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十點人物誌
作者:燈燈
兩年前,因為一筆鉅額捐款,葉嘉瑩先生頭一回走進了公眾視野。這位96歲高齡的詩詞大家,一生節儉、低調,晚年將全部積蓄都捐給了南開大學,用以推動詩詞教育。3568萬元,沒有丁點兒保留。但她特別不願意談這個。央視《面對面》欄目採訪她,主持人董倩開口便問捐款的事,葉嘉瑩很失望:“我本來要跟你講學問,看樣子你對於學問沒有興趣。”
常有人言,當今談詩詞,世上再無第二人能與葉嘉瑩先生相比。她是中國古典詩詞研究專家,德高望重,也是眾多世界名校的客座教授,桃李滿天下,白先勇、席慕蓉都是她的學生。許多人尊稱她為,中國最後一位穿裙子的“士”。董卿也要恭敬地喚她一聲,“先生”。
而詩詞之外,她青年喪母,婚姻悲劇,中年入獄,老年痛失愛女。一生九十餘載,大半在顛沛流離中度過。回望這多艱的一生,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動情地説:“詩詞,讓我的心靈不死。”
本是人間富貴花葉嘉瑩與詩詞的緣分,從出生起便註定了。1924年,民國十三年。盛夏的北京,後海荷花開得正濃,葉嘉瑩出生在北京一個富貴人家。
葉家是葉赫那拉氏的後裔,和慈禧太后同姓,與著名詞人納蘭性德同宗。葉嘉瑩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是朝廷高官。父親早年畢業於北大英文系,就職於國民政府航空署,母親是一所女子學校的老師。葉嘉瑩的童年,是在唸詩寫字中度過的。做中醫的伯父是她的啓蒙老師。伯父熟知詩詞典故,一有空就給小侄女講故事。每到年關,伯父就差遣葉嘉瑩騎自行車給親戚們拜年,還給她佈置了一項任務,看看哪家的春聯好,回來談談心得體會。浸潤在這樣的氛圍中,葉嘉瑩從小就有詩人獨有的細膩、敏感和多情。即使童年天天被關在深宅大院裏讀詩書,但窗邊的竹、階下的菊、花尖的蝶、牆角的蟲,都是她的寫作素材。而且她記憶力超常,納蘭性德的《飲水詞》,幾乎過目成誦。
中學時期的葉嘉瑩
整個中學時代,葉嘉瑩都是學霸,年年拿第一。漂亮又有才華的女孩,放在哪個年代,都追求者眾。但葉嘉瑩卻因沉迷詩詞,從未談過戀愛。提到感情經歷,她大笑,“我從沒有交過男朋友,除了我這人很死板不説,別人給我寫信,我也不回覆,因為我不感興趣。”
表兄曾代表全班被冷落的男生,送給葉嘉瑩一句評語,“黜陟不知,理亂不聞,自賞孤芳,我行我素”。高中畢業後,葉嘉瑩順利考取了位於北京恭王府的輔仁大學國文系。在這裏,她遇到了她的恩師,古典文學大家,顧隨。每每提到顧隨,葉嘉瑩都難掩欣賞崇拜之情,“自從上過先生的課,恍如一隻被困在暗室之內的飛蠅,驀見門窗之開啓,睹明朗之天光,辨萬物之形態。”顧隨上課沒有講義,在黑板上寫幾個字,就開始上天入地,隨性發揮。而葉嘉瑩做筆記時,也心追手寫,凡是老師説過的話,都要記下來。幾十年後,她的學長還調侃她:“記筆記像錄音機一樣,一個字不落。”葉嘉瑩每有作品,先給老師批閲。顧隨將她的作品送去發表,署筆名“迦陵”,意為佛經中的一種鳥。葉嘉瑩欣然接受,以此為號,沿用多年。
