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是我們的國家的國粹,如果你夏天有閒情逸致跑去城市的公園、村子裏的村頭村尾、社區裏的大樹下,你都能看見兩個老大爺在象棋盤上廝殺正酣,旁邊還有一堆老大爺一邊圍觀一邊指指點點。
象棋的玩法千變萬化,最終目標就是想方設法的將敵軍將帥斬落馬下。馬走日,象走田,車橫掃,炮隔山打牛,看似一切都有着限制,但是在限制中又有着無窮無盡的變化,這就是中國古代先賢的智慧,象棋充分展現了中國古代的中庸和辯證思想,正所謂沒有誰是無敵的,相互制約這盤棋才能下的久。
會玩象棋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象棋中有一個規定,那就是將帥不能離開屬於自己的地域範圍。這讓人覺得將帥十分雞肋,作為一軍之主,不是應該文武雙全嗎?怎麼感覺將帥毫無用處?其實象棋的這個規定是漢朝時期加上去的,還跟項羽與劉邦爭霸天下有點關係。
根據歷史記載,象棋一次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經由秦朝傳播,漢朝正式成型,成為貴族的消遣日常,看到象棋中的“楚河漢界”應當就懂。那麼象棋中將帥只能在自己獨特的範圍內的規定是由於什麼原因加上去的呢?
秦末羣雄起義,一同殺進咸陽推翻了秦朝暴政(當然最快的還是劉邦)。不過爭霸天下有贏有輸,打到最後只剩下兩方大勢力,一個是勇猛天下的楚霸王項羽,傳説他可以單手提起上前斤的重物,還有一個就是十分擅長收買人心的劉邦了。
兩人交鋒許久卻遲遲分不出勝負,但是劉邦深得民心,長此以往,項羽必敗無疑。瞭解情況的項羽主動出擊想要和劉邦決一死戰,可是劉邦也不是傻子,秉持着正義之軍的名號固守城池。
項羽內心不服,就上前罵陣,劉邦依然不做理會,但是項羽這一罵就是幾天,忍無可忍的劉邦出來和項羽理論。劉邦以前本身就是地痞流氓,嘴上功夫了得,只見他出來和項羽對罵,項羽怎麼可能罵得過巧舌如簧的劉邦,於是越爭論越生氣,一氣之下張弓射箭,把劉邦的大腿射傷。
深知自己打不過項羽的劉邦在護衞的掩護下急忙退下,從此再也沒有和項羽正面對對峙過。劉邦雖然武力值不行,但收買人心的確有一套,麾下聚集了不少良才,最終將項羽逼到烏江自刎的地步。
礙於項羽跟劉邦武力值的巨大差距,尤其是劉邦被項羽射出的那一箭,因此從漢朝以後,象棋中將帥被規定只能在固定的範圍活動,並且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將帥不能見面,一旦見面必須死一個。這既是我們常説的“碰將”。
將帥作為一個軍隊的最高統領,他是整個軍隊的大腦,是必須要被嚴格保護起來的。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位置就需要去做不同的事情,將帥負責在帳篷裏面運籌帷幄,士兵在外為國奮勇殺敵,這才是一支成熟的軍隊的體現。所謀之職,盡職之事,這樣做事情的效率就會更高。
人生如棋,棋如人生,我們是自己人生的執棋者,不浪費自己的棋子,力求效率最大化,棋中見格局,萬事皆中庸。
説完了象棋,我們再來説回象棋的原型,楚漢爭霸。在現代人的角度來看,西楚霸王項羽無疑是更受歡迎的,他武力值強大,為人光明磊落,率直勇猛;反觀劉邦,説好聽點叫知人善用,説難聽點就是收買人心,更何況還有後面的“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但當皇帝這事不是看誰更勇猛就能當的,漢朝的帝王很少有特別完美的,哪怕是名聲赫赫的漢武帝劉徹,哪怕是“位面之子”漢光武帝劉秀,他們也都有着不小的毛病。但這些各有缺陷的漢朝皇帝,卻維持了400多年的大漢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