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戰時期,迫擊炮是各國軍隊基層步兵單位最常見的隨伴支援火力,美英德蘇等主要參戰國都有大量裝備,唯獨日本卻沒有大量裝備,這是為什麼?
圖1:二戰日軍為什麼沒有大量裝備迫擊炮?
迫擊炮,是一種炮身短、射角大,彈道弧線高,以座鈑承受後座力,採用炮口裝填、發射帶尾翼彈的曲射滑膛火炮。射程較近,但輕便靈活,特別是能夠射擊遮蔽物後方的目標,是步兵比較理想的隨伴火力。在二戰期間,是各國連、營等基層步兵單位最常見的支援火炮,美英德蘇等主要參戰國都有大量裝備,唯獨日本卻沒有大量裝備,這是為什麼?
原因很簡單,因為日軍裝備了擲彈筒。
簡單説擲彈筒就是一種超輕型迫擊炮,或者説是縮略版的迫擊炮,比迫擊炮更小更輕,當然射程更近威力也更小。
由於在日俄戰爭中俄軍的迫擊炮給日軍造成了重大殺傷,讓日軍印象深刻,所以在戰後日軍也仿製了各種口徑的迫擊炮,不過日本是個資源匱乏的國家,所以也就更青睞縮略版的擲彈筒了。
圖2:日軍更青睞縮略版的擲彈筒
日軍裝備的擲彈筒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1921年定型的大正十年式擲彈筒,不過這是日軍裝備的第一種擲彈筒,性能還不夠理想,最重要的就是有效射程太近,還不到200米,實戰中也就100米左右,和人肉投擲的手榴彈相比,差距也不大。
所以日軍很快就在大正十年式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於1929年定型了八九式擲彈筒,因為1929年是日本皇紀2589年而得名。八九式擲彈筒也是日軍裝備數量最大,在二戰期間使用最廣泛的擲彈筒。
八九式擲彈筒,口徑50毫米,有效射程300米,最大射程670米,全長413毫米,炮筒身長260毫米,炮筒腳長170毫米,炮筒重1.6公斤,炮筒板重1.1公斤,整體重量只有2.7公斤,比一支步槍的重量還要輕。而且造價也很便宜,只有244日元,連一支三八大蓋90日元的三倍都不到。
圖3:八九式擲彈筒
八九式擲彈筒可以使用九一式手榴彈,也就是著名的甜瓜式手榴彈,不過作為擲彈筒彈藥時要加裝發射藥盂,而且因為手榴彈作為炮彈使用閉氣型不好,射程最多隻有200米左右。
真正和八九式擲彈筒配套的專用彈藥,是八九式榴彈,彈體為黑色,上面有一條紅色和一條黃色環帶,彈體下部有銅彈帶,彈替內裝TNT炸藥,彈徑49.6毫米,全彈長143毫米,全彈質量820克,上端裝有八八式小型瞬發引信,下端裝有硝化棉無煙發射藥3克,底部裝有底火,殺傷半徑10米。除了殺傷彈還有煙霧彈,在平坦開闊地面上連射5發煙霧彈,可以形成直徑50米的煙霧,持續時間可以長達一分鐘。
八九式榴彈有專門的彈藥袋,一個彈藥袋可以攜帶8枚,通常一個彈藥手會攜帶兩袋總共16枚。一具擲彈筒再加8枚榴彈,還不到10公斤,比一挺輕機槍還要輕。
圖4:擲彈筒配用的九一式手榴彈和八九式榴彈
使用時先由射手先拉動擊發杆,然後由彈藥手將榴彈從筒口裝入,完成彈藥的安裝。射手左手握住發射筒,根據目標距離轉動手柄直至調節杆達到對應長度,再通過瞄準線進行概略瞄準後,拉動擊發機上的皮帶將榴彈射出。擲彈筒使用一般是雙人小組,但單人也可以操作。
日軍每個步兵小隊(相當於排)編制一個擲彈筒小組,裝備2具擲彈筒(甲種小隊裝備3具),每具編制射手和彈藥手各一人。但到1944年以後,由於戰爭資源消耗殆盡,只能縮小編制,每個步兵小隊的擲彈筒裝備數量減少到1具。
擲彈筒是日軍步兵小隊、中隊最重要的支援火力,由於重量很輕,擲彈筒小組基本上可以和步兵一同行動,甚至比輕機槍小組還要靈活,成為日軍最為信賴的隨伴火力支援。説到二戰時期的日軍步兵武器,很多人肯定都會提到三八大蓋和歪把子輕機槍,但是擲彈筒也同樣是日軍標誌性的步兵裝備。
特別是在中國戰場,只要遇到中國軍隊的機槍火力,日軍第一反應就是讓擲彈筒上來,抗戰初期的日軍訓練有素的擲彈筒射手,首發命中精度都能達到80%以上。等擲彈筒將機槍火力敲掉,日軍再用自己的機槍進行火力壓制或掩護,很容易就掌握了戰鬥主動。因此有人説,日軍離開了擲彈筒,恐怕就連仗也不會打了。
