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高考另闢蹊徑、用甲骨文寫作文,985院校破格錄取,如今成小丑

由 烏雅建義 發佈於 經典

高考對於每一位學生來説,都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把握住了機會取得好成績,進入一所好的大學,為人生增光添彩。

在2009年,一位憑藉甲骨文作文而讓世人認識的學生黃蛉,憑藉着獨特的風格,被四川大學錄取,成功進入到了985院校學習。
2009年,黃蛉是以復讀生的身份參加的高考,按照黃蛉平時的成績,是不可能上四川大學這樣的好學校的,但是天無絕人之路,黃蛉充分利用了自己的特長——書寫甲骨文,讓自己在高考作文中脱穎而出。

我們目前考古挖掘出的甲骨文,數量在幾千個,然而當時黃蛉就能夠認識並寫出800多個,對於一名高中生而言,這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水平了,可見當時的黃蛉對甲骨文這一領域有着自己獨特的見解;加之其語文老師在古文方向有所研究,給予了黃蛉十足的支持與鼓勵,便幫助黃蛉在甲骨文方面有更深的學習和認識。
我們都知道在高考閲卷過程中,一位老師要批改同一道題成千上萬分,在短時間內要閲很多卷,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通常會審美疲勞,因此作文想要別具一格、脱穎而出更是難上加難。
而黃蛉則選擇了十分亮眼,而又十分冒險的方式老吸引老師的眼球——用甲骨文書寫作文。

後來大家都知道了結果,雖然那一年的高考成績只有428分,黃蛉最終還是被四川大學錦城學院錄取;但是僅憑一手甲骨文就被不符合實際成績的985院校錄取,必然會引來質疑聲與不滿,因而四川大學為其準備了專門的古文考試,通過後黃蛉正式轉入漢語言專業學習。
如果説黃蛉名副其實的是一位學習古漢語的天才,那麼他的一生將會憑藉着高考的冒險一搏而變得異常精彩;然而造化弄人,進入四川大學後,黃蛉並沒有取得好成績,甚至沒有一個好的表現,高考的大放異彩也僅僅是曇花一現。
對於四川大學而言,將黃蛉特招進入四川大學學習,是將黃蛉看作了一位難得的奇才,是打算要重點培養的;甚至派退休的老教授何崝專門對黃蛉一對一授課,為的就是希望黃蛉在自己喜歡的領域能夠取得更好地成績,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貢獻力量。

但是黃蛉進入大學以後的學習卻不能夠盡如人意,據老師和同學們反映,大學期間的黃蛉四處吹噓自己的\"不凡\"成就,學習態度差,不重視學校和老師的良苦用心,而是以自我為中心,驕傲自大,不謙虛學習,
並且在同年的學生掌握到1000個甲骨文的時候,他還止步於高中自學的那些。這樣的黃蛉,在搖身一變成為鳳凰的時候,還是沒有改變\"家雀\"的習性,令人們大跌眼鏡。
其實這本身就是一場鬧劇,要知道對於428分的黃蛉來説,雖然用了甲骨文書寫作文,但是他的作文在閲卷老師逐級上報給高層後,被翻譯出來的作文竟然嚴重跑題,滿分六十分的作文竟然只得了6分,可見他的文學水平一般;

再次提到他用甲骨文這一\"壯舉\"後,不免令人懷疑是不是僅僅為了譁眾取寵、投機取巧;既然對待高考這一神聖的機會是抱着投機的想法、戲耍的態度,那麼後來他對待大學的學習的不認真、敷衍的態度也就不足為奇了。
從眾星捧月到無人問津,從天才到棄子,短短的時間就像演了一場鬧劇,既辜負了自己,也辜負了學校與老師,黃蛉的人生給了人們一個意想不到的變化。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上天給每個人的起點不同,但是機會是相同的,只要抓住了被給予的機會,就會有可能翻身。
而高考必然在當今社會中是一個公平的機會,能夠改變廣大學子的命運,而要抓住這個機會,要做的就是三年的潛心學習,虛心求學。
對於黃蛉而言,2009年已經不是他第一次高考,在2008年已經參加過一回,既然是一個\"過來人\",黃蛉沒有選擇更加刻苦的學習,在沒有把握取得好成績的時候,而選擇了用\"另類的\"方式來搏一搏自己的前途,儘管一夜爆紅,有過曇花一現,但是終究經不起真才實學的檢驗,落得個投機的名聲。

其實,回過頭想一想,僅僅是高中到大學,黃蛉就有着很多的機會。雖然用甲骨文寫作讓幸運女神眷顧了他;然而在新的機會——\"985大學提供十分好的求學環境\"出現的時候,他沒有抓住,而是選擇了安逸、選擇了墮落。
假如黃蛉在大學後抓住機會,刻苦學習,把高中落下的補起來,向何崝教授虛心求學,恐怕當初高考的冒險不會被人説成是\"投機倒把\",而是一種\"智慧\"的做法。一念天堂、一年地獄,黃蛉最終落得個無人問津的處境。
古時候有個人叫\"仲永\",從小天資聰穎,才高八斗,被人們看作是天才、神通,然而他沒有珍惜自己的才華,順從父親的意思到處表演獲得錢財,最終消失在了大家的誇耀中,到頭來還是泯然眾人矣!

黃蛉不就是當代版的\"仲永\"嗎?沒有人的成就是一蹴而就的,每一個大師成名前,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刻苦的鑽研。對黃蛉來説,進入大學不是終點而是起點,笑到最後才會笑得最好。
黃蛉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沒有捷徑可走,只有腳踏實地、通過努力與汗水才能換來最後屬於自己的那一份榮耀;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學習中,一定不可有投機的思想,一定要走好每一步,不然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