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下心、紮下根,戈壁灘上獻青春”
“安下心、紮下根,戈壁灘上獻青春”
——重慶大學激勵青年學子紮根邊疆建功立業
光明日報記者 張國聖 光明日報通訊員 鄭恆毅
7月中旬,重慶大學能源與動力學院碩士研究生李為參加了學校組織的“使命行”國防軍工單位專項社會實踐。在位於戈壁深處的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他見到了從校園分別還不到1個月的師兄石遠武:“這麼短的時間,師兄的氣質完全不一樣了,舉手投足間都透着‘安下心、紮下根,戈壁灘上獻青春’的沉穩與堅定。”
石遠武是今年重慶大學的畢業生“遠航獎”獲得者。在頒獎大會上,學校黨委副書記王旭講述了“全國最美奮鬥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大學採礦工程系教授鮮學福一生踐行“國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選擇”,93歲高齡仍在科研一線攻堅克難的故事。“服務國家戰略,勇擔歷史使命,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我為自己的選擇感到驕傲和自豪。”石遠武説。
夢想從校園第一課啓航
早在新生軍訓期間,石遠武就參加了重慶大學的“新生生涯規劃教育第一課”。這場別開生面的講座,讓石遠武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從駱駝草、煤油燈、地窩子、馬架房到“兩彈一星”的發展史。在大西北的戈壁荒漠,竟然有着這樣激情燃燒的崢嶸歲月,有這麼多幹着驚天動地事的隱姓埋名人。從那時起,紮根戈壁荒漠,投身國防軍工的種子就在他的心中悄然萌芽。多次參加學校每年開展的“使命行”國防軍工單位專項社會實踐活動後,石遠武堅定了“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的信念,畢業時放棄一線城市的工作機會,立志做根扎漠土,傳承“兩彈一星”精神的胡楊。
今年從重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畢業的肖畢權,第一份工作是前往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田壩鄉開展對口幫扶。“作為一名工學博士,能用自己所學解決基層的實際問題,存在感、成就感和獲得感都更高。”肖畢權説,學校始終以“復興民族、誓作先鋒”的精神激勵在校學生,對青年學子的人生選擇產生了深遠影響。
“引導學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主旋律。重慶大學將‘啓航計劃’和‘遠航計劃’作為‘三全育人’試點工作的重點,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據王旭介紹,重慶大學針對新生剛入學時的迷茫期實施“啓航計劃”,開展了以“新生生涯規劃第一課”“生涯規劃發展討論班會”等“五個一”行動為核心的前置生涯規劃教育。就業階段則通過“遠航計劃”在升學引導、學業互助、基層服務等8個方面為學生成長成才賦能,引導畢業生主動選擇到重點地區、重大工程、重要領域就業。2018年以來,先後有800餘名師生參加“使命行”社會實踐活動,其中許多人都選擇了紮根邊疆建功立業。
家鄉的變化激勵我去“遠方”
2017年考入重慶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前,來自重慶雲陽的陳曉燦“從來沒想過去西藏工作”。今年畢業的陳曉燦,放棄了到沿海一線城市的機會,前往西藏昌都開始基層工作。“最原始的動力,來自2017年開始的新一輪脱貧攻堅。家鄉的鉅變讓我們全家人都看到了扶貧幹部的工作成效,更讓我體會到了基層工作的價值。學校對國家‘西部計劃’和‘三支一扶’政策的宣傳,在校期間多次組織的基層調研,更是堅定了我來到昌都的決心。”陳曉燦説。
同樣選擇到西藏基層工作的雷沉香出生在江西農村。曾經長期在西部邊遠山區支教的父親一直用家鄉這些年的變化教導他,希望他長大後能報效國家。得知雷沉香即將前往西藏,他的父親非常高興,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還給兒子介紹了一些克服高原反應的方法。
重慶大學也通過組織應屆畢業生和已經在相應地區與崗位工作的師兄師姐們交流,幫助他們儘快熟悉情況,在增強信心的同時,做好應對困難和挑戰的準備。對於從未到過西藏的陳曉燦和雷沉香來説,未知的高原生活既令人激動又不免讓人有點緊張。學校專門聯繫已經在西藏鄉鎮工作五六年的師兄師姐,為兩人介紹當地的風土人情、生活習慣和自己的工作心得。“到了西藏,我們的聯繫和交流會更加密切,大家一起適應新的環境,更好地開展工作。”2016年從重慶大學畢業後來到西藏的黎江,目前在昌都市左貢縣田妥鎮負責強基惠民工作,他的一席話讓陳曉燦和雷沉香信心倍增。
“我的志願是到最基層,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人們感受到生活正一點一點變得更加美好。如果工作能夠得到當地羣眾的認可,我就要一直留在西藏,紮根西藏。”雷沉香説。
送出校門 陪伴征程
田妥鎮平均海拔4018米。在鎮裏工作5年,黎江走遍每村每户,密密麻麻的數據記滿了厚厚的5大本,梳理出了“文成公主的眼淚”等5個具有清晰神話傳説和歷史文脈的景點。為收集然尼村措姆湖公路建設的基礎數據,黎江搭乘摩托車在懸崖和溪水衝出的河道間穿梭,“跌倒摔傷是常事”。這樣採集到的10多個有關塌方、水毀、結冰等隱患點和牲畜過河點,幫助完善了措姆湖公路的建設方案。2020年,措姆湖公路建設正式啓動,措姆達牧區千百年來人背馬馱的歷史即將被改變。
畢業於重慶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張馳,是西藏察雅縣新卡鄉的扶貧幹部。鄉政府坐落在一個狹小的山坳裏,脱貧攻堅關鍵階段,張馳每年要和駐村幹部逐户走訪。那是幾十公里的山路,海拔從3200米到4100米,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懸崖。時間長了,當地羣眾都知道,這個內地來的姑娘“個子小,膽子大”。
新卡鄉是牧區,控輟保學任務重。有一天,張馳聽説克瓊村的次嘎已經一個星期沒有到學校了,馬上聯繫家長核實情況。得知次嘎是生病住院了,又幫助他們完善了醫療報銷手續。來到西藏才3年的張馳已經獲得了“2019年察雅縣脱貧攻堅先進個人”“年度考核優秀”等多項榮譽。
據王旭介紹,全面實施“三全育人”綜合改革以來,重慶大學通過“啓航計劃”“遠航計劃”鼓勵引導青年學生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2018年以來,每年60%的畢業生都選擇紮根西部地區,其中1500餘人作為選調生到西部和邊疆地區基層工作。為了突出基層導向,學校設立“遠航獎”,表彰志願到艱苦邊遠地區的畢業生,目前已有276人受到表彰。為持續關注關心到艱苦邊遠地區的畢業生,學校正研究設立專項基金,通過教育培訓、科技幫扶等配套措施,將他們“扶上馬,再送一程”,為重慶大學學子服務社會賦能增效。
《光明日報》( 2021年08月29日 04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