然而,看似詩情畫意的生活下,卻暗潮洶湧。七七事變後,葉嘉瑩的父親隨國民政府遷去大後方,與家中斷了音訊。家道中落,母親帶着三姐弟艱難度日,吃着酸臭的混合面,四處避難,最終抑鬱成疾,得了子宮瘤。1941年的重陽節,母親照例買了一些重陽花糕,放在瓷罐子裏給孩子們吃,然後去天津做子宮手術。這一去竟成了永別——母親術後感染,在回京的火車上猝然離世。葉嘉瑩説,那是她人生最悲哀痛苦的一段日子。她至今都“清楚地記得母親棺殮時,釘子釘在棺材上的聲音”。17歲的她,哭幹了眼淚,不知道如何紓解失去母親的痛苦,憑本能寫下八首《哭母詩》:“瞻依猶是舊容顏,喚母千回總不還。”“詩句吟成千點淚,重泉何處達親知。”
寫完這些詩句,她覺得自己又能喘過氣來了,還能打起精神照顧弟弟們,扛起這個家。那時年少的她不曾想到,往後半生悲苦,是詩詞,一次又一次拯救了她。
歷盡冰霜偏未死自傳《紅蕖留夢:葉嘉瑩談詩憶往》中,葉嘉瑩提到,這麼多年,總有人問她,“你研究古典詩詞,究竟有什麼用?”“詩詞的研讀並不是我追求的目標,而是支持我走過憂患的一種力量。”葉嘉瑩這樣回答。如果説,葉嘉瑩的戀愛是空白,那麼婚姻就是徹底的悲劇。葉嘉瑩的丈夫叫趙鍾蓀,他的堂姐是葉嘉瑩的英文老師。在堂姐的牽線下,趙鍾蓀第一次看見葉嘉瑩的照片就不能自拔。當時,趙鍾蓀在秦皇島做事,常常坐火車跑到北京去,就為見葉嘉瑩一面。葉嘉瑩的父親不喜歡這個男人,説他學無專長,葉嘉瑩也對他沒有心動的感覺。但聽説趙鍾蓀為了自己茶飯不思,甚至丟了差事,太過善良的葉嘉瑩同情心氾濫,答應了對方的求婚。這便是悲劇的開始。
葉嘉瑩和趙鍾蓀24歲,葉嘉瑩離開家鄉北平,隨趙鍾蓀去上海結婚。她以為很快會回來,結果國共內戰愈演愈烈,到了1948年11月,國民黨敗局已定,葉嘉瑩只能隨夫遷居台灣。初入台灣的生活,只能用“混亂不堪”形容。葉嘉瑩住在軍營旁臨時搭建的木屋裏,牆上密密麻麻爬滿了壁虎,晚上坐在牀頭,房頂上嘰嘰咕咕的聲音徹夜不停。那是壁虎的叫聲。困境中,趙鍾蓀的軟弱和不可靠,也迅速暴露出來。葉嘉瑩在電影《掬水月在手》中回憶,生大女兒言言的那天,趙鍾蓀把她扔在海軍醫院,不見人影。她從破曉坐到天黑,痛到發抖,羊水都流光了,才被丈夫的姐姐送去看醫生。不幸接踵而至。女兒剛四個月大,趙鍾蓀便因為思想問題被抓進監獄。葉嘉瑩也受到牽連,關在彰化警察局數天。三年的牢獄之災,讓趙鍾蓀性情大變。他沒有收入,脾氣愈發暴躁,整日酗酒,稍有不順心就衝妻子大吼。小女兒誕生那天,趙鍾蓀在產房外聽説又是女兒,扭頭就走。為了活下去,葉嘉瑩開始在台北二女中教國文,靠微薄的薪水支撐全家人生活。
她把所有感情投入在她熟悉的詩詞中,唯有如此,她才能忘卻婚姻的悲慘與現實的痛苦。平日下班後,燒飯打掃,哄睡女兒們,葉嘉瑩就伏在過道的一張小木桌上,讀書備課到深夜。這方寸之地,既是她的靈魂之家,又是她的學術樂園,讓她收穫了平靜,收穫了學識,也收穫了事業。學生們的愛戴,同行們的認可,給了她活下去的信心。很快,因為出類拔萃的講課水平,葉嘉瑩的名字在高校間傳開了。她被台灣大學破例聘請為國文教授,又因台大的交換計劃,得以去哈佛大學授課,並最終拿到了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的聘書。
