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每次考試總是先考語文,你看看這代表了什麼?
在座各位,大多數朋友都曾度過開心卻又苦澀,煎熬卻又令人回味的學生時代吧。
論及學生時代,令人頭疼的想必便是父母對於成績、學業的嘮叨,老師對於課上課下紀律的要求,還有那讓學生接近於暈眩的考試。
考試是令人頭疼的。對於一些重大考試,比如説升學考試,有些心理素質不過關者,甚至因此而失眠,或是引發身體各方面的症狀,茶飯不思,寢食難安。
不知大家注意過沒有!從小學時期始,至高中時期末,考試的諸多科目中,總是第一門面對語文這門科目。從小到大,無一不是語文在先,緊跟着數學,再是其它科目,最後是外語。這樣設計的目的是什麼呢?
作為國人,語文乃國人之必要語言。語文是最為貼近書本學習的科目,不比外語,咱們課間休息交流啊,需要使用外語嗎?不比物理,一個杯子從三樓墜下,咱們還去計算它的重力加速度嗎?不比生物,小便即是小便,咱們還需要計算它通過大腦皮層傳遞多少層信號才排出體外嗎?
唯獨語文,大為不同。語文是一門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學科。
語文試題中,大多是一些主觀性的題目,相對之下,這些容易得分;再者説了,結合國人之特性,語文卻都是大家拿手的科目。將語文安排在第一門科目,為的是皆大歡喜,讓學生有個好的開端,取得好的成績,從而迎接下幾場考試。
此外,將語文安排在第一門科目,意在重視語文教育,意在將母語將文化推崇到一定的高度,這個高度是需要推崇亦是必要推崇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應該好好學習,好好考試才對!
還有一點,語文不比數理化,它是一門注重積累與修養的科目,雖不注重邏輯能力(但不代表沒有邏輯能力)。它要求學生大部分的時間用來背誦記憶,用來靈活運用古詩詞文篇章。相對而言,語文不太注重邏輯思維能力。
而人體上午卻是邏輯思維能力緩慢的一個階段,如若一上來就整高強度的數理化,那一下便把考生給整蒙了,適得其反,反為不美!而下午那段時間,則是思維能力的黃金時期,將它運用在數學上面,能有個好的效果。
開門紅,開門紅。考試的第一天意義非凡。第一天第一場安排語文,給考生一個良好的開端,還祖國一片美好的未來!同時,既是尊重文化,又是弘揚文化,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