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再難出貴子, 這句話, 在孩子的這次中考中真是扎心的體會
今天早上看一個老師的直播,説我們這邊某縣城的高中一年學費3萬,加上飯費和一些其他的費用,一個孩子一年大概要花費4.5萬,在我們農村裏,一般家裏都有2個孩子,如果2個孩子都在上高中,一年要花費大概9萬。
可是現在農村裏一般農户家裏,一年能有9萬收入的在少數,所以這學真不好上,如果你説可以上公立的學校,從小在農村的公立學校裏,上幼兒園,上小學,上鎮上的中學,9年的義務教育以後,這些孩子能考上高中的孩子連一半都不到。
在這個遍地都是大學生的年代,農村的孩子中能有多少上大學的。有的人説學習好的孩子家裏基本都是有錢人,這個還真的不可否認。
座標成都,公立學校學位很少,不是考不上才上私立,相反,除了出名的四七九,還有第二梯隊的學校,很多私立收分比公立高,但是還是爆滿,因為私立管理更好,重本率更高。
到底讀公立還是私立,取決於自己的家庭規劃和孩子的實際情況。
但是,一年幾萬的學費,對普通家庭而言確實是沉重的負擔。公立相對來説便宜得多,但是加上補課費,也不便宜,家長太難了。
不一定是壞事,至少説明學習的重要。看看農村學校交二百塊錢來學校睡覺的學生,又急又氣又無奈,爹媽不在乎那幾個錢,自然不在乎孩子的學習。
如果交三萬這些孩子至少一半能上高中,家長給學生的壓力是不一樣的,孩子的感覺也不一樣。義務教育是挺好,但是後來成了雞肋,與國民長久以來的便宜無好貨,好貨不便宜的習慣有關。
其實公立學校的師資一直不錯,就是那些差生處理不當轉化不了成了好飯中的臭肉,學校還沒招,使得好學生沒法好好學,劣幣驅逐良幣就是這道理。
寒門不是不能出貴子,確實是真的很難出貴子。如果連一半的人都不如,怎麼當貴子?重點還是孩子的讀書態度。
堂弟,父母是農民,成績一直優秀,因高考發揮失常只考了一個職業學院(大專),但他沒有放棄,後完成專升本、考研、讀博,現在去雲南工業大學當了教授。
作為一個農村教師,想説,在孩子三年級之前,家長最好帶着,日子緊一點就緊一點,培養出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雖然短期損失很多,但未來得到的更多!
寒門出貴子,是指努力學習的孩子。只要中考考入省重點高中就成功了一半,民辦貴族子弟高中,只適宜那些有錢而又平庸的子弟就讀,不過到時高考也只能考些下三流專科學校。
一個朋友的侄女,初中在鄉中讀的,據説成績很好,中考成績離縣城高中差兩分,後期降分補錄進去了。
高中第一學期沒讀完,因為跟不上課,老師講的聽不懂,加上初中和高中的心理落差太大,轉學到了一所鄉辦高中,去了以後居然能考到年級前三!
寒門不出貴子,豪門一般出敗家子,這樣想就行。有好的文憑不一定有好工作,有好工作不一定有錢,有錢不一定有好老婆,有好老婆孩子還不一定是你的。
説什麼起點終點的,很多孩子出身時就註定了他們為之奮鬥的終點,還不及有些人出身的起點,所以寒門難出貴子是正確的,比如説我公司老闆的大兒子,人家一節補習課就要1天了,一個星期上三次。
什麼日語啊,法語啊,只要他想學的,老闆花錢都不看金額的,用他的話説這都是小到不能小的錢了,老闆自己就是維多利亞商學院博士畢業,從小他兒子上的就是最好的學校,現在給他保送復旦的名額他不要,從小勵志從醫,已經被東京醫學院錄取了。
豪門之所以能出貴子,不光是基因問題,主要還是錢多啊,人家請的起特級教師教孩子,寒門請的起嗎?為什麼要上三萬學費的學校,分數夠上重點公立高中一年學費,住宿費加資料費也就六七千。
學習不好還要上私立好學校那就得拿錢砸,不要説農村孩子家長,城裏孩子家長也覺得負擔重。不論農村還是城市只有好好學習才是王道,不要去質疑教育體制的合理性,存在即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