為了使生活早日安定下來,葉嘉瑩帶着一家老小離開台灣,定居温哥華。此時距離她來台,已經過去了20年。她也從一個單純的少女,變成了一個堅強隱忍的婦人。
葉嘉瑩在大女兒的婚禮上就在葉嘉瑩以為苦日子終於要結束了的時候,災禍再次降臨。1976年春天,葉嘉瑩去美國參加亞洲學會,第二天就接到電話,大女兒言言出事了。女兒和女婿開車出去旅遊,路上遭遇車禍,雙雙身亡。噩耗傳來,葉嘉瑩幾度昏厥。但她還是勉力支撐,在小女兒的陪伴下,給女兒和女婿安排好後事,才回到温哥華。50歲的年紀痛失愛女,這份打擊完全超出了葉嘉瑩的承受能力。她把自己關在屋裏,接連數十天閉門不出。和當年排遣失去母親的痛苦一樣,葉嘉瑩寫下了《哭女詩》十首。“萬盼千期一旦空,殷勤撫養付飄風。”“遲暮天公仍罰我,不令歡笑但餘哀”。
當同事劉秉松再次見到葉嘉瑩時,葉嘉瑩只是眼圈一紅,朝她搖了搖頭,就照常去上課了。“她的苦痛都被詩詞溶解了。”劉秉松時隔多年想起那個場景,依舊忍不住落淚,“人生最難就是把自己退到一個位置,用相同的態度去接受一切,輕而化之。”為葉嘉瑩拍攝傳記片《掬水月在手》的導演陳傳興,同樣感慨萬千:“她這一生,是詩詞救了她。”
桃李天下赤子心在學者、專家等諸多頭銜中,教師是葉嘉瑩最看重的身份。“我天生就是一個教書的。”葉嘉瑩自豪地説。從1945年大學畢業至今,她在講台後站了快80年。“原本我只想教一個學校,奈何學生喜歡,其他學校也來邀請,一個來,兩個來,直到你的課時再也無法排上為止。”上世紀五十年代,葉嘉瑩的詩詞課橫掃台灣。她在台大、淡江、輔仁三個學校的國文系同時授課,作家白先勇回憶,他在台大念外文系時,專門逃課去聽葉先生的詩選,聽了一整年。“葉先生是引導我進入中國詩詞殿堂的人。”白先勇説,“她站在那裏,就是一個貴族。”詩人席慕蓉形容,葉老師在講台上像個發光體,是《九歌》中的湘水上的女神。
“她那時還很害羞,不敢直視學生的眼睛。即使聲音很美,也不敢吟詩。”幾十年後,這批學生已頭髮花白,成了作家,學者,大學教授。他們坐在一起,仍能完整背誦當年葉嘉瑩寫過的詩句,“寫得真好,有杜詩的意味。”在往來台灣的西方學者眼中,葉嘉瑩是中國古典詩詞的代言人。美國哈佛大學,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等名校,都向葉嘉瑩拋來橄欖枝。這些聘書幫助葉嘉瑩從困窘中脱身,擁有安寧美好的生活,可她無論身處何地,內心都在思念家鄉。
她説,“每次在海外講到杜甫那句‘每依北斗望京華’,我的淚水就止不住,不知道哪一年才能回我的老家。”年紀越大,葉嘉瑩越能感覺到,只有在自家的土地,用母語講授中國詩詞,才對得起古典詩詞裏面的那份意境。1970年,加拿大跟中國正式建交。1978年的一個春夜,葉嘉瑩在温哥華的家裏寫了一封信,悄然穿過一大片樹林去投遞。在那封信中,她向中國政府申請回國教書。她説自己一生“很多事情都不是主動選擇的”,結婚不是,去台灣和加拿大也不是,而回國教書,是她唯一一次主動爭取的事。1979年,她收到了教育部批准她回國教書的信,她先去了北大,不久後又應李霽野先生之邀,去了南開。
