的......思考?
比如,他的外交為什麼會失敗?
比如,他的家庭生活到底算不算成功?
比如,他的做人有什麼缺點?
我想,在漫長的監禁生活中,張學良肯定有所反思。要不然,他也不會在晚年接受採訪時説:
“我父親這個人,比我厲害。”
張作霖和張學良:曾經看不起的父親,終將成為人生偶像

六、
不論功成名就或是蹉跎半生,到頭來,你總會發現不如父親成功的地方,要麼是事業,要麼是做人,要麼是感情,要麼是心境。
這時的孩子,會對父親仰望崇拜。
從調皮搗蛋的叛逆少年,到推背換盞的中年,再到白髮蒼蒼的老年,孩子對父親的態度是持續走高的。
人還是同樣的人,只是,當年的孩子做父親了。
“我父親這個人,比我厲害”,短短10個字,藏着一個孩子對父親的孺慕之情。
對於張作霖,張學良想到了什麼?
或許是佩服他縱橫捭闔的手段,或許是對他白手起家的景仰,或許是推崇他管理家庭的能力,總之,張學良沒有的一切,張作霖恰好都有。
這時的張學良,恐怕不止一次給父親點贊。
這樣的心路歷程,又何嘗不是你我的將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52 字。

轉載請註明: 張作霖和張學良:曾經看不起的父親,終將成為人生偶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