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個女孩的心目當中都有一位身披鎧甲隨時為她赴湯蹈火的帥氣騎士,騎士崇拜起源於中世紀的西方,盛行於中世紀中期,在那個時候的歐洲能夠成為騎士那絕對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而且,中世紀的騎士那象徵的就是絕對的軍事力量,一般來説一隻騎兵隊伍的作戰能力是與它人數差不多的普通士兵的十倍以上,當年宋朝和蒙古之間的戰鬥為什麼以宋朝失敗而告終?就是因為宋朝無法抵抗蒙古騎兵的一次衝鋒。
由此可見,中世紀西歐的騎兵絕對是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作為一個騎士就會得到封建主和國王禮遇。但是,為什麼在中世紀的後期騎士階層逐漸就淡出了歷史舞台呢?那就讓我們來看一下步兵的崛起是如何把騎兵趕出歐洲的。
貫穿整個中世紀的歐洲,無法繞過的話題那絕對是騎兵的主導作用,這也讓很多研究西歐的人將中世紀比作是“騎兵時代”,由此可見在所有歐洲人的心目中騎兵不僅僅是和公主有着絕妙的故事,還在他們的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強悍表現。
在很多人的著作當中重裝騎兵的至高地位都是受到一致認可的,《中世紀的戰爭藝術》中提到的亞德里亞城堡戰役,被學者查理奧曼稱為是騎兵取代步兵開始統治中世紀時代的一個標誌,並且認為騎兵在此之後有了一千多年的輝煌歷史。
小戴維佐克所著的簡明戰爭史也將亞得里亞城堡戰役説是騎兵開創的新時代,到了十一世紀末期,重裝騎兵已經徹底在歐洲奠定了地位,如果在一場戰鬥中哪一方沒有重裝騎兵的出戰那麼基本上這已經象徵着失敗了。
還有一些比較熱衷於重裝騎兵的學者更是直言不諱地説:中世紀的歐洲戰場就是騎兵支配的戰場,在這種言論下我們不難看出步兵在中世紀時期的尷尬地位,在很多的史書記載中步兵甚至降了一個地位,成為了步兵的附庸乃至一些人説步兵是騎兵的“男僕”。
大概在九世紀時期,法國人甚至不知道步兵是拿來幹什麼的,從這裏我們也就可以得知當時歐洲是有多麼的偏愛騎兵這個兵種。同時,騎兵也確實在很多戰役中起到了關鍵作用1296年的鄧巴戰役、1214年的布汶戰役等等都是騎兵做出了無比重要的貢獻。那麼為什麼騎兵會在戰爭當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呢?當然是有他自身無可替代的優勢。
首先就是騎兵的戰鬥力強悍。作為冷兵器時代的戰鬥力天花板,騎兵擁有以下戰鬥力強悍的表現。第一是衝擊力非常強,騎兵的作戰和戰馬是密不可分的整體,而且當騎兵發起衝擊的時候,戰馬的加速度配合慣性可以產生一個巨大的衝擊力,這可不是步兵能夠抵擋得了的,再加上騎兵一般都會配合一支長槍,衝擊力加上貫穿力,一次衝擊下能夠佔着的步兵可能就沒有多少了。
第二,騎兵的機動性無比靈活,在戰場上除了糧草以外就是“兵貴神速”,無論是偷襲還是撤退,沒有極快的速度那將會錯失良機被動挨打,而對於騎兵來説速度和耐力都遠遠超過了步兵的上限,因此他能夠做到的事情也就遠遠高於步兵。除此以外,在中世紀的戰場上,騎兵和戰馬都披上了無比堅硬的鎧甲,強大的防禦力更是加大了衝擊了,可想而知一支裝備精良的騎兵部隊是有多麼的恐怖。
第三,騎兵們的武器裝備更加優良。騎士階層在中世紀的地位不用説大家也應該是知道的,因此他們能夠享受的經濟供奉是遠遠超過步兵的,而且騎士的培養一般都是從小開始,到他們長大的時候就已經擁有了非常不俗的作戰經驗和作戰實力,不像步兵是半路上徵兵過來的。
其次,中世紀的權力基本上都是由騎士階層壟斷的。騎士階層的產生來自於采邑制,這導致了中世紀西歐出現了無數多的封建領主,他們就會養一批死心塌地的騎士,隨着騎士功勞的越來越大,很多騎士的實力就會超過封建主建立自己的王國,這也導致一個專門從事軍事的階層騎士階層的出現。既然他們隸屬於騎士階層,那麼自然而然地就會扶持騎士的發展打壓別的兵種,因此中世紀騎士佔據主要地位的現象是可以預見的。
