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他被稱為“離諾獎最近的華人”,如今放棄美國生活,毅然回國發展

由 費莫白竹 發佈於 經典

人才的多少可以算得上是衡量一個國家教育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無論哪個年代賢明的君主總是會想方設法的將人才留在自己的國家。"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國也是一個惜才如命的人,而也有那麼一些愛國人在學有所成後也不忘回到祖國,為祖國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趙翼曾經在詩中寫過,"江山代有人才出,獨領風騷數百年。"這句話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一個國家,無論在什麼時期人才都是最值得被重視被珍惜的。在過去中國的科技能力十分落後,能造出來的高科技的東西也很有限。為了更好的發展只能從國外引進的那些中國當時造不出來的東西,但得到東西是次要的,主要的還是掌握造出高科技產品的技術。中國最早期的科學家們,在學術上有了重大突破後,最先想到的就是回到當時還很落後的中國,放棄國外的優厚條件,毅然投身到了祖國的建設中去,祖國今天的繁榮昌盛也正是因為這些科學家們為祖國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今天要介紹的這位科學家,他在生物化學物理等領域有卓越的成就,他同時擁有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和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的雙重殊榮。他也是單分子生物學、無標記光學成像、單細胞基因組學的卓越領導者。他也被外媒稱為是"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這位優秀的科學家叫做謝曉光。

謝曉光與那些中國早期的科學家們不同的是,他生活在一個和平昌盛的年代,這也代表了相比起以前,他有了更多的道路可以選擇,碰到的機會也會增多。謝曉光結束了在北京大學的學業之後,為了繼續深造,便又前往了美國進行學習。謝曉光能在化學領域有所作為,除了自身的天賦努力之外,也與他從小生活的家庭環境有關。謝曉光的父親是大學裏的化學教授,母親在化學領域的經驗也十分豐富。孩子從小都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長大,謝曉光也因為從小受父母的"化學"薰陶,耳濡目染的,也開始對化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這樣一個擁有濃厚學習氛圍的家庭條件中,謝曉光對於化學和數學的興趣在上學時期便超出同齡孩子許多。謝曉光的求學之路十分平順,並沒有什麼磕磕絆絆。但謝曉光在上學的時候經歷了社會改革,他的父母也因為這次改革而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好在謝曉光那年正好趕上的高考制度恢復,他也能順利的考取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大學,北京大學的化學系。在大學中,謝曉光度過了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四年,對他來説北京大學不單單是他的母校,更是他父母工作了很多年的地方,所以他對北京大學的感情也十分的深厚。


從小就有化學天賦的謝曉光很快就在國外的化學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1999年的時候謝曉光就被當時世界上揹負盛名的哈佛大學聘請並擔任為化學與生物系的終身教授。此時的他在化學領域所做的貢獻已經比他的父母要更強了。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還比一浪強。多年在美國教學的他已經適應了美國的作息時間。當時的他也擁有了美國國籍。但在國外已經得到重視的他卻想要回國發展,並且這種想法一天比一天強烈。雖然這些年一直生活在大洋的另一邊,但對於祖國發展的信息和近況他一直都在關注,絲毫沒有懈怠。


謝曉光想要回國的消息引來了不少的質疑,但謝曉光説無論我的國籍是什麼,我的內心一直是向着祖國的。短短的一句話就足以表明他的立場,愛國無需多言,學有所成後的謝曉光直接在回國後用行動予以證明。他選擇回到母校,在北京大學投入建設了動態光學成像中心,直接讓北京大學在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發展直逼清華。


謝曉光自身的科學價值總是不斷地在提升,總是能夠給我們帶來新的驚喜與消息。他的一生獲得了無數的榮譽,單拎出一個來看看,也不是一般人能夠輕易超越的。隨着現在國內形勢越來越好,更多的人才也願意留下來,謝曉光的這一愛國做法説不定也可以點燃更多身在海外的學子們的愛國之心。也希望有朝一日,他們學有所成後也能對祖國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結語:

我們都是普通人,或許沒有辦法做到能像謝曉光一樣優秀,但是我們可以透過現象看本質,學習他身上的愛國精神和崇高人格,社會的穩定需要我們的維持,國家的富庶需要我們努力,事情或大或小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內心應該一定要深愛這片養育我們的土地,將愛國思想能夠更好的發揚下去!

引用資料:

《己亥雜詩》

《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