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貧富差距”大?什麼影響着大學的“錢袋子”

由 鈄翠娥 發佈於 經典

  不能用絕對的經費數量來排大學“富豪榜”。

  近日,西北大學官方微博發出的一則募捐倡議引發網友熱議。今年,西北大學迎來建校119週年。該校校友總會號召校友、老師及學生,每月捐出一杯奶茶或一杯豆漿的錢,支持母校發展。倡議發出後,引來網友調侃西北大學是“中國最窮211”。

  對此,西北大學工作人員回應稱,校友捐贈是大學經費的來源之一,很多大學都有這種渠道。“我們是在法律框架下進行的,錢款的使用都會公示。”

  發動校友向母校捐贈“一杯豆漿的錢”,這並不能説大學就很“窮”,再“富豪”的大學,都重視校友捐贈。像美國的大學,校友捐贈率就是一項評價辦學的重要指標。我國大學重視校友捐贈、社會捐贈,這是好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但是,我國中西部地區的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辦學經費相較教育部直屬高校有較大的差距,也是必須直面的現實。對比學校官網信息可以看到,2021年,作為陝西省屬高校,西北大學的預算經費為14.18億元,與清華大學2021年的317.28億元預算相比,西北大學的預算只是“零頭”。

  必須指出,並不能用絕對的經費數量來排大學“富豪榜”,分析對高校、對學科的重視程度與學校的辦學水平,因為不同類型大學,不同學科建設所需要的經費是不同的,如很多理工科課題經費就高於人文社會科學課題經費。

  但是,如果高校“貧富差距”過大,就不但會影響到人才的流動,還會影響到具體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妨礙高等教育的優化佈局。

  總體看來,目前高校存在部屬高校辦學經費高於地方高校經費,東部地區、發達地區高校經費高於中西部高校、不發達地區高校的現實問題。要整體提升高等教育質量,優化高等教育佈局,就需要調整高等教育經費撥款方式,減少項目撥款,提高生均撥款標準。

  我國高等教育經費目前實行“生均撥款+項目撥款”的方式。生均撥款,就是按人頭、生均撥款標準撥付的基本辦學經費;項目撥款,則由學校、教師申請項目,立項後獲得撥款。

  針對學校的項目,有以前的“985建設”“211建設”,當前的“雙一流”建設等等教育工程項目;針對教師的項目,則是各種課題項目。採取這種方式的主要用意,是促進學校競爭,提高教育(以及科研)經費利用效率。但是,如果項目撥款所佔比重過大,就會造成了很多問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首先,出現高等教育資源配置的“馬太效應”,一些名校利用自身已有的辦學優勢,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導致學校間貧富差距拉大,缺乏應有的競爭。

  針對中西部高校人才流失比較嚴重的問題,教育部門和地方政府反覆強調要遏制人才的流失,反對高校間的人才惡性競爭,但是,因項目撥款而導致的辦學條件差距,依然存在。

  其次,與項目撥款對應的是項目評審、立項。近年來,辦學地在地級市的地方本科院校為獲得辦學經費,紛紛從地級市搬遷到省份城市,就與項目主導的撥款方式有關。而把獲得項目作為頭銜、身份、“帽子”的問題,則產生“重立項,輕建設”的現象,沒有把經費真正用到刀刃上。

  對於沒有進入建設工程、獲得項目的地方高校來説,辦學主要依靠生均撥款和學生學費。由於生均撥款標準低,為提高辦學收入,就只有擴大招生,這導致一些地方本科院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從而影響辦學定位與辦學質量。

  我國已經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要實現《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確立的“推動各級教育高水平高質量普及”“高等教育競爭力明顯提升”目標,緩解社會的教育焦慮,就必須改革高等教育資源配置方式,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增加基礎性生均經費撥款,減少項目撥款。

  這一方面可以改善地方本科院校的辦學條件,另一方面可以落實和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學校不需要爭取進入某一項目,就可獲得生均經費。

  當然,這並不是不注重辦學效益,就吃“大鍋飯”。確定生均撥款標準,可結合學校的生均培養成本、專業機構對學科(專業)的評估確定撥款標準,既做到公平,又重視效益。要確保把辦學經費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不鋪張浪費,不搞形象工程。

  2010年,財政部、教育部發布《關於進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撥款水平的意見》提出,原則上,2012年各地地方高校生均撥款水平不低於1.2萬元。在多方努力下,這一任務已經完成。

  顯然,結合社會、經濟的發展,有必要進一步提高地方高校的生均撥款水平。在提高生均撥款水平基礎上,鼓勵高校拓寬辦學資源渠道,包括重視社會捐贈、校友捐贈,開源節流,提高辦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