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牽動國民神經。最近兩部熱播電視劇《陪你一起長大》和《小捨得》反映了教育資源爭奪的激烈程度,不僅把觀眾的注意力聚集在低齡教育階段,而且暴露了一個深層次的認知偏差問題——究竟什麼才是“好”的教育。劇中人心目中所謂“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能夠獲得升學率最高的學校或班級的入門券,然後考出最漂亮的成績,唯有如此家長才能安心,孩子也才能有自信心。即使是那些明明具備足夠經濟條件、家庭基礎,完全可以因材施教的父母,也不能免俗,偏偏只看重分數。
比如《陪你一起長大》中的新月一家,家庭條件可謂相當優渥,各種教育投入也非常大手筆。剛剛幼兒園大班的新月不僅學英語、彈鋼琴,還會用法語朗誦詩歌,但是父母卻天天為她能否就讀重點小學焦慮不已。再比如《小捨得》中各項能力都很優秀的歡歡,聲樂比賽拿了一等獎,但是沒能進入培訓機構的“競賽班”,這個小挫折幾乎成了全家人的噩夢。這無疑是一個悖論,明明家庭最有條件實施素質教育,明明子女也具備這方面的能力,但是大家的教育共識卻只有一條:考好分數,進升學率最高的學校。這未免令人遺憾,但更引人深思,造成這個結果的,究竟是客觀的教育“內卷”,還是育人標準的主觀單一化呢?這種思維其實是後發國家的通病,是教育資源長期相對匱乏、社會選拔標準相對單一的後遺症,實質上已經滯後於我國目前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現狀。
後發國家因為起步晚、基礎薄弱,各種資源都相對匱乏,教育發展尤為艱難。以高等教育為例,改革開放前,相關資源匱乏,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為高等教育培養預備人才的中小學教育,尚沒有條件以素質教育為目標,只能以應試教育為基礎,從而把分數當作唯一準繩。這就形成了學校只看升學率,學生只看分數,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盛景”。然而,截至2020年6月,中國高等院校已經達到了3005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740所。各類教育機構快速增長,高考已不再是獨木橋。
隨着產業的升級換代、行業門類的增加,職業的種類也在不斷增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只以分數為單一標準的選拔模式,早已不能滿足就業市場對多種人才的需求量。近年來頻頻出現的“技術工人短缺”“新興行業人才缺口巨大”等新聞,都已經説明了應試教育的選拔模式正在成為“老皇曆”,多元化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才是我國教育發展的未來。但遺憾的是,很多人的教育觀念並沒有隨之發生質的改變。就以這兩部電視劇為例,劇中的幾户人家,大多經濟條件良好,有房有車,僱得起保姆、鐘點工,還獲得了祖輩在經濟與社會資源上的大力支持,供養一個或兩個孩子,使孩子獲得相對優良的教育,顯然不是問題。但是他們卻一門心思地拼學區、拼分數,孩子真正感興趣且願意為此付出的天賦和專長不是被無視就是被犧牲……可見,觀念的滯後正在扭曲教育發展的應有之義,毀掉教育健康發展的可能性。
不過這也是後發國家發展的必經之路,同為儒家文化圈的日本、韓國還有新加坡,也都在經濟騰飛初期格外看重分數,教育同樣出現“雞娃”現象,高考競爭也格外激烈。但隨着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教育資源、人才標準逐漸變得豐富與多元起來。所以,所謂的教育“內卷”究竟有幾分是客觀現實,又有幾分是人們的“刻板印象”,這才是當下家長與學校真正應該思考的問題,也是破除各種“雞娃”焦慮心理的可能所在。自古教育就不止一條路,因材施教才是根本。
(作者:夏雪,系社會學博士,原題為《熱播劇中的“分數焦慮”反映現實教育焦慮》)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