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用智能引領快樂走進新的領域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飛地,一種特殊的人文地理現象,指那些隸屬某一行政區域,卻又不和該行政區域毗連的土地。因為兩地行政區域不想連,便無法取道自己的行政區域實現兩地往來,只能“飛越”他人的行政區域進行交流,故而稱之為飛地。
飛地不僅可以存在於省與省之間,還可以存在於國與國之間。我國比較著名的省級飛地有貴州的地湖鄉,其四面被湖南包圍,看起來是湖南境內的土地無疑,卻歸貴州管轄。
而這一現狀是由諸多複雜的歷史原因造成的,不過不管是貴州還是湖南,都屬於中國這一大行政規劃。地湖鄉雖然是飛地,但當地居民並沒受到太多影響。
相比之下,我國吉林有個村子就委屈多了。其是一塊國與國之間的飛地,位於中國、俄羅斯和朝鮮的交界處。其原本不是一塊飛地的,和祖國有一條不足10米寬的江堤連接。奈何在一次洪水過後,這個10米寬的江堤被沖垮了,該村莊也就成了一塊飛地。
其就是我國最委屈的防川村,從地圖上不難看出,其位於吉林省延伸出去的小角上,看起來相當孤立無援。而且,且成為飛地後,鄰國還不讓防川村的人借道回國,可謂相當悽慘。當然,這是近代的事了,如今的防川村,已然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那麼,當年它又是如何成了塊飛地呢?
還得從唐朝時期説起,由於防川村是中朝和朝俄界上的圖們江流往日本海的入海口,其在唐朝那會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戰略位置不言而喻。
而唐朝版圖遼闊,東北部地區更是囊括了整個庫頁島,防川村完全不在我國邊境上,自然也不存在飛地這麼一説。但到了近代,尤其是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沙俄開始染指我國東北,侵佔了大量領土,原本處在內地的防川村便一下成了我國的邊境村莊。
之後,日本人又來到了東北。1938年,日俄在防川村這一帶爆發了張鼓峯戰役,而這場戰鬥日本人打輸了,他們卻將氣撒在了中國人頭上。他們不但將防川村境內的中國村民全部趕走,還封鎖了圖們江航道,只留下一個不足10米的江堤供其和吉林省聯繫。蘇聯也順勢將勢力範圍推倒了圖們江江邊,對防川村可謂虎視眈眈。
直到二戰結束後,日本人被趕走,防川村才被收復回來。為了讓防川村村裏有常住人口,我國政府還特意遷了18户人家過去,還派了軍隊駐守,目的是為防止蘇聯吞併。不過好景不長,1957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洪災沖垮了防川村和吉林的唯一連接,其也因此成了飛地。之後,村民再想出入村莊回國,必須借道蘇聯。
但那會蘇聯和我國正是關係緊張的時候,自然不會答應這個要求。直到1983年,中蘇關係正常化,防川村的出行問題才得到徹底解決。而當年那條被沖垮的江堤也被重修,如今已是一條長888米,寬8米的國防公路,相當穩固,再也不用擔心洪水。
現在的防川村已經成了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號稱“東方第一村”。當地居民也是暢行無阻,再也不用擔心向鄰國借道的問題。這一切,無不體現了我國國防和軍事力量的強大,只有國家強大,在面對領土問題上,才有足夠的話語權。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