那麼既然在中世紀騎士那麼強大,這是不是就代表着步兵可以退出歷史舞台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所有的戰爭不可能都是騎士完成的,而且騎兵的養成又貴又容易損耗,因此騎兵一般都被當做王牌。而且,隨着十二十三世紀的過去,中世紀也就步入了末期,資本主義工商業興起衝擊了原有的封建領主,同時也擊碎了騎士們的驕傲,而我們接下來要提到的步兵改革就是出現在這一時期,那就讓我們來看一下,步兵改革是如何將騎士革命的。
步兵改革的主要歷史事件是愛德華三世執政時期的一場戰鬥,他的改革使得英國的步兵軍隊獲得了強大的軍事力量並且一舉擊敗了自己的老對手法國宣告了騎兵到了退出歷史舞台的年齡。
首先他做出的改革是讓步兵們背上長弓。十二世紀開始,長弓被引入了英國,由於它誇張的殺傷力和簡單的操作技術被愛德華三世奉為珍寶成為了他麾下所有士兵的必備武器,長弓高六英尺而長三英尺,製作的木頭堅硬的同時又富有彈性,毫不誇張的説它的彈性係數極高可以賦予弓箭更強的穿透能力。
作為一位優秀的長弓步兵,他可以非常輕鬆地射穿所有的騎兵鎧甲已經他的戰馬,甚至有些時候還能夠將橡木製作的大門來個透心涼,長弓佔據優勢地位的另一個原因是他的操作極其簡單,一個熟手的步兵每一分鐘就可以打出至少十隻弓箭而且長弓的最遠射程在230米左右,也就是説如果遇上騎兵衝鋒,英軍站在三百米開外搭弓射箭,只需要不到十分鐘就可以所有的騎士解決。
其次改變原本的制度。在很久以前,中世紀歐洲採用的基本上都是采邑制,國王把土地分給領主,然後領主們就要派人去參加一年四十天的軍隊訓練,然後在國王需要的時候就要派部隊去幫助國王,到了後期只要封建領主上繳一定的財税,國王就可以免除那個地方的軍隊訓練時間。
這樣就導致了步兵不受重視和紀律散漫、作戰能力低下等嚴重的問題。
到了愛德華三世的時候,他根據封建領主財產的多少來確定他們要貢獻多少人加入中央的常備軍隊裏面去做職業軍人,比如説每五英鎊的税收就要派一個人參軍等等,這不僅擴大了步兵的來源,還能夠讓他們成為一支訓練有素的王國軍隊,這對份封建國王來説異常關鍵。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下馬騎兵和長弓手配合的作戰技術。愛德華三世在進行軍隊改革的時候第一步就是增加長弓手的數量,但是後來發現這樣做雖然作戰實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但是長弓手一旦被人家突破了攻擊圈就會成為待宰的羔羊,那麼該如何保護他們呢?愛德華三世想出了一個絕妙的點子,他讓以前的騎兵全部下馬,站在地面上成為了重裝步兵,在近戰的時候騎士全部下馬化身重裝步兵攔截地方騎兵,然後長弓手遠程攻擊敵方。
當敵軍開始撤退的時候重裝步兵又翻身上馬成為騎兵追擊敵方,這套戰術有攻有防堪稱經典。1332年,法國人再一次吹響了攻打英國的號角,當對方的重步兵壓境的時候愛德華三世下令所有騎兵下馬化身步兵擋在前面,然後長弓手分散兩翼直接對法國人軍隊進行了毀滅性的打擊。這種戰術在日後的各個國家戰鬥中越來越實用、越來越進步,成為了中世紀後期各國必備的戰術之一。
隨着商業的發展,中世紀末期,由於城鎮的興起導致了農副產品商品化進程加快,很多商業化的東西開始出現,這也就導致了原本騎士階級和封建貴族的沒落,自此以後,騎士階層也就失去了對軍事的絕對掌控力,騎兵也就逐漸的失去了優勢地位。
然後市民階層壯大。城鎮化興起帶來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人口的集中居住,這些人再後來被統稱為“市民”,市民也是人,他們也有自己想要追求的權力和自由,因此他們就會主動聚集起來成為軍隊展開鬥爭。
總而言之,在中世紀的後期由於經濟、人口、政治等方面的因素,騎兵最終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而步兵也後來居上成為了戰鬥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