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嘆!天京保衞戰,李秀成25萬大軍,輸給了只有5萬兵力的曾國藩

文/四季文史

1862年5月,曾國藩命令曾國荃率領3萬湘軍水陸並進,28日搶佔秣陵關、大勝關和三叉河,截斷太平軍糧道,之後又調來2萬援軍,共5萬人圍攻天京。5月30日就打到了雨花台下。洪秀全恐慌不已,一日三詔命令進攻上海的李秀成率大軍回援。此刻的天京已經到了危急時刻……

所謂一將無能,累死三軍,洪秀全在太平天國建立初期,作用還很大,但是到了掌權之後,所表現出來的侷限性和對時局的誤判,最終導致天京保衞戰失敗,葬送了太平天國的命運。那麼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回援的李秀成25萬大軍,為何就戰勝不了曾國藩的5萬兵力呢?失敗的原因不應該歸咎於李秀成。

可嘆!天京保衞戰,李秀成25萬大軍,輸給了只有5萬兵力的曾國藩
天京保衞戰形勢圖

一日三詔命,李秀成的仗打得太憋屈

太平軍與湘軍交戰數次,數天京保衞戰最為激烈,最為悲壯。從人數上來看,洪秀全率領的太平軍幾十萬,而曾國荃率領的湘軍才七萬多,形成鮮明對比。

可嘆!天京保衞戰,李秀成25萬大軍,輸給了只有5萬兵力的曾國藩
曾國荃

天京保衞戰發生在太平天國後期。當時李秀成麾下有二十五萬人,他分兵一部趕回天京加強防務,自己則留在蘇州,打算進攻湘軍重地安慶的曾國藩,逼迫曾國荃從天京撤軍回援,一路打下巢縣、無為、舒城後,在攻打六安時,天京雨花台失守,洪秀全再次嚴詔催逼李秀成親自回援。

1862年9月14日,李秀成由蘇州出發,督率13王,領兵20萬,回援天京。10月13日李秀成打到天京城下,與湘軍大戰,反覆衝殺,一個多月都沒能打敗曾國荃,解圍失敗。到了年底,李秀成只有率部進入天京城內。

可嘆!天京保衞戰,李秀成25萬大軍,輸給了只有5萬兵力的曾國藩
李秀成

1863年2月底,李秀成為了收集糧草,再次率部渡江北上安徽,結果還是在走到六安時,天京聚寶門差點被攻陷,洪秀全再一次將他召回。11月曾國荃攻佔孝陵衞,以及天京城外圍所有城鎮要點,李秀成建議洪秀全“讓城別走”,但遭到天王拒絕。

二“讓城別走”遭拒,洪秀全錯過最佳時機

面對天京的圍困,“讓城別走”是東山再起的最佳選擇,但是即使等到湘軍合圍後,洪秀全仍然拒絕這一提議。這背後的本質,主要是太平天國內部政治上日趨保守和腐敗安逸等原因,不思進取導致了最後的失敗。

在洪秀全看來,天京是最後的據點,他相信會有天兵天將協助守衞天京,這一錯誤的決定,致使太平天國錯過了撤出天京以圖再舉的最後機會。李秀成面對如此局勢,也沒有選擇離開,而是堅持守衞天京。

洪秀全疏於抵抗,應戰不積極,消極怠工。他讓李秀成不要在城外抵抗,到城內防守,這本身還是個錯誤的決定。

可嘆!天京保衞戰,李秀成25萬大軍,輸給了只有5萬兵力的曾國藩
洪秀全塑像

三、天京陷落,短命王朝終淹沒在歷史洪流之中

1864年6月1日,天王洪秀全病逝(一説自殺),終年50歲,幼天王洪天貴福即位,李秀成成為太平軍的實際領導者。

7月中旬,曾國荃安排四路人馬對天京進行總攻,太平軍在沒有糧草的情況下依舊與湘軍進行了血戰,奈何湘軍氣勢太盛,太平軍在失掉太平門之後,再也沒有迴旋的餘地。7月19日,李秀成遂帶上幼主出逃,天京陷落。

