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解救大唐於水深火熱之中的西北勁旅,為什麼最後反叛唐朝?
眾所周知,唐玄宗統治前期是大唐王朝最輝煌的時代,國家不但富而且強,很重視對邊疆地區的控制。在唐太宗、唐高宗、武則天統治的基礎上,唐玄宗更是把掌控西域作為一件比較重要的大事來抓,所以,安西和北庭兩個都護府成為唐朝設在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並在玄宗時期得到進一步加強。可惜好景不長,伴隨着唐玄宗的不斷膨脹,繁華光鮮的大唐突然被安祿山、史思明攪得天昏地暗。
天寶十四年(755)十一月 ,驟然爆發的安史之亂,使唐玄宗李隆基頓時亂了陣腳。第二年六月 ,隨着高仙芝、封常清的被殺,以及哥舒翰的被迫投敵,駐防潼關的河西、隴右兵馬全線覆沒 ,拱衞京師長安的最後防線瞬間崩潰,灰頭土臉的唐玄宗倉皇帶着楊玉環等逃出長安。唐玄宗令太子李亨率2000名精鋭的飛龍禁軍殿後,不久爆發了著名馬嵬坡之變,李亨北上靈武,趁勢於天寶十五年(756)七月九日,在靈武登基稱帝,遙尊玄宗為太上皇,成為唐肅宗。
肅宗掌握大權後,開始依靠朔方軍,向天下發出征調勤王兵馬的詔令,組織新的平叛行動。而能征善戰的安西和北庭兵馬,自然也在徵調之列。史載,在肅宗繼位當月,就“命安西節度副使李嗣業將兵五千赴行在”。李嗣業及時點齊 5000精鋭安西軍,星夜赴難。同時,北庭也有一支由馬璘率領的3000名精兵開往前線。
至德二年(757年)正月 ,沿着河西走廊馳援的“安西、北庭及拔汗那、大食諸國兵至涼、鄯。”二月,肅宗轉至鳳翔。很快李嗣業及馬璘所率的8000安西及北庭軍同其他援軍陸續匯聚到鳳翔。肅宗眼見天下歸心、力量壯大,非常高興,特別對李嗣業説:“今日得卿 ,勝數萬眾 ,事之濟否 ,實在卿也”。肅宗對馬璘則“奇之 ,委以東討”。可見,當時肅宗對李、馬二將是比較器重的,這既是形勢所迫,也是由其戰力決定的。
由此開始,這支來自安西和北庭的軍隊,便啓動了由輝煌到沒落的開關。斬落頭角:肅宗先命李嗣業“進四鎮、伊西、北庭行軍兵馬使”,在郭子儀、回紇軍等陸續會師後,肅宗便開始着手收復京師長安。至德二年(757年)九月,肅宗令廣平王李俶為元帥,李嗣業部為前軍先鋒 ,郭子儀部為中軍 ,王思禮部為後軍,拉開了打擊十萬叛軍的大幕。戰鬥中,李嗣業帶頭衝殺,常奮力大呼: “今日不以身餌賊 ,軍無孑遺矣”。或“乃肉袒,執長刀,立於陣前,大呼奮擊,當其刀者,人馬俱碎,殺數十人,陣乃稍定”。亦或“帥前軍各執長刀,如牆而進,身先士卒,所向披靡。”“又與回紇出賊陣後 ,與大軍夾擊”等等。在李嗣業等大唐兵將的奮力拼殺下,此戰,共斬敵6萬 ,生擒2萬,將盤踞長安的叛軍一舉擊潰。