圖5:擲彈筒同樣也是日軍最具標誌性的裝備
在抗戰老兵的回憶裏,經常都會提到日軍的擲彈筒,尤其是對中國軍隊的機槍威脅極大,一般情況打完一梭子就要轉移陣地,不然就一定會遭到日軍擲彈筒的壓制。輕機槍轉移陣地還比較容易,重機槍就困難多了,所以經常會被日軍擲彈筒精準清除。
在著名的抗戰電視劇《亮劍》中,楚雲飛的部隊在阻擊山本特工隊時,重機槍陣地剛剛開火,就被日軍手榴彈炸燬——手榴彈的距離只有二三十米,對付重機槍顯然不大可能,如果改成擲彈筒的話,就非常合理了,而且也更符合抗戰的真實情況。
日軍一個步兵中隊(相當於連),甲種中隊編制12具擲彈筒,乙種中隊編制9具擲彈筒,這樣的裝備數量已經非常多了,幾乎相當於中國軍隊輕機槍的裝備數量,而擲彈筒是面殺傷武器,比輕機槍的點殺傷武器威力要大多了。而到了步兵大隊(相當於營)一級單位,就裝備大隊炮——九二式步兵炮了,九二步兵炮也是日軍非常著名的武器,不但可以平射,也可以像迫擊炮那樣進行曲射,所以也能當迫擊炮來用。
有了擲彈筒,又有九二步兵炮,自然就不需要再大量裝備迫擊炮了。
圖6:有了擲彈筒自然就不需要再裝備迫擊炮
對於資源匱乏的日本來説,擲彈筒自然就是迫擊炮的最好替代品了。而且在中國戰場上,擲彈筒也足夠了,因為中國軍隊裝備落後,尤其是在火炮方面,一般步兵連幾乎都是沒有火炮的,即便是裝備水平最好的中央軍部隊,也只有在步兵團一級才會編制迫擊炮連,裝備4到6門迫擊炮。通常日軍步兵大隊編制兵力大約在1200人左右,基本上和中國軍隊一個步兵團的人數差不多(雖然編制上步兵團人數要有2000人,但滿編的情況是非常少見的),而一個日軍步兵大隊不算九二步兵炮,光擲彈筒就有30到40具,幾乎是中國軍隊一個步兵團的迫擊炮數量的七八倍!所以在火力上全面壓制甚至碾壓中國軍隊就一點不奇怪了。
所以,日軍在二戰期間沒有大量裝備迫擊炮,而是用擲彈筒來替代的原因,一是主觀上,資源和國力上的不足,一個字就是窮;二是客觀上,在中國戰場擲彈筒也已經能夠滿足實際需要了,那就自然沒有必要再去發展裝備更費資源成本也更大的迫擊炮了。
但是擲彈筒和迫擊炮相比,劣勢也是很明顯,第一是射程不如,以美軍的M2型60毫米迫擊炮來對比,M2迫擊炮的有效射程在800米左右,最大射程達到了1800米,大大超過了擲彈筒。第二是精度不如,雖然擲彈筒在老兵手裏精度可以高達80&以上,在戰爭初期日軍擲彈筒基本上都是由訓練有素的老兵操作,精度相當高。但新手的發射精度就差多了,而迫擊炮由於自身就帶有簡易的瞄準裝置,所以即便是新手操作,精度也很高,如果都是新手,就更是大大超過擲彈筒。説到底,擲彈筒就是縮略版的迫擊炮,怎麼可能和完全版的迫擊炮對抗?
圖7:擲彈筒還是不能和迫擊炮對抗
所以到了太平洋戰場,面對在步兵連就裝備60毫米迫擊炮的美軍,日軍的擲彈筒就被全面壓制了。就是採用美械裝備的駐印軍,也同樣用60毫米迫擊炮完全剋制住了日軍的擲彈筒,抗戰初期日軍憑藉擲彈筒在步兵排、連級單位在火力上全面壓制中國軍隊的情況就一去不復返了。
日軍在步兵小隊、中隊裝備擲彈筒,口徑是50毫米;在步兵大隊裝備九二步兵炮,可以進行曲射,也能當迫擊炮來使用,口徑是70毫米。而相對應的,美軍在步兵連裝備60毫米迫擊炮,在步兵營、團裝備82毫米迫擊炮,口徑都正好要比日軍的裝備大了10毫米,不要小看這10毫米,那就意味着在射程、威力上的壓倒性優勢。日軍只所以要用這樣小一號的裝備,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國力薄弱資源匱乏的限制,能省則省,最終在戰場上帶來的卻是完全被壓制的惡果。
到了如今,單兵在步槍上可以掛載榴彈發射器,步兵排、連裝備有火箭筒、迫擊炮,自然也就沒有擲彈筒的位置了,所以擲彈筒被淘汰,也就一點也不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