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曹魏政權為何會被司馬家所篡奪,其實很多人都非常不解,因為曹魏宗室一直很強大,從曹休到曹爽,司馬氏屬於一直被壓制的一方,在曹丕、曹睿時代,對於司馬懿隨時都能夠做到卸磨殺驢。然而曹睿死後僅僅過了幾年,司馬家族卻突然崛起了,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呢?要想解釋清楚,就必須瞭解司馬懿奪權的最後一戰。
公元249年正月,權傾一時的曹爽護駕皇帝前往郊外拜謁祖陵,他這一走,使得城內十分地空虛,已經在家蟄伏數年,行將朽木的司馬懿突然發難,他帶着弟弟豢養的僅有的三千死士封鎖了都城,向太后一一彈劾曹爽的罪狀,請旨罷黜他的軍權,並派兵佔據浮橋,阻斷其歸路。曹爽在城外得知消息後十分驚懼,他調集了當地屯兵,砍伐樹木建造大營以自守。半夜桓範趕來,他向其建議:帶着皇帝奔往曹家的大本營許昌,然後號召天下之兵討伐司馬懿,但是曹爽兄弟經過一夜的思考還是選擇了"認罪"。手上擁有天子和兵權的他,為什麼依然選擇了放棄抵抗呢?
首先曹爽並不是一個十足的庸才,他在上台之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舉措,其核心目的就是為了打壓日益膨脹的世族特權階層。我們知道,曹丕就是因為他選擇了向世族妥協,以法令來保正他們選官任官的特權,這才獲得世族的支持上位成功。這些世族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基本壟斷了政權,使得整個社會毫無活力,並侵犯了宗室的利益,所以曹爽才在執政的十年裏不斷地打擊以司馬氏為首的世族勢力。
但是曹爽也沒有父輩們的雄才大略,他只不過是個在皇宮中長大的世家子弟,稍微有點成就就開始膨脹了,殊不知他的對手是一隻活了七十年的老狐狸。所以當司馬突然發難時他害怕了。一是害怕司馬懿在軍中的威望,一旦真的鬧翻,可能很多軍隊都會倒戈與他。二是害怕司馬背後的世族力量,畢竟他們的利益都被自己給侵犯了。最後,他還低估了司馬的腹黑程度。
在政變之前的幾十年裏,司馬懿在曹魏羣臣眼中一直都是一個君子和忠臣,如果沒有這一頁,相信如今的人們也不會懷疑。正因如此,曹魏的大佬們也都相信他,像是陳泰、蔣濟等老臣都紛紛跑出來做保人,保證司馬只要兵權,只要他教出兵權,就不會有生命危險,甚至還能保住爵位。他就算是不相信司馬懿,那也該相信這些德高望重的保人吧。誰知司馬懿是如此狠毒,最後還是將他給滅門了。
結語:曹爽不能説是一個庸才,但也不是什麼人才,他身上滿是追求安逸的公子氣,關鍵時刻缺乏足夠的膽魄和謀略。他以為自己認罪伏法就能免於一死,雖然沒了權力也落得輕鬆,依舊可以安享富貴。所以他全然忘記了自己的身份,他是曹魏最後的守護人,如果曹魏政權都沒了,又拿什麼保證他的榮華富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