三天後被俘,李秀成被俘,在寫完供詞後,8月7日被曾國藩殺害, 年僅40歲。至此,天京保衞戰失敗,橫掃了大半個中國、震驚世界13年的太平天國徹底覆滅。

可嘆!天京保衞戰,李秀成25萬大軍,輸給了只有5萬兵力的曾國藩
劇照:洪秀全

四、太平天國留給我們的思考

回想當年,1851年金田起義之初,太平軍幾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一兩萬人就能殺得一二十萬的清軍丟盔棄甲,甚至逼得曾國藩差點戰敗投湖自盡,為什麼僅僅13年後,二十五萬的李秀成就打不過只有五萬人的曾國藩了呢?

可嘆!天京保衞戰,李秀成25萬大軍,輸給了只有5萬兵力的曾國藩
油畫:金田起義

1862年,太平軍中廣西老兵幾乎傷亡殆盡,所謂的25萬大軍絕大部分都是收編的江浙農民和投降清兵,戰鬥力跟當初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據李秀成口述的記載,在天京保衞戰決戰時期,太平軍僅有萬餘人,而且其中不少還失去了戰鬥力,真正能夠守城的人不過四五千人,而攻城的湘軍有五萬人之多,帶兵的將領都是湘軍中驍勇善戰之輩,例如:曾國荃、鮑超、蕭孚泗、羅逢元等。如此大的人數差距,使得太平軍的防守本就艱難,加上整個兵力的分散在天京四周的城牆上,機械的進行防守,也就是説兩軍交戰的地點基本是有湘軍主導,太平軍完全是依託陣地,不斷的消耗自己,沒有嘗試突圍一支軍隊去湘軍的後方,來一個前後夾擊。可見,整個天京保衞戰中,太平軍都是被動挨打的局面。

可嘆!天京保衞戰,李秀成25萬大軍,輸給了只有5萬兵力的曾國藩
劇照:太平天國中的女子兵團

洪秀全也是農民起義的領袖,雖然他的起義之舉對後世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但洪秀全為人行事,帶有很強烈的封建迷信思想,他一直相信“古來事業有人做”,相信神靈,所以在天京保衞戰中,他的消極懈怠覺得就是順天應人,加上自己當時得了疾病,也無心大戰。

洪秀全是將天京送上絕路的人,他拒絕了任何突圍的意見。而李秀成在遭到各種拒絕後,也無心佈置防務,出於消極應戰狀態,而這恰恰與湘軍的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形成鮮明對比。太平軍安能不敗?

可嘆!天京保衞戰,李秀成25萬大軍,輸給了只有5萬兵力的曾國藩
油畫:太平軍

五、話外音

歷史的侷限性,往往帶給歷史事件另外一份色彩,也帶給歷史不同的結局走向。以洪秀全為首的太平天國運動,歷史數十幾載,影響範圍之廣,速度之快實屬罕見,運動嚴重震懾了清廷的專制統治。然而帶有農民性質色彩的起義總免不了打上時代的烙印,有時候是曇花一現,有時候是悲壯長久。

來聽聽後人對太平天國的看法:

孫中山:“洪秀全未成而敗,清人貶之為寇,而我們四人(指孫中山、陳少白、尤列、楊鶴齡)的志向正如洪秀全一樣,那麼,我們四人倒成了清廷的“四大寇”了。”毛澤東:洪秀全等人代表了“在中國共產黨出世之前向西方尋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可嘆!天京保衞戰,李秀成25萬大軍,輸給了只有5萬兵力的曾國藩
太平軍與湘軍的終極

作者||四季文史

(對於這場激烈的攻防保衞戰,太平軍徹底失敗了,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關注@四季文史,歡迎點評,圖片源自網絡,侵權必刪。)

舉報/反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20 字。

轉載請註明: 可嘆!天京保衞戰,李秀成25萬大軍,輸給了只有5萬兵力的曾國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