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2月底,在聊城至東阿的公路邊,八路軍129師騎兵團全殲日軍一個小隊,帶着戰利品和和上一場戰鬥俘虜的偽軍,去小馮村安葬了犧牲的戰友。
王小樓村一個老大爺旁觀了打鬼子的戰鬥(是他提供的情報),又帶着村民來參加葬禮,逢人就講八路軍如何英勇。老百姓們主動把騎兵團傷員安頓下來,悉心照料,讓戰士們住上房,吃水果。那位老大爺還自告奮勇,和女婿一道趕騾車去濟南,給傷員買藥。
騎兵團老兵劉老還記得,老百姓的熱情不但讓八路軍感動,連那些偽軍也慚愧得哭了起來。
由於擔心日軍報復,累及百姓,騎兵團主力暫時轉移。果然,第二天一大早,偵察員就發現日軍出動20多輛滿載士兵的卡車,沿着公路跑了一圈,可一無所獲,只帶走了一堆屍體。打那時起,魯西的日軍再也不敢派小股部隊出去了,老百姓受到的騷擾大大減少。
曾玉良團長到任
當時晉冀魯地區局面複雜,閻錫山部挑起了“十二月事變”,進攻山西新軍和八路軍,破壞抗戰;另一邊,勾結日軍的軍閥石友三部不聽勸告,也與八路軍為敵。
石友三
石友三部的勢力範圍和八路軍冀南、冀中根據地有重疊。起初我黨對石友三以爭取教育為主,一再忍讓。誰知對方變本加厲,悍然出動181師及暫編3師進逼我根據地。40年2月,山西的局勢已經有所緩和,騰出手的八路軍準備嚴懲石友三。
石友三是個老滑頭,不敢打硬仗,跑起來倒很快。八路軍冀南軍區司令員宋任窮指揮17個團追剿石友三部。騎兵團配屬中央縱隊參戰。打了4個多月,石友三的主力基本被殲滅,逃回魯西南。
同年8月到年底,八路軍發動了聲勢浩大的“百團大戰”。騎兵團沒參加“百團大戰”,繼續追剿石友三殘部。前文提到的劉老得意地説,八路軍的百團大戰當真是一呼百應,聲威大震。把鬼子打懵了不説,連國民黨的高樹勳、孫良誠、趙雲祥等部也嚇壞了,不敢再招惹八路軍。
宋任窮(左二)
11月,騎兵團來了個新團長,大名鼎鼎的曾玉良。曾玉良是河南人,原本在西路軍,西路軍受挫後和程世才去了新疆。他和新四軍騎兵團團長周純麟是喀什第48團騎兵連的正副連長,兩人在迪化都受過蘇聯軍事顧問的正規訓練。1940年,他倆開着蘇聯汽車回了延安。
曾玉良調到魯西的時候,騎兵團政治部主任況玉純已經成了政委,他倆也是老戰友了(早年都在紅30軍軍部)。況玉純是37年討飯回延安的。兩人久別重逢,關係十分融洽。
1940年,曾玉良(中)
新式訓練見成效
熟悉蘇式騎兵訓練的曾團長果然有一套。騎兵團原來沒有專職的獸醫,戰馬生病了就近找人看。曾團長一上任,先派人去德州,軟硬兼施請來一個有名的獸醫,給他配幾個人,專門負責調理戰馬(當時騎兵團已經擴展到500多匹馬了)。
騎兵團原來的訓練比較“土”,列隊不大整齊。曾團長指揮大家從頭練,騎兵靜止列隊、行軍、戰鬥隊形等各有章法,什麼樣的情況下戰馬的間距應該是多少,都拿木棍比着,務必整齊劃一。
戰馬的名字五花八門,可是戰士們以往和莊稼人一樣,讓馬跑就喊“駕”,為此鬧過不少烏龍。比如行軍途中,遇見個趕毛驢的老頭,老頭衝驢子喊一聲“駕”,騎兵團的戰馬全都跟着跑。
八路軍戰鬥照
曾團長帶着大家進行口令訓練,兩個月的時間,所有的戰馬都服從“前進”、“衝鋒”、“立正”的口令了。此後,接受蘇式訓練的129師騎兵團也被稱為“哥薩克騎兵”。
對騎兵團的武器裝備及戰術,曾團長非常重視,給大家講解長短槍、機槍應該如何配合使用。期間,騎兵團打石友三的殘部,繳獲一把意大利造的高射機槍,曾團長高興得不得了,親自動手,連夜改裝了一輛“機槍車”,用大騾子拉着上戰場,威力十足。
可是繳獲的機槍子彈有限,沒多長時間就打完了。偵察員抓到了石友三的軍需主任,這傢伙交代,他們就這一挺意大利機槍,子彈還沒有庫存。曾團長氣壞了,罵道:“這麼好的槍怎麼不多備彈藥,你這個軍需官是幹什麼吃的!”