葉嘉瑩與南開大學各位同仁不出所料,葉嘉瑩在南開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她繼承了恩師顧隨“跑野馬”式的講課風格,引經據典,滔滔不絕,順着主題繞了一大圈後,還能再次點題,並且幾乎不出錯。三百人的階梯教室,總是擠得水泄不通。來聽課的人不僅坐滿了整個教室,而且連講台邊和教室門口都是人。連當時中文系的系主任、七十六歲的朱維之老先生都像小學生一樣,把每堂課從頭聽到尾。葉嘉瑩白天講詩,晚上講詞。酷暑天裏沒有風扇,學生們聽得汗流浹背也不願走。葉嘉瑩感慨,“白晝談詩夜講詞,諸生與我共成痴”。
其後的30年,她一直保持着這種節奏:每年4月初,温哥華放暑假的時候,她就回到國內授課,六七月份再回去。若是休假的那一年,她回國講課的時間就會多一些。直到2013年,葉嘉瑩正式結束了温哥華的所有工作,她決定不再越洋奔波,而是定居南開,徹底回到闊別已久的祖國。這一年,她90歲。
中國詩詞擺渡人定居南開後,雖然身體每況愈下,身邊人卻發現,葉嘉瑩比從前更努力了。她説自己“生命已在旦夕之間”,但想做到杜甫説的“蓋棺事則已”那一刻。葉嘉瑩仍在帶研究生,在家中的小客廳,每週上一次課,逐字逐句地幫學生批改論文。
她還加大了在全國各地講學的頻率,常有主辦方體貼地為她準備椅子,但她堅持站立講課,“這是我對於詩詞的一種尊重。”
2018-2019年,葉嘉瑩分兩次,共捐款3568萬元給南開大學。這是她的畢生積蓄。
引發大量關注後,她卻不願多説,甚至有絲愠怒,“捐了就捐了,我本來沒想要公開,是校友會自己説出去的。”學術之外,葉嘉瑩過着一種非常樸素的生活。折磨了她幾十年的丈夫趙鍾蓀早已去世,她獨自住在一個70多平米的兩室一廳裏,傢俱簡陋,只有書多。電視機前的茶几、客廳的餐桌上都堆滿了書。南開為她修了一座 “迦陵學院”,一座佔地面積約550平方米的四合院。她平時在此會客、教書,卻不願意搬進去。每天,葉嘉瑩凌晨2點半睡覺,6點半起牀工作。她吃得簡單,紀錄片《傳薪者》中曾經展示過她的一頓中飯:芹菜、蠶豆、彩椒、一碗米飯。
有學生來她家上課,看到她燒了一鍋開水,扔一把青菜往裏頭一煮,蒸兩個饅頭,就是一頓飯。秘書可延濤説,葉先生最不願意在吃飯、穿衣這樣的瑣事上浪費時間,她的衣服好多都是二三十年前買的,很舊了,也不捨得扔掉。破了洞,她就自己拿針線縫好。葉嘉瑩不喜歡麻煩別人,堅持不請保姆。直到有次起夜,她在衞生間滑倒,摔斷了鎖骨,才終於請了保姆。但也只限於做飯和清掃。生活其餘大小事項,還是靠自己。這麼多年,葉嘉瑩孑然一身,卻不覺孤獨,因為她還有好多事情沒來得及做,“我知道的好東西,如果我沒有傳下去,我上對不起古人,下對不起來者。”
前幾日,葉嘉瑩作為“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在現場連線中分享了自己的心願:我教了一輩子書,除了作為一名教師,一無所長。我現在正在計劃的,就是把我們中國古代的詩、文、詞、曲等文學創作的吟誦的聲音傳下去,馬上我們就要開始錄音了。我希望最後我能夠完成,把我們民族美好的文化傳承下去。
多年前,葉嘉瑩在考古雜誌上看過一則報道:兩顆從漢朝墳墓中挖出來的蓮子,在精心培育之下,奇蹟般地長出了葉子,開出了花。她在詞裏寫,“蓮實有心應不死,人生易老夢偏痴。”蓮花總會凋落,但她要把蓮子,留給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