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IC photo
“中醫文化源遠流長,靠着一輩又一輩醫者的傳承得以發揚光大。”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院長李峯介紹,中醫教育在古代主要是師徒傳承或官學並行的方式。新中國成立後,中醫高等教育體系得以建立。作為國家首批中醫藥高等教育院校,北中醫建校之初的前輩們結合現代高等教育的模式,提出院校教育與師承教育相結合的富有中醫藥特色的高等教育模式。
中醫專業高等教育的辦學模式曾嘗試過五年制、六年制、七年制、八年制和九年制。五年制本科是基本模式,已經非常成熟。通過五年的學習和實踐,學生可以具備完善的中醫學和西醫學知識和技術,具備考取醫師資格的能力。
現在的長學制是以“5+3”的模式開展,學生在本科階段學習結束後,進入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培養階段。通過三年的時間,完成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以及專業型碩士的科研訓練。畢業的時候中醫師資格證、規培證、專業型碩士學位證和畢業證全都具備。李峯表示,這種長學制的教育模式,可以使學生在完成規培的同時提升科研素養,也可以早日開始並持續多年接受師承教育。
北京中醫藥大學還在全國首推中醫學專業九年一貫制本博連讀的模式。通過九年一貫制的培養,學生考取醫師資格證,完成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並獲得中醫學專業博士學位。九年一貫制的培養模式意味着學生要更早接觸經典、更早接觸臨牀,更早接觸科研,這樣才可以用更短的時間達到博士水平。李峯認為,這種融合式的教育,打通了本科和研究生培養的界限,也通過大量創新融合課的開設,打破學科的藩籬,針對學生將來的臨牀、科研和職業發展需求,構建更為融合、實用、高效、前沿的教學體系。
“長學制的培養模式,縮短了人才培養的週期,加大了人才培養的深度,提升了人才培養層次。其優勢相較於五年制教育後再進行研究生教育的分段式培養而言,更具有‘早動手,早統籌,早發展,早傳承,深培養,高效率’的優點。”李峯表示。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