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有些人確實天資聰慧,至少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他們能夠表現得十分出色,讓人敬佩不已。當然這一切與他們背後的辛苦付出密不可分。
杜青雲,一個備受爭議的高考狀元,然而當你走近他的經歷之後,你會發現其實狀元光環背後也有一些悲涼與無奈。
15歲考上北大杜青雲的學習能力毋庸置疑,考試成績更是給人一種遙不可及的感覺。
憑藉着出色的學習成績,從小到大杜青雲就是鄰居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經常被別人當作學習的榜樣。
在中小學階段,杜青雲的成績始終能夠名列前茅,以至於父母很少在他的學習方面費心思。於是2016年,年僅15歲的杜青雲參加高考。憑藉着亮眼的高考成績,他最終順利獲得湖南省理科第二名,對於他而言幾乎可以選擇國內絕大多數學校和專業。
在一般人的認知中,這樣亮眼的高考成績要麼選擇清華,要麼選擇北大。這一點對於杜青雲以及他家人而言,也是如此認為的。
但是學校範圍縮小後,專業又該如何選擇呢?
很多人知道,北大的光華管理學院很出名,如果能夠順利畢業的話,將來的發展前景也很不錯。所以很多優秀學子會選擇這樣一個專業。
當時杜青雲才15歲,並沒有什麼主見,於是便在父母的建議下報考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然而他自己怎麼也沒想到這是一個“噩夢”的開始。
大三選擇退學,退學原因公佈在這樣一個國內頂尖的高校以及獨具優勢的專業就讀,相信很多人都會選擇堅持將它讀下去,爭取順利畢業。但是杜青雲卻在大三的時候做出了一個讓人驚訝的決定:他要退學。
當然,這樣一個決定讓他的家人、朋友、親人都感覺不理解。畢竟這可是北京大學的王牌專業之一,究竟是出於怎樣的考慮,遭遇怎樣的困境,才會做出如此讓人匪夷所思的決定呢?
之前杜青雲並沒有將真正的原因公佈出來。不過後來杜青雲在接受採訪時,説出了自己的心聲。聽了之後才感受到他的無奈與掙扎。
其實早在大二的時候,杜青雲就發現光環管理學院的環境有些合不來。於是便想轉專業,但是相信大家都知道,轉專業一般都只能在大一進行。於是杜青雲便錯過了一次機會。
後來在和同學的交往中,杜青雲感受到了一種孤立與無助。
相對於學院的其他同學,他沒有優越的人脈資源以及強勢的社會背景,用杜青雲自己的話説,他對其他同學而言,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微乎其微,畢竟他來自湘西的一個山區,不能夠給其他同學提供優質的社交圈子。於是他便逐漸被同學疏遠,同學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少。
感受到自己逐漸被邊緣化之後,杜青雲和室友之間也存在着一些矛盾,於是便想申請換宿舍來改變當時的狀態、然而當他找老師尋求幫助時,最終老師的答覆讓他很失望。
老師説:“我覺得他挺好的。”
也正是這樣一句話讓杜青雲感受到了無助與失落。對於北大的好感度逐漸下降。
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後來杜青雲感覺自己在學習方面的注意力很分散,自己的努力沒有得到期望的成果,不論是在社團還是在學生會,始終都感覺比不過別人。
學習和生活中的雙重受挫讓杜青雲心理開始崩潰,對於學習逐漸失去動力,甚至還患上了抑鬱。
不過好在最終在大三那年,父母終於支持他退學的決定,讓他離開了北京大學。
復讀考上清華不得不説杜青雲的學習能力真的很強,而做題能力更是很難挑出毛病。
經過一年復讀,2020年杜青雲再次參加高考,這一次的成績更加耀眼,直接取得了湖南省理科狀元,比第一次參加高考時的第二名還要前進一名。
雖然之前就讀北京大學的經歷讓他有些受傷,但是這些閲歷對他的成長確實很有幫助。至少第二次再次填報高考志願時,他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想學的是什麼,將來想做什麼。
於是第二次高考志願填報,他選擇了清華大學。
在清華大學的學習經歷讓杜青雲找到了自我,身邊的同學也更加具有親和力,這讓他明白之前的退學決定是明智的。
光環背後的無奈其實像杜青雲這樣的學子在很多家長心目中是特別羨慕的,希望自家孩子也能取得如此優異的學習成績。
然而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很多家長卻沒有注意傾聽孩子的真實心聲。而更多的是從自身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也首先考慮自己的利益。
比如杜青雲當時結合自己實際情況決定在大三的時候從北大王牌專業退學,家裏人絕大多數都持反對意見,其中就有擔心沒面子的一方面原因。那時家長並沒有深入瞭解孩子是否在大學期間遇到了什麼問題,這個專業是否真的適合他。
所以很多學霸既擁有萬眾矚目的光環,其實內心深處也有着一些無奈。他們身上承受着更重的無形壓力,而這一點需要被大家所瞭解和認知。
對於杜青雲的決定,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