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牛了還是太晦澀?高考滿分作文引熱議

  中新社北京8月5日電 (記者 馬海燕)“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這段話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文章公佈後,生僻的字詞、引言,奇怪的語句範式,讓許多網友大呼“讀不懂”。而浙江省高考作文閲卷大組教授則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此文究竟是堆砌辭藻、佶屈聱牙還是辭章華麗、內容深刻?高考作文能否用晦澀展示才華?這種寫作方式是否值得提倡?引發廣泛熱議。

  據悉,在高考閲卷時,第一位閲卷人只給了39分,第二位和第三位則給了55分的高分。最後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由此可見是經過閲卷組審慎考慮的結果。

  晦澀難懂不只在第一段,而是貫穿全篇。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容納了海德格爾、卡爾維諾、麥金太爾、韋伯、切斯瓦夫·米沃什、維特根斯坦等多位哲學家、社會學家、作家,還有一堆普通人都不會念的生僻字:嚆矢、振翮、肯綮、玉墀、祓魅、婞直、孜孜矻矻……

  “讓人覺得驚訝的是,這些生僻詞、生僻典故和生僻表達都用對了地方。”作家馬伯庸在微博評論稱。但他同時表示,沒這個必要。“作文裏要表達的意思,完全可以用更平實、樸素的詞句來組織,信息一點不會損失。四個字來總結就是:辭不配位。”

  還有人擔心給這種作文滿分,可能會誘導學生模仿,用晦澀表達和生僻字詞“裝高深”“博高分”。例如前些年有高考文言文作文給滿分,就在隨後幾年中引發文言文模仿。

  “這樣不説人話的文章拿滿分,傳遞了一種什麼樣的寫作方法論和價值觀,讓那些按常識寫作要求教學生寫作文的語文老師們情何以堪?又讓那些在考場上好好寫人話的考生們情何以堪?”中國青年報評論員曹林直言。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滿分作文在公佈後,引發爭議十分正常。這也是教育考試部門在公佈滿分作文時,應該預料到的。好的作文本來就該個性化表達,不是千篇一律。給其滿分,並不是鼓勵其他學生也效仿這種做法,而是尊重、倡導個性化表達。

  閲卷點評專家也指出,寫成這樣需要考生閲讀大量書籍,文字表達如此學術化,也不是一般高中學生能做到的。“當然,其中的晦澀也不希望同學們模仿。”

  同時一位中學語文老師告訴本社記者,不會建議自己的學生這麼寫高考作文,就像不會建議學生高考寫文言文一樣,“風險大,不一定都有閲卷組來複查斟酌給滿分這樣的好結局”。

  馬伯庸提醒,這位作者有閲讀量,有知識面,也有表達能力,戰術上選擇也沒問題,未來必有前途。只是在戰略上,千萬不要覺得這麼寫是一條好的出路。

  據悉,因為引起爭議,目前這篇文章已被首發該文的“教學月刊”公眾號刪除。(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55 字。

轉載請註明: 太牛了還是太晦澀?高考滿分作文引熱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