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紅頂商人,很多人會想到大名鼎鼎的胡雪巖。胡雪巖的走紅,得力於高陽先生的名作《紅頂商人胡雪巖》。今天介紹的這位主,也是個紅頂商人,三品頂戴,品級比胡雪巖差了點,但其財富和影響力都超過了胡雪巖,他就是道光年間的世界首富伍秉鑑。
世界首富
伍秉鑑的世界首富的頭銜不是憑空叫的,2001年《華爾街日報》(亞洲版)刊登了一個《縱橫一千年》的專輯,統計出了一千年來世界上最富有的50個人。其中入選的華人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劉瑾、和珅、伍秉鑑和宋子文。
伍秉鑑(1769-1843年),祖籍福建,生在廣州。伍秉鑑家族主要從事福建到廣東的茶葉生意,到了伍秉鑑的父親伍國瑩是第五代。
伍國瑩先在世界首富潘振承家中做賬房,1783年,伍國瑩就開始自己出來開商行。後來伍國瑩把商行傳給了兒子伍秉鈞,伍秉鈞把商行改為怡和行。
1801年,伍秉鈞病逝後,伍秉鑑開始接手怡和行,並逐漸把它做大做強。伍秉鑑後來居上,家族財產超過了發家較早的潘家,怡和行成為廣州十三行中最大的商行。
1834年,伍家人自己估計當時的資產已達到2600萬兩白銀,而當時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也就4000萬兩白銀。
伍秉鑑不但在國內擁有地產、房產、茶園、店鋪,還在美國投資鐵路、證券交易和保險業務,他還是東印度公司的''銀行家''和最大債權人。他在國際商界的聲譽是胡雪巖無法比擬的,《華爾街日報》稱他是“ 世界上最大的商業資產, 天下第一大富翁”。
廣州十三行
伍秉鑑財富的聚斂除了家族和自身原因外,離不開清政府的畸形政策的產物——廣州十三行。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大帝認為“海洋貿易有助於生民”,下旨解除海禁。次年,先後設立粵、閩、浙、江四大海關,作為外商來華貿易的指定地點。
在天朝的意識形態裏,官員是不能親自和夷人打交道的,於是就出現了外貿代理商——廣州十三行。
廣州十三行並不是固定只有十三家行商,多時達到24家,少時就4家。
作為欽定的外貿代理商,行商控制了廣州, 也意味着控制了整個中國的外貿。洋商從行外的中國人手裏買來的貨物, 如不通過行商就無法運出,行商則從他們經手的每一批貨物中,提取一部分手續費作報酬, 並用他們的名義報關。
行商還負責向海關納清相關貨物的進出口關税。再就是充當洋商的中間人和擔保人,每個洋商都必須有行商作為擔保人,擔保人對洋商的一切行為負有連帶責任。
外商運來的貨物要由十三行轉賣給其他人, 中國出口的貨物要由十三行出口。這樣超級壟斷的生意怎能不紅火?
地位低下的斂財工具
伍秉鑑這些富可敵國的十三行的商人們,明面上看來風光無限,其實他們並沒有因為擁有鉅額財富而贏得相應的尊重和榮耀。不僅大小官員不時勒索他、擠兑他,就連平民百姓也會背地裏罵他們是漢奸、賣國賊。
十三行被稱為“天子南庫”,來自廣州的這些關税收入,其中有24%歸皇室所有。十三行不僅要繳納關税, 給皇帝進貢國外的各種新奇珍寶, 還要隨時“ 主動撥款” 或“ 捐輸”。
根據官方檔案的統計, 在1 7 7 3 - 1 8 3 5 年間,十三行總共捐獻了5 0 8 . 5 萬兩銀子。《廣州府志》稱, “伍氏先後所助不下千萬,捐輸為海內之冠”
行商有錢卻沒有政治地位,雖然他們大多會在發家後捐個三四品的官,但這種買來的官大都是“虛銜” ,朝廷賜給他們的頂戴,多數時候只能關起門在家裏自我欣賞一番。
禁煙運動
消息靈通的伍秉鑑早已得知林則徐要來廣州的消息,他也知道林則徐為何而來。為此,他安排兒子伍紹榮警告那些外國商人,不要往刀尖上撞。
