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你願意買進哪個同學餘生收入的10%?
巴菲特1998年在佛羅里達大學的演講一直被稱為經典,這個演講充分展現了巴菲特的幽默和對問題深入的見解。其中買入同學10%人生的例子尤其精彩:
各位都是 MBA 二年級的學生,應該很瞭解自己周圍的同學了。假設現在你可以選一個同學,買入他今後一生之內 10% 的收入。你不能選富二代,只能選靠自己奮鬥的人。請各位仔細想一下,你會選班裏的哪位同學,買入他今後一生之內 10% 的收入?
你會給所有同學做個智商測試,選智商最高的嗎?未必。你會選考試成績最高的嗎?未必。你會選最有拼勁的嗎?不一定。因為大家都很聰明,也都很努力。好好想想,你會把賭注壓在誰的身上?也許你會選你最有認同感的那個人,那個擁有領導能力,能把別人組織起來的人。這樣的人應該是慷慨大方的、誠實正直的,他們自己做了貢獻,卻説是別人的功勞。我覺得讓你做出決定的應該是這樣的品質。
巴菲特的這個設想最啓發人,他把我很長時間試圖解釋的東西説清楚了,那就是:對於我們來説,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大部分家長的教育焦慮來自於希望給孩子匹配最好的資源。很多家長覺得“稀缺的教育”能夠帶來一個精英的人生。但是巴菲特提醒我們的,是當你選擇一個人的時候,真正重要的標準,是慷慨、誠實、正直、給他人帶來價值這些品質。
智商,跑的最快,聰明程度,考試成績,這些我們為之瘋狂的東西,不應該比那些品質更重要。
教育中如果要挑出一個最重要的東西,就是父母能否把這些品質示範給孩子,其他的硬件,比如智商、成績、技能,都是錦上添花的內容。理解這一點,父母的教育焦慮應該能緩解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