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校專業一無所知的學生和家長,應該怎樣開始填報高考志願?
高考,是中國孩子在人生路上的重要關卡。
短短三天的考試,再加上體檢和麪試,往往能夠決定一個高三學生,未來十年乃至一生的發展態勢。説“高考改變命運”,真的是一點兒也不為過。
但其實,決定考生命運的,不僅僅是優異的分數,還有我們的選擇,在同樣的分數段內,選擇哪一所大學,哪一個專業,首先能夠保證錄取,其次能夠保證就業。
這,才是難上加難的關鍵!
當然,現在許多高校都非常注重招生宣傳,甚至不惜投入大量人力和資金,就是期盼着能將更多的“天才學霸”納入麾下,直接或間接地提升本校的教研質量和科研輸出,在國內外的高校排行榜上提升名次,促成聲譽、業績和成果的良性循環,成就“百年名校”。
那麼,面對着林林總總、特色各異的數千家院校,作為高三學生和家長,應該如何辨別和選擇對應的高校和專業呢?
1、瞭解形勢。
2021年高考,相比去年因為疫情而推遲一個月,首先在考試時間上,已經迴歸到了正常的6月7日。
其次,我國的高考人數,呈現出逐年上升的態勢。
江西有49.5萬考生,相比去年增加約3.3萬人,湖南有56.84萬人報考,相比去年增加3萬人。至於歷年 的“高考大户”山東,高考人數更是實現了“三連跳”,從2019年的75.9萬人,增加到2020年的78.2萬人,再到2021年的79.5萬人。
以下內容為付費內容66%
況且,繼2017年上海和浙江試行了首次“新高考”,2020年,北京、天津、山東和海南作為第二批高考綜合改革,到了2021年,是河北、江蘇、遼寧、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和重慶這8省作為“新高考”改革省份。
那麼,如果是以上這些省市的高三考生,在填報志願時就要分清楚其中的區別。
2、理清思路。
首先,從我們的實際狀況出發,也就是高考分數、考生排名和一分一段表等等,在這個基礎上,來翻閲和查詢歷史數據,搞清楚“理想院校”近三年的投檔分數線和錄取考生名次,“理想專業”的錄取分數線和錄取考生名次,在現實狀況和歷史數據的佐證下,進一步理清高考志願的填報思路。
接着,還要注意“傳統高考”和“新高考”填報志願的不同。
比如傳統高考一般實行“院校平行志願”,高三考生需要填報不超過5個的院校志願,並且每個院校可以填報不超過6個專業志願和專業服從志願。在這種“院校+專業”的填報模式下,考生和家長最擔心的就是“調劑專業”,因為即便是高考分數超過了理想院校的投檔線,也很有可能因為心儀專業招錄滿額而被調劑到其他專業,那可真是相當糟糕的體驗。
至於2017年、2020年和2021年這三批“新高考”省市實行的“專業平行志願”模式,可以説是“專業優先,院校靠後”,一共80個志願填報數量,細分到“一個院校的一個專業”,可以説既給了高三考生更多的選擇權,也給很多“選擇困難症”的學生和家長,帶來了異常艱難的挑戰。
3、名次號和位次號。
傳統高考和新高考的區別有很多,比如名次號和位次號,就有很多考生搞不清楚。
名次號,指的是傳統高考後,對所有考生進行分科類、分批次的按總分排名,每個考生都會取得一個“名次號”。而新高考則不分文理也不分批次,而是按照“必考+選考”的總分對所有考生進行排名,也就是“位次號”。
實際上,新高考的這個位次號,我覺得對高考志願的填報反而造成了一定的干擾和困惑,因此各位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願時,一定要注意區分和辨別,即便是新高考的新填報方式,相應高校的歷年錄取分數和平均分對應分值,也是極具參考價值的。畢竟,就算是新高考的科目和模式有變化,但是高考的平均分值和錄取人數的變化,其實並不大。
總之,2021年的高考志願填報,即延續了傳統的劃分錄取方式,又在考試科目組合和志願填報數量方面有了讓人耳目一新的變化。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可以幫孩子查資料、提建議和做諮詢,卻不該拉着孩子盲目地追熱門、捧名校。畢竟,即將通過高考迎來大學生活的是孩子,父母不能把自己的喜好夢想,都強加在孩子的身上。
接下來,還有更加詳細和專業的高考志願填報分析,敬請關注、收藏和分享,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