但那些夾帶鴉片的外商並不聽從。他們多年來與中國鴉片販子的密切合作、與廣州地方官吏的“默契”,再加上他們對中國官場的瞭解,認為不會有問題的。令這些洋商們沒有料到的是,林則徐禁煙的態度十分堅決。
3月18日,林則徐將伍秉鑑的兒子伍紹榮等商人喚到公館,一頓痛責,指責他們勾結洋人,走私鴉片。要求伍紹榮等人儘快與洋商聯繫,限三日內交出所有鴉片。
但伍家和外商的交涉並不順利,儘管伍家答應用自家的財產賠償洋商的所有損失,也只有那些夾帶鴉片少的外商願意配合,而最大的煙商英國人顛地則拒絕合作。
三天後,伍紹榮將外商上繳的1037箱鴉片交給林則徐,希望能就此結案。但是,林則徐認定這1037箱鴉片是十三行行商與英商串通一氣欺騙官府。他決定給伍秉鑑一點顏色看看。
3月23日,林則徐派人鎖拿伍紹榮等人到欽差大臣行轅審訊,伍紹榮表示“願以家資報效”,但林則徐並不為之所動,並厲聲痛喝,“本大臣不要錢,要你腦袋”。
同一天,伍秉鑑和另一行商潘正煒也被林則徐摘下頂戴,套上鎖鏈,遊街示眾。伍秉鑑斯文掃地,顏面盡失。
捐資救國
無論是出於民族大義和自身利益考慮,伍秉鑑都希望清政府獲勝。英國人之所以要打仗, 不僅是因為鴉片, 更是因為不滿十三行的壟斷貿易,一旦英國獲勝毫無疑問,十三行的獨特地位將被迫喪失。
戰爭開始後,伍秉鑑和十三行的行商們就積極募捐,出資修建堡壘、建造戰船、製作大炮。縱然如此,清朝政府仍全線潰敗。
1841年5月,英軍兵臨城下,奕山統領的清軍部隊無力亦無心抵抗,伍紹榮為首的行商奉命出面調停,
雙方簽訂《廣州和約》,並達成了交出600萬銀元贖城的協定。這600萬元有200萬元是十三行行商出資,其中伍家就掏了110萬。
但這次贖城行為,並沒有贏來感激,反而添了賣國的口實。對於他們這些行商來説,不管他們捐獻多少銀兩,都不能抹去大眾給他們塗上的“漢奸”陰影。
淒涼晚景
1842年,鴉片戰爭以中國戰敗結束。中英簽訂《南京條約》,面對2100萬銀元的鉅額賠款,清政府再次向行商伸手。伍家被勒繳100萬元,行商公所認繳134萬元,其他行商攤派66萬元。
這些損失還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南京條約》迫使清政府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作為通商口岸,廣州的優勢不在,廣州十三行的壟斷貿易也得以結束。此後廣州十三行逐漸沒落。
第一次鴉片戰爭,伍家損失了不下200萬兩白銀,這些對伍家來説算不上傷筋動骨。伍秉鑑一生謹言慎行,對官員的勒索和朝廷的逼捐, 向來都盡力予以滿足。最讓這位風燭殘年的老人感到心灰意冷和屈辱的是自己的兒子被林則徐下進大牢,自己則被枷鎖示眾。
1843 年9 月,風燭殘年的一代世界首富伍秉鑑,在譭譽不一的議論中,溘然長逝,享年74歲。
英國蠟像館
一生清正廉潔,主張“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林則徐,顯然是瞧不起伍秉鑑這種天天和洋人打交道、充滿銅臭味的商人。但他肯定不會想到的是自己死後,竟和這個“奸商”同處在英國杜莎夫人蠟像館展出。
作為曾經的世界首富,英國人為伍秉鑑塑像這好理解,但為什麼要為大力禁煙的林則徐塑像,原因卻很複雜。
晚清曾和郭嵩燾一起出使英國的劉錫鴻,到蠟像館參觀後,認為林則徐“辦禁煙事,幾窘英人;然而彼固重之者,為其忠正勇毅,不以苟且圖息肩也,可謂知所敬。”意思林則徐的忠正勇毅,連他的敵人也不得不佩服,因此塑像留念。
而在此之前中國報界第一人王韜看過塑像後,則説;“蓋禁煙啓釁,雖始自林(則徐),而因此得通商五口,皆其功也,故立像以紀其始。”
現在很多高中歷史題選用這則資料讓學生分析討論,那麼你認為上面的兩種解釋那種更接近英國人的本意呢?歡迎發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