嗣業殉國:奪回長安後,李嗣業率安西、北庭軍,隨大軍東征,大軍克潼關斬敵5000,又連續拿下華陰、弘農二郡,但叛軍卻很快收合餘散 ,糾集兵馬15萬駐屯陝州。至德二年(757年)十月,“嗣業與子儀遇賊於(陝州)新店 ,與之力戰”,官軍“初勝而後敗 ,嗣業逐急應接。”幸虧回紇軍及時馳援,攻陷了叛軍西北角,“嗣業又率精騎前擊,表裏齊進,賊眾大敗”,一舉斬首10萬級,橫屍30裏。“進收東都,嗣業戰多。十二月,嗣業因功加開府儀同三司、衞尉卿,封虢國公,食實封200户。立下收復洛陽的戰功後,李嗣業又與魯炅、來瑱、李祗、李奐部互相配合,“徇河南、河東郡縣 ,皆下之。”轉過年來,李嗣業因功升任安西、北庭行營節度使,率部屯駐河內(治懷州),幾個月後,唐肅宗令李嗣業兼任懷州刺史,九月,李嗣業奉皇帝詔命率安西和北庭軍會同九位節度使,共同討伐安慶緒,此次會戰將安慶緒圍困在鄴城。開局雖然很順利,但由於唐肅宗沒有明確總指揮,導致各節度使各自為戰,使攻城戰打成了持久戰。在一次與敵軍交鋒的時候,李嗣業不幸中箭身亡。
《新唐書·李嗣業傳》記載,李嗣業自從755年率安西、北庭軍勤王開始,便“與郭子儀、僕固懷恩等常掎角為先鋒將。嗣業每持大棒衝擊 ,賊眾披靡 ,所向無敵。”而且“忠毅憂國 ,不計居產……前後賞賜 ,皆上於官以助軍”。絕對稱得上廉潔奉公、精忠報國的大唐名將,在他率領下的安西、北庭行營軍也軍紀嚴明、戰力頗強。荔非元禮續任:李嗣業去世不久,唐肅宗任命原安西行營兵馬使荔非元禮為懷州刺史,並權知安西、北庭行營節度使。荔非元禮執掌這支勁旅後,繼續與叛軍作戰,但在上元二年(761)八月,唐朝派李國貞出任朔方、安西、北庭、興平、陳鄭等節度行營兵馬及河中節度都統處置使 ,出鎮絳州。但由於絳州民間餓殍遍地,士兵無法獲得糧草支持,軍情逐漸不穩。上元三年(762),河東軍騷亂殺死節度使鄧景山, 朔方守將王元振也作亂殺死了李國貞, 安西、北庭行營軍聞訊也發生變亂,荔非元禮被殺,亂卒推裨將白孝德充任節度使,唐朝政府只得承認這個既成事實。
白馬分屬:寶應元年(762),鎮西節度使馬璘奉詔率部西援河西,並與白孝德分別統領原河西、北庭軍,分別屯於絳州和河西。廣德元年十月,吐蕃進陷京師長安 ,代宗倉皇東逃陝州。馬璘率千餘精騎自河西赴難,輾轉戰鬥至鳳翔城時,正值吐蕃圍困鳳翔節度使孫志直。馬璘乃“帥眾持滿外向 ,突入城中,不解甲,背城出戰,單騎先士卒奮擊,俘斬幹計而歸。”當時代宗詔徵各地駐軍勤王靖難,“盡四十日 ,無只輪入關”。安西、北庭行營將士在白孝德和馬璘統率下勇於赴難,自此馬璘威名大振。但此時安西、北庭軍的軍紀和形象已經逐漸發生變化。廣德三年(765),唐朝廷拜馬璘為安西、北庭行營節度使,使安西、北庭行營再次合二為一,次年與朔方節度使路嗣恭、鳳翔節度使李抱玉同處抗敵前沿。白孝德則“以家難去職”,不再領兵作戰。這支軍隊在馬璘的手中又帶了十年左右,直到大曆十一年(776)十二月馬璘去世,才又易其主將。
