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科學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發布

人民網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李依環)記者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日前發佈了《2020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科學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報告客觀呈現了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科學學習質量狀況,分析了影響相關學科領域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回應了教育熱點、難點問題。

據悉,本次監測延續 2017 年第一輪國家義務教育科學學習質量監測的基本設計,突出能力導向,重點測查了學生的科學理解能力、科學探究能力、科學思維能力,以及學生的科學學習態度與習慣。監測還結合國家相關政策規定,對學校的科學教育教學狀況進行調查,以反映各地科學課程的實施狀況與國家相關政策的執行情況。

據介紹,為落實《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方案》,2020 年 9 月,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組織開展了第二輪國家義務教育科學學習質量監測工作。按照抽樣有關要求,此次監測在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抽取了331個樣本縣(市、區)、6535所中小學,對近20萬名四、八年級學生進行了現場測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監測現場測試時間由5月底調整為9月底,實際監測對象為五、九年級的學生,監測內容仍為四、八年級內容),對6千餘名中小學校長,近8萬名班主任、學科教師開展了問卷調查。

2020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科學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發布

科學學習質量監測指標與監測工具。圖片來源: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

科學學習質量監測結果顯示,四、八年級學生科學學業表現達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別為80%、79.5%。四年級學生科學學習興趣高或較高的比例為86%,學習自信心高或較高的比例為68.6%。八年級學生物理、生物、地理學習興趣高或較高的比例分別為82.3%、80.9%、71.1%,學習自信心高或較高的比例分別為45.1%、62%、53.1%。近二成的八年級學生期望長大以後從事科學相關職業。

監測結果也表明,科學教師的教學行為改善明顯,探究教學水平高的科學教師比例比2017年上一輪科學監測大幅提高。九成以上中小學校均配備了實驗室、儀器設備、實驗耗材等科學實驗教學資源,但部分資源使用率有待提高。此外,2020年上半年,雖受疫情影響,仍有超過九成的中小學完成了常規教學任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08 字。

轉載請註明: 2020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科學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發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