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小凡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古人重道義,又信仰“多子多福”,所以除了自家的親生兒女之外,也多有義父義子的存在。在歷朝的戰亂時代,無數年幼的孩子淪落為孤兒,更是掀起了收養的風氣。明朝皇帝朱元璋就有多達二十多個養子,皆視如己出,日後也成為他守護江山的臂膀。
朱元璋是出了名的和尚皇帝,在雙親去世之後曾在寺廟出家,而後因饑荒被迫再出去討生活。他在戰亂中收養多位孤兒,也或許是因感其身世相同。在馬皇后的照料下,兩人一度有二十多個養子,後來全部為朱家天下效命。
但奇怪的是,在朱元璋打下天下之後,其所有養子卻改回原來的姓氏,無一人再姓朱。多年後如此大規模地更換姓氏,又是為何呢?
幼年生活坎坷,遇良人改變命運
歷史對於朱元璋的評價極高,順治帝曾説:“朕以為,歷代賢君,莫如洪武。何也?數君德政,有善者,有未盡善者。至洪武所定條理章程,規劃周詳,朕所以謂歷代之君不及洪武也。”但在最初,這個失去家人的和尚並不知道自己也有當皇帝的一天。
直到他遇見了郭子興。當時抗元鬥爭正進行得如火如荼,朱元璋離開皇覺寺後便加入革命。正是因為有了郭子興的賞識,朱元璋後續才能身居高位,並且一步步打下了天下。在迎娶馬皇后之後,他更是一路走上坦途。
收養二十多義子,後續助其打江山
根據史料記載,朱元璋大概收養過20多位義子,這些人大多是無家可歸、父母雙亡的孤兒。比如説沐英“少孤,從母避兵,母又死。太祖與孝慈皇后憐之,撫為子,從朱姓”。另一位義子徐司馬也是如此,“元末兵亂年九歲,無所依。太祖得之,養為子,亦賜姓”。
這或許也和朱元璋的坎坷身世有關,他出生於普通家庭,而後父母兄嫂皆因為饑荒以及瘟疫而去世。亂世中的孤兒更引起他的同情,便被他收養為義子,如親生兒女般養育。馬皇后更是視義子如自己所出,以至於在馬皇后去世之時,還有義子因悲痛而吐血。
但背後同樣不乏現實原因,朱元璋起兵後,雖然自身勢力不斷壯大,但危險也在增加,特別是他缺乏一支絕對忠心於自己的“朱家軍”。在這種情況下,收養義子是最佳的方式。
這些人得到朱元璋的收養、重用,長大後必然忠心耿耿,他們與朱元璋之間除了君臣關係外,還有一份父子之情、養育之恩。後來的事實也是證明了朱元璋這步棋沒有錯!
朱元璋身邊原本已沒有多少親信,有了二十多義子的相助,打江山時也得力得多了。朱元璋的高明之處,便在於得人心。其中有真情亦有道理,助他一舉拿下了萬里江山。
為保朱家政權,命令義子改姓
朱元璋有二十多個義子,為何後世卻沒有關於朱家義子後代的記載呢?實際上,在當上皇帝之後,朱元璋曾下令,讓二十多義子改回自己原來的姓氏。在收養之初,朱元璋親自賜姓朱,後來為何又改變主意呢?其原因在兩百多後才真正揭開,不得不説朱元璋真是高明!
據《史記·越世家》記載:“狡兔盡、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在奪得政權之後,得力助手也會成為皇帝的潛在威脅。
朱元璋勒令義子改姓,也是出於這樣的原因。在大明江山穩定下來之後,朱元璋已經有了許多兒子,這些義子們已經失去了利用的價值,於是他們紛紛被要求改回原來的姓氏,排除出皇室的範圍。朱元璋一心想把江山交予兒子朱標,太多的朱姓義子也成了威脅。
朱元璋的目的雖是現實,但相比於大多數皇帝的做法,他已顯得極為仁慈。只是命令義子改姓,而沒有動用手段迫害奪權,到底還是顧念着義父義子之間的情誼。
世人皆知朱元璋心狠手辣,但在他對待義子這一方面,還是不應該太多批判的。這一高明的辦法,既沒有傷害義子,也保全了朱家真正子嗣的利益。
小結
在歷史上,對於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評價褒貶不一。作為一個皇帝,他無疑是值得肯定的。明朝這一輝煌的時代,也是由他一手開啓的。皇室家族少不了手段權衡,但無論如何,在收回義子皇室身份的過程中,朱元璋的方法也足以稱得上“高明”。
參考資料:《史記·越世家》、《明朝秘史》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