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鎮冰
“城外蕭蕭北風起,城上健兒吹落耳。”
蕭瑟風聲冷冽掠過將士們的瘦削臉龐,生死狙擊的戰場上永不缺披荊斬棘的士兵,他們英勇無畏保家衞國的颯爽身姿讓人甚是敬佩與感動。
顱灑熱血的戰士們為國捐軀是偉大之舉,但遠近聞名的北洋軍閥卻是一個頗具爭議的存在。
人們痛恨其混淆是非參與國家內戰,也有人抨擊其坐擁權勢高高在上,更有人譴責其不是真正的國家士兵。
翻天覆地的罵聲如層層巨浪掩蓋北洋軍閥,有一位軍閥卻是出淤泥而不染般的存在,他拒絕內戰只打敵軍,是唯一一位活到建國後的北洋軍閥。
他,究竟是何方神聖?
北洋軍閥薩鎮冰
19世紀五十年代末,薩鎮冰出生於福建一個權勢家族,體內流淌的是色目人的血液,最終卻也用盡其一生時光去書寫捍衞中華大地的宏大藍圖。
年輕時的薩鎮冰
薩鎮冰的家族是一個名利雙收的權貴家族,其始祖曾助力元世祖創立國家大業,家族子弟個個皆是內外兼備的愛國人士。
深受良好家風薰陶的薩鎮冰也毫不例外地成了一個滿腹經綸的愛國人士。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我國損失慘重,不堪重負的海軍軍隊只能將眾多將士們遣送還鄉,身在其中的薩鎮冰亦是如此,返鄉繼續從事教育事業。
病樹前頭萬木春,薩鎮冰於半年後受聘出任北洋海軍的統領,隨後更是成為了海軍部隊的部長,正式成為北洋軍閥的一員。
至此,色目人薩鎮冰儼然是一個聲名鵲起的北洋軍閥,統領北洋海軍大部隊。
薩鎮冰能成為稱霸一方的北洋軍閥,取得登峯造極的軍事成就,離不開從小積累的軍事基礎與出眾的軍事才能。
1869年,剛滿10歲的薩鎮冰憑藉自身的卓越才能成功進入福州船政學堂學習,機智聰慧的他更是以第一名的優越成績順利畢業,是一名炙手可熱的軍事人才。
熠熠生輝的薩鎮冰選擇了出國深造,外國留學的經歷也成就了薩鎮冰擔任北洋軍閥的重要資本。
到了1880年,從英國學成歸來的他如魚得水般出任天津水師學堂的教室師一職,暫居教育行業。
中法戰爭
天有不測風雲,1884年中法兩國戰爭爆發,最終我國落得一個慘敗而歸的結局,而這一慘敗也成了薩鎮冰勇赴戰爭前線的導火線。
經過多番申請,薩鎮冰出任北洋艦隊“威遠”艦管帶,得以成為一名英勇善戰的熱血將士。
一日為兵,一生為民。薩鎮冰的士兵身份伴隨了他的一生,軍人也是他一生的事業歸宿。
迎接外敵 拒絕內戰
而北洋軍閥的顯赫身份並沒有給薩鎮冰帶來精神層面上的滿足,他沒有沉浸在權貴身份中沾沾自喜,亦無醉心於名利場中無法自拔荒廢度日,更無加入各大軍閥的明爭暗鬥之中。
薩鎮冰參加的作戰
他以清醒又獨立的傲然姿態屹立不倒在軍閥官員隊伍,不僅沒有唯利是圖,而且義無反顧地堅持“不參加內戰只打敵軍”的行事準則。
特立獨行的薩鎮冰成了北洋軍閥裏光彩照人的一束曙光。
保家衞國的堅決態度是其衝鋒陷陣的無限動力,不忍直視國家內部自相殘殺的內戰局勢是其心之痛楚。
而迎戰外國敵軍,捍衞國家國土完整是薩鎮冰在所不辭的作戰目標。
1895年1月,中日雙方的威海衞之戰全面爆發,36歲的薩鎮冰再次奉命趕赴前線,隻身率領寥寥士兵駐守日島炮台,卻也頑強抵抗敵軍的狂妄入侵。
在戰場上,薩鎮冰手刃數千敵軍,竭盡全力只為贏取戰爭果實捍衞祖國大地的完整。
即使作戰環境惡劣萬分,敵軍軍力雄厚,身處敵眾我寡戰鬥局勢的薩鎮冰也沒有絲毫退縮,他領導部隊頑強抵抗敵軍的窮追不捨與烽火狼煙。
經過長達11天的生死拼搏後,在接到丁汝昌的命令才下令撤離。
時光荏苒,近代中國不斷遭受外國列強的侵略戰爭,對外抗爭的壯烈戰場上,總是會出現薩鎮冰奮勇當先殺敵的矯捷身姿。
他一心打擊企圖不軌的外國敵軍,不計安危為國捐軀的熱血精神盪漾在戰爭的每一處角落。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薩鎮冰上陣對抗外國列強的滿腔熱血洋洋灑灑,奈何當其直面中國內戰的緊張局面之際,卻也只能報以迴避姿態。
1920年代末,內戰走上戰爭舞台,開啓了慘烈的歷史。作為國民政府的擁簇者,北洋軍閥自是需要擁護自身黨派聯合抗擊另一方。
北洋軍閥薩鎮冰手握北洋海軍大權,旗下兵聯力雄厚的他更是理所當然地被捲入內戰紛爭,不由分説地被迫進入戰場。