又起波瀾:馬璘的去世,使安西、北庭軍又一次面臨變局,唐朝廷便選派帶兵老道的段秀實知節度事,他頗受士卒愛戴,威望甚高。可後來段秀實卻因得罪宰相楊炎而被其調離安西、北庭軍,楊炎改任李懷光兼安西、北庭行營、涇原節度使,以行營留後劉文喜為別駕,令其製造修城用的工具。這樣的處理,使得行營將士很憤怒,特別是李懷光身為朔方將而非安西、北庭系的身份,使得行營將士擔憂被兼併,而引發不安騷亂。劉文喜根據這種軍情向朝廷提出拒不奉詔的意見,上疏請求再以段秀實為帥,或者以朱泚為帥,明確拒絕隸屬李懷光。唐朝廷為防軍變,便改任朱泚為兼安西、北庭行營、涇原節度使。但由於朱泚也不是安西、北庭系統將領,結果劉文喜再次拒絕,並有擁兵自任的意思。但當時,唐德宗正打算削藩,對劉文喜等安西、北庭將士接連抗命非常不滿,便命朱泚、李懷光等統兵進剿。建中元年 (780)五月,劉文喜被殺, 行營軍遭鎮壓。八月,唐朝廷任命舒王李謨為行營節度使。三年後,又以姚令言升任行營節度使。姚令言原在馬璘帳下效命,所以幾經周折,行營軍再回安西、北庭系將領手中。
反叛朝廷:姚令言掌兵後,唐德宗削藩的步伐更大了。建中二年 (782)二月,德宗“發京西防秋兵萬二千人戍關東”,發動削藩戰爭。六月,削藩戰爭全面打響,開始戰爭進展還算順利,但到了建中三年 (783)二月,由於指揮上的某些錯誤,隨着王武俊、朱滔、李希烈等反叛,以及哥舒曜被圍困,削藩形勢很快就陷入被動了。唐德宗無奈徵召姚令言等將率部東征,姚令言率5000名兵冒雨行軍飢寒難耐,安西、北庭軍多攜子弟同行,希望路經京師時得朝廷厚賞,然後再由其子弟帶回涇州以養家餬口。但令他們沒想到的是,大軍到長安後,朝廷僅以糲食菜啖犒軍,將士們頓時騷動起來,竟倒戈殺入京城。正在皇宮內向德宗辭行的姚令言聞變飛騎阻止,反被將士裹脅同反。憤怒的將士失去理智,他們殺進皇宮,趕走德宗皇帝,洗劫內庫財物,擁廢居京城的朱泚為叛軍之主,這就是唐朝歷史上著名的“涇師之變”。
最終消亡:反叛的安西、北庭軍與朱泚之間實際上是存有隔閡的,他們反叛目的是為了掠奪財貨 ,沒有推翻唐朝廷的政治目的。所以,當李晟收復長安,叛軍逃至涇州要入城時,遭到田希鑑拒絕,反叛的安西、北庭將士為謀出路,竟殺了姚令言而投降田希鑑,全部反正。唐朝廷對這樣出爾反爾的軍隊,自然不會信任。興元元年 ( 784)八月,德宗命李晟兼行營節度使。李晟率神策軍至涇州,誘殺田希鑑、石奇等將佐 30餘人,吞併行營軍,自此完整意義上的安西、北庭行營軍不復存在。
安西、北庭行營軍原是唐朝平定安史之亂的一支勁旅,多年來參與了唐朝廷無數大小戰爭,是維護國家統一的重要力量。但其發展歷程卻是複雜的,李嗣業統領時期,這支軍隊有紀律、有戰力,是唐朝廷手中一支利劍,到荔非元禮、白孝德時雖稍差一點,但也沒見什麼劣跡,自馬璘之後,這支軍隊開始沾染掠奪變亂習氣,以致殺易主帥, 到最後更是兵犯皇宮,趕走皇帝,鬧出彌天大亂,由再造李唐社稷的功臣變成叛逆之兵。由此可見,這支軍隊的發展見證了唐朝由盛而衰的發展歷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77 字。