反“囚籠”作戰
1941年初,日軍為報復“百團大戰”,從華東抽調兩個師團增援華北,實施“囚籠政策”,企圖用公路、鐵路、封鎖溝和據點圍困抗日軍民。騎兵團配合八路軍主力,四處出擊,破壞敵交通線、封鎖溝等,或者攻打敵人的據點。
騎兵團夜襲陽穀縣郝樓據點那次,打得很激烈。該據點的偽軍是一批舊軍閥的兵痞,有守點待援的經驗。戰士們準炸掉炮樓,可地方上的同志不同意,説裏面有咱的內線。結果一晚上也沒打下來,雙方傷亡都不小。天亮後,為防止日軍增援,騎兵團就撤了。
八路軍剛走,偽軍也逃到陽穀縣城,不敢再回來。
八路軍女兵
當時劉老已經擔任紅馬連(2連)的副班長,屬於戰鬥骨幹。戰後總結,大家認為打得還不錯,敵人不是跑了嗎?曾團長卻認為打得不好,發揮不出騎兵的優勢,和敵人拼消耗,應該盡力避免。
後來的“破路”戰,騎兵團按照曾團長的部署,大白天在敵人據點附近活動,500多匹戰馬單列行進,拉開間距,遠遠看去塵土飛揚,頗具聲勢。敵人不知道我軍來了多少人馬,躲在據點裏不敢出來。配合作戰的老百姓趁機破路。
如有合適的地形,騎兵團就在敵據點附近埋伏,讓民兵把敵人引出來,然後騎兵團上去包抄。這樣打了幾回,破壞交通線、封鎖溝100多里,殲滅日偽軍數百人,騎兵團基本無傷亡。
深入敵後
反“囚籠”作戰接連勝利,團首長認為應該充分發揮騎兵快速、突然的優勢,去敵人的後方打一打,目標是日軍控制比較嚴密的“治安模範區”。
經師部批准,騎兵團首先奔襲吳官屯。吳官屯據點位於濟南至德州的鐵路線上,有一個偽軍中隊駐紮。頭目李洪儒是個生意人,在陽穀縣城有產業,還捎帶着賣燒餅(和武大郎同行)。此人什麼錢都想賺,甚至據點裏還搞了個作坊。
李老闆深諳生意經,卻不懂打仗,軍事方面靠的是副隊長王光照,是他的老街坊。可惜李老闆做夢也想不到,老王另一個身份是我黨的唐北縣委統戰股長。儘管吳官屯據點防禦工事堅固,有老王在就好打了。
八路軍造手榴彈
一天晚上,老王做好準備配合騎兵團的進攻。半夜,騎兵2連在寨牆東北和西南角悄悄搭了梯子,往上爬。3連擺在據點正門口附近,等老王開了大門,就三路齊攻。可是還沒到約定的時間,爬牆的戰士們沉不住氣,跳上崗樓和哨兵打起來了。
老王在裏頭聽見槍響,吃了一驚,沒機會去開大門了,就拔槍頂住了李老闆的腦袋。李老闆魂飛天外,立刻讓手下開寨門投降。
拿下吳官屯,騎兵團主力直奔20多里外的固河據點,那裏也是老王的“弟兄”,老王騙開了寨門,騎兵一擁而入,沒費什麼勁,搞定。
日軍
一大早,得到消息的日軍兵分三路趕來,卻撲了個空,騎兵團已經西渡衞河,轉移到河北清河縣。兩個據點被八路軍“打掃”得乾乾淨淨,臨走時放了一把火,什麼也沒剩下。
結語:
放火燒吳官屯據點時,戰士們發現一個平房裏堆着好多傢伙什兒,不知道幹什麼用的。原來是“李老闆”的小作坊。曾團長一看,命令戰士們趕緊把東西搬出來。回到冀南根據地,大家才知道那些東西很有用,曾團長派人搞了個小皮革廠,可以製作馬鞍和刀鞘。
有了皮革廠,曾團長又開始尋思搞個小兵工廠,這就比較困難了。説來也巧,騎兵團很快得到情報,某地有製造手榴彈的設備。於是,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騎兵團又出動了,去搶鬼子漢奸的東西。
參考資料:《冀魯豫戰場的“哥薩克騎兵”》(又名《中國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