薩鎮冰不忍目睹國家將士們刀鋒相對,更是無力直面士兵們吞噬同胞性命的不堪局面,無力迴天的他只能憑藉一己之力迴避紛爭。
他想方設法拒絕參與內戰惡鬥,不僅是潔身自好規避主動發動戰爭,更是以其聰明機智巧妙協助減少雙方的人員傷亡,給予傷病力所能及的幫助。
1926年,此時擔任福建省省長的薩鎮冰不堪揹負內戰壓力便主動請辭省長一職,誓不與眾多北洋軍閥般同流合污,決不參加內戰。
同年12月,薩鎮冰為了規避參與內戰再度捨棄福建保安總司令的高位。
每一次抉擇,薩鎮冰皆是順從心中所想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躲避參加內戰,他寧願揹負外界人士的不堪辱罵聲也不忍切身參與同胞互傷的戰爭。
一次次的拒絕與逃避雖不是光明磊落之舉,但其薩鎮冰系國家和平盼求國民團結的情感卻足夠真誠與熱烈。
第二排左二:薩鎮冰
生命不息,愛國精神永揚
即使自身不在前線戰場,薩鎮冰當機立斷採取了接二連三的舉措,希望能夠平息內戰。
他選擇退居後勤領域,竭力籌集物資幫助無辜災民,大力發展地方教育經濟行業。
1927年,北伐戰爭硝煙四起,薩鎮冰所在的福州也不幸遭遇烽火襲擊。福州百姓身處水深火熱,遍體鱗傷的士兵數不勝數。
此時年近七十歲的薩鎮冰仍然拖着瘦弱的身軀四處奔波只為能幫助傷病災民,身體力行的他積極組建救災組織,舉行遊行活動籌募捐資,以此幫助因戰爭顛沛流離的受災羣眾,減少硝煙傷害。
此後,薩鎮冰勞心勞力舉辦賑災助民的集體活動,號召平民百姓齊心協力共度內戰難關,絕不向內外憂患低頭屈服。
與此同時,盡力救災的薩鎮冰亦不忘積極投身抗戰事業。
舉行遊行活動籌募捐款
1933年,74歲高齡的薩鎮冰義正言辭地加入了大部隊,澆滅敵軍的囂張氣焰,恢復祖國繁盛之景,是薩鎮冰迫在眉睫的偉大目標。
抗爭戰風一起,便激起了無數漣漪。作為經驗豐富的作戰人員,德高望重的薩鎮冰全然不受年齡限制,他將自己的畢生所學與經驗之談發揮得淋漓盡致,是抗戰戰場上的一個得力助手。
誰也不曾料想薩鎮冰直至86歲高齡仍然鍥而不捨地奔赴戰場為國效力。
37年,抗戰全面爆發,78歲的薩鎮冰不顧他人勸阻選擇繼續駐守作戰區域,為抗戰貢獻自己僅有的全部力量。
即使年邁的他不能親自上陣殺敵,但薩鎮冰亦沒有停止護國的前進步伐。
他如往常一般積極舉行遊行集會等活動,向世人宣傳抗戰的相關信息,號召人們勇敢面對戰爭禍害,希望以此振奮民心,同時也能夠為衝鋒陷陣的中國士兵吶喊助威。
時光無情流逝,薩鎮冰伴隨士兵一同作戰,他四周遊行宣傳抗戰,直至抗戰勝利號角吹響,86歲的薩鎮冰才停止了遊行助威的頑強步伐。
老年時的薩鎮冰
1945年,敵軍宣佈投降,86歲的薩鎮冰見證了戰爭的勝利。懷揣着喜出望外的激動心情,薩鎮冰隻身回來到上海調理身體。
近十年的抗戰活動,於年邁體弱的薩鎮冰而言確實是一個危險之舉,幸得精神層面的無限滋養,薩鎮冰才能堅持不懈地完成了這一壯舉。
待身體情況尚有恢復,他便當即動身返回福州家鄉,過着修身養性的平淡日子。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90歲的薩鎮冰也成了唯一一個活到建國後的北洋軍閥,以不驕不傲的謙卑姿態大放光彩。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三年後,薩鎮冰在福州老家因病逝世,終是迎來了其的人生落幕篇章,結束了其94年的精彩人生。
薩鎮冰為國為民的忠心耿耿,無私奉獻的愛國精神,值得世人代代歌頌。
薩鎮冰的墓碑
無謂戰爭頻繁的近代社會還是煥然一新的新中國,薩鎮冰三番兩次拒絕參加內戰的舉措一直都處於輿論場的風口浪尖。
人們聯合譴責其不上戰場的畏畏縮縮,尤其是國民政府的擁護者,他們大力聲討薩鎮冰作為北洋軍閥而毫無作為的中立態度,而薩鎮冰心甘情願忍受着四面八方的辱罵聲與譴責聲。
惡氣吞聲背後的不是薩鎮冰敢做不敢當的虛偽與害怕,反是流露出其思想獨立不隨波逐流的清醒態度。
他堅守自己不參與內戰的行為準則,以別樹一幟的超脱姿態屹立不倒於烽火不斷的近代中國。
薩鎮冰不是一昧逃避的懦夫,他只是以屬於自己的態度與原則去關懷民眾,去包圍國家,不觸及法律、有原則、有正確思想的薩鎮冰何嘗